被大明星父母尋回后 第69節
書迷正在閱讀:城里人真的好奇怪呀、公主今天和離了嗎、我把男主男配養進魚塘、當個咸魚不好嗎、柯南之從聊天群開始、泅渡(軟禁1v1 強?。?/a>、我真不要當明星、那位大佬她穿越了、誤惹高冷大佬:寶貝兒,小心撩、一品太醫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倪蘇果真背景不淺,憑借一己之力更改了整部電影。 郭思思再將視線轉回熒幕時,心中的期待已降至六十分,完全是憑著“看你還能如何狗尾續貂講40分鐘”的想法等結尾。 方才,“椿來之死”的畫面定格在了她為陳烈擋彈的一瞬。 “嘭——”地槍響,椿來中彈,而畫面陡然一轉,又重新回到了審訊室。 那名脾氣火爆的警察又重重拍案:“那輛火車上根本就沒有叫司小雪的人,陳烈,你在撒謊!” 陳烈的表情卻仍不見一絲慌亂,他鎮定地回答:“這我就不知道了,司小雪是椿來在火車上認識的朋友,我也沒見過?!?/br> 他說:“我們會和那幫犯罪團伙纏斗,也是因為椿來要救她的朋友?!?/br> 警察卻無情地揭穿他:“陳烈,火車上沒有司小雪,也沒有什么犯罪團伙。死的那個頭目,是當初凌|辱你母親的人?!?/br> 陳烈瞳孔微縮,畫面回到了十年前。 那時的陳烈還是個孩童,他的父親早逝,他與母親相依為命。 他的母親是省城唯一的心理醫生,擁有全省城唯一一家心理咨詢診所,那段時間有很多人圖新鮮過來“看病”。但也不是每個人都為看熱鬧而來,那天晚上,來的就是一名真正的病人。 男人患有精神分裂癥,母親很珍惜這個案例,這對她的碩士論文很有幫助。 這天,男人來診所時,陳烈也在。 八歲的他眼睜睜看著母親被凌|辱,他拼了命地想保護母親,然而母親還是被凌|辱至死。更可悲的是,他還太小,他連為母親聲討一個公道都做不到。 因為,最后男人的精神分裂癥成了他脫罪的金牌令箭,他根本不用死,只需要被拘禁在精神病院。 陳烈十六歲那年,聽說這男人從精神病院逃脫了。 兩年,他一路調查從省城到鄉鎮,他偶然遇見了椿來。美麗少女絕望奔向他時,一個計劃便悄然于腦內成形。 畫面再回到少年拉起嫁衣少女的一刻。 他對她說:“我要你做我催眠術的第一個實驗對象?!?/br> 選中這把刀時,陳烈沒想過她會這樣鋒利。 鏡頭開始蒙太奇交叉回憶,列車上司小雪的臉全部變成了椿來自己,她所有和司小雪的場面都是幻影。 假的,全部都是假的。 出生入死是假的,開往春城的k1719次列車是假,犯罪團伙是假,司小雪更是假。 一切都是謊言。 原來從頭到尾,都只有椿來、陳烈,和那個被恨之入骨的仇人。 司小雪也是椿來。 陳烈的母親死于精神分裂研究,他最后也以這個為母親復仇,而椿來是他選中的刀。 真相對觀眾揭露的這刻,熒幕里中彈的椿來,也在彌留之際陡然清醒。 她紅著眼,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問:“陳烈,司小雪……存在過嗎?你,真的喜歡過她嗎?” 而陳烈面無表情,只俯身輕吻她額頭,說:“睡吧?!?/br> 奄奄一息的椿來,用盡所有力氣掙脫少年的懷抱,義無反顧地滾落火車。 她最后的奢望終于也破碎。她恨他,她寧愿葬身荒野也不要死在他的懷里。 一生等春天的少女,最后還是死在了冬雪之中。 而那個她為之奉獻生命的少年,卻在審訊室中,漠然地對警察說:“那又怎樣?說不定椿來正是和那個男人有一樣的病,所以最后才會和他同歸于盡呢?” 警察蹙眉,表情十分惱火。 列車案發那晚下了場暴雨,兩名死者一個在火車頂,一個在荒野,很多證據都被沖刷掉了。 他們的確沒有抓住這個少年作案的直接證據。 但—— “陳烈,別太得意,我們會持續調查你?!本靺s不會因此而放棄,他擲地有聲地告訴少年,“天網恢恢疏而不漏?!?/br> 最后一個鏡頭,是警察拿著審訊記錄走出了房間,而他身后,全程鎮定的陳烈勾起一抹笑容。 片尾曲響起,倪蘇淚流滿面。 她沒想到,于安居然刪掉了陳烈在火車頂遠眺的那一幕,改成了審訊室這更冷漠無情的版本。這樣幾乎是點明了,陳烈自始至終都對椿來沒有任何感情,她就是徹頭徹尾的復仇工具。 同殺青那天一樣,倪蘇伴著電影的放映,又跟這個自己賦予頗多私人情緒的角色共情了。 她本不是多么感情的人,卻總能與椿來的悲劇命運共鳴。 倪蘇本以為自己知曉全部劇本,今天不會哭,所以連紙巾也沒帶。 就在她猶豫該不該拿手擦掉眼淚,思考會不會蹭花妝容之時,旁邊,路乘風抽出西裝口袋的手帕遞了過來。 他低聲與她耳語,說:“陳烈行為,切勿上升演員本人?!?/br> 倪蘇霎時又哭又笑,這一瞬,她才從電影中抽身,恍覺自己還在首映現場。 她側首,掃視周圍發現,正默默擦眼淚的人遠不止自己一個。 幾乎半個電影院的人,都被最后的反轉震撼。 電影正片已然結束,然而他們卻坐在原位久久沒有動彈,他們在回味反轉,他們在為椿來和陳烈的悲劇命運共鳴。 就連帶著挑剔心理前來觀影的郭思思,也在最后的反轉時被徹底折服。 她神思一震,剎那瞪大雙眼,她不敢相信,那些看似多余的感情戲,居然會全是伏筆!郭思思甚至開始懊悔,懊悔自己帶著偏見,稍有不滿就開始走神從而錯過了許多細節。 原來真的不是單純的愛情片,原來中途的蟄伏只為結尾時刻的驚艷。 影片已近尾聲,郭思思居然又正襟危坐,唯恐又錯過什么。 熒幕中,椿來決絕躍下火車,像一把刀穩準狠地刺進了她的心臟,將最初中彈那瞬的余韻徹底補足,徹底勾出她眼眶中的眼淚。 這個鏡頭充滿愛恨,殘忍又悲憫,她確信,文穎還做不到倪蘇這種渾然天成的程度。 故事最后這樣一徹底反轉,戲眼重新回到陳烈身上。 可倪蘇已經賦予了椿來生命,賦予了她更特殊的魅力,為椿來的悲劇命運增添了一抹蕩氣回腸。令得郭思思,在劇情反轉之余,都還忍不住去回味椿來的一切。 這部戲的票房究竟如何她不知道,但她肯定:有關這部電影的討論,一定會極其激烈。 影廳所有觀眾都和郭思思一樣,不斷回味反轉,以為這就是全部。 卻不料,熒幕上陡然開始播放彩蛋,于安告訴他們不止,驚喜還遠不止于此。 畫面里,警察推開了審訊室的大門。 然而,外面卻不是警局,居然會是一家精神科醫院。 另一個同事等在外面,見警察出來問他:“今天怎么樣,他還是在講k1719列車的那個故事嗎?有沒有挖到更多的信息?” 警察:“是,但這一次,她母親椿來成了逃婚的少女,還被催眠分裂出次人格?!?/br> 同事:“阿風,你覺得是八歲的孩童陳烈受不了親眼看見母親被凌|辱,大受刺激當場殺了兇手,從而出現精神問題;還是,他精神狀態自幼就有問題,其實……” 警察同事的話沒有說話,熒幕里的聲音便漸漸消散,而與此同時,鏡頭向警察的審訊記錄推進。 特寫鏡頭中,清晰可見審訊記錄上面寫著: 【遇害人1:椿來,死亡時間1992年5月20日 遇害人2/嫌疑人1:曾志強,死亡時間1992年5月20日 遇害人1兒子/嫌疑人2:陳烈】 在最后的彩蛋里,不僅司小雪成了椿來的附庸,椿來也非原來的椿來。 “仇人”早在當年悲劇發生的那天,就已死亡,暗示整個故事都是男主角的幻想或脫罪的謊言。 陳烈的確認識一個椿來,那是他早已遇害的母親。 作者有話要說: 恭喜我們蘇蘇第一部 作品上映啦~ 本章發50個小紅包慶祝=33= *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醋年糕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張桌子 50瓶;篍、nydia、陳醫生的小迷妹、百里灼華、酒未央、顧羽笙 10瓶;49487797 6瓶;水鶩連天、燕子 5瓶;南晚梨、阿阿田、云中涼秋、西苒、小煜、battle 1瓶; 非常感謝大家! 第44章 44 電影《春列1719》首映之夜, 除了主創團隊以外,還有許多諸如郭思思這樣的“影視博主”被邀請在列。 在影片結局反轉時,首映影廳里的觀眾們,都因回味分析“陳烈視角”中所描述和椿來故事的細節伏筆, 而久久沒有起身離席。 誰都沒料到, 彩蛋里竟還藏著更勁爆的炸|彈! 這幾乎是傾覆整個故事的設定,會給予人一瞬的驚艷與震撼, 但也會在隨后引起更大的爭議。畢竟,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一整個故事, 都是一個瘋狂少年臆想或為脫罪編造的謊言,這種天馬行空的設定。 影廳的觀眾都不得不感嘆,于安還是那個于安,細膩的鏡頭之中始終藏著大膽與冒險。 彩蛋的這個反轉幾乎是給影廳的人施了定身咒, 片尾曲都已播放完畢, 整個影廳竟依舊無人起身!因為這剎那,他們討論欲爆棚, 根本等不到回家上網發布傾訴, 必須要立刻同身邊的人交流觀后感。 別說這些觀眾了,就連倪蘇這個當初看過全劇本的女主角,都被驚得久久無法回神。 她難以置信地看向父親于安,她有很多的問題想要找他討論, 以女主角和導演的身份。但此刻, 于安已經被一票人緊緊圍了起來,看來,想要對導演給予反饋的人遠不止她一個。 “路乘風,你知道這個彩蛋嗎?”倪蘇只好找身邊最近的主創之一討論。 彩蛋的整段戲,都是在主角們都已殺青后才補拍的, 路乘風知道的時間也并不比倪蘇早多少。 這沒什么好隱瞞的,他坦然:“”“于導出粗剪版時和我說過這個想法,但他那時還在猶豫用不用這版結局?!?/br> 看得出來,于安到最后都仍在躊躇,仍在考究取舍。因此,他雖沒用這版結局,卻仍令其以彩蛋的形式出現。 真實或幻想,一切皆由觀影的你決定。 路乘風見倪蘇神色復雜,不由問:“你不喜歡這個彩蛋嗎?” “我不知道?!蹦咛K說,“老實說剛看完彩蛋的一瞬,我是非常震撼且驚艷的。但現在回過神來,我會忍不住去分析:這樣的二度反轉會不會有點刻意和故弄玄虛,如果一切都是虛幻,那前面的整整兩個小時還有意義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