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皇后一身疲憊地回到自己宮里, 就看到楊太妃正在她宮里喝茶。 皇后擺擺手,讓伺候的人下去。 “今天楊氏的事是你弄的吧?” 韓太妃放下茶盞, “娘娘這可就冤枉本宮了, 本宮不過是在御花園說了句眾大人正在為娘娘議太后尊號,那位皇帝生母恰好聽到了,這怎么能怪本宮呢?!?/br> 皇后走到主位坐下, 揉了揉太陽xue。 楊氏想當太后的心思, 她從來都知道,所以對于楊氏所生的九皇子, 她也從來不抱期望, 其實不止楊氏, 剩下那幾個小皇子, 他們的生母又何嘗不是這個心思, 只是比楊氏裝的好一點。 韓太妃看著皇后沉默, 笑著說:“今天的事,是我多嘴,不過要沒今天的事, 怎么能讓朝臣們看清楚咱們這位陛下的生母是什么樣的人呢!” 皇后放下手, 瞥了她一眼, “只是群臣?你是更想讓本宮對小皇帝死心吧!” 韓太妃笑道:“當然, 正好也給娘娘提個醒嘛, 娘娘出身名門, 又執掌中宮多年, 如今陛下年幼,按慣例該娘娘臨朝聽政,娘娘現在看清, 總比cao勞一生, 最后卻為他人做嫁衣強?!?/br> 皇后聽了默然。 其實這事不用韓太妃提醒,她這幾日也細細思量過,如今皇帝年幼,按慣例得她臨朝聽政,扶持小皇帝,彈壓百官,這臨朝聽政算是大權在握,她未嘗沒有不心動過,只是思慮再三,她卻有些猶豫,一旦她臨朝聽政,以后的路無非兩條。 第一條,除掉楊氏,把持小皇帝,垂簾聽政,只是管家三年,貓狗也嫌,等到皇帝大了,肯定要歸政皇帝,到時楊氏的事一旦爆出來,只怕她就是天下的罪人。 第二條,壓制楊氏,扶持小皇帝,垂簾聽政,這樣可能稍微好一點,走得路也不那么絕,只是隨著皇帝長大,楊氏有親兒子撐腰,必然彼消此長,以后壓在她頭上,她最后只怕也是退守宮中。 皇帝終究不是她親生的,縱觀歷朝歷代,有幾個非皇帝親生生母臨朝聽政有好結果,就算活著時壓制的住,可等一死,家族還不是被皇帝連根拔起。 皇后想起家中的父母、宗族,她終究不敢放手一搏。 皇后抬起眼皮,看著韓太妃,“你放心,本宮沒心思學賢德太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r> 皇后所說賢德太后,乃是前朝一太后,用心扶持庶子十余年,庶子終成一位明君,只是這位明君后來多次忌憚賢德太后母家,未免有些讓人心寒。 韓太妃聽了,笑道:“娘娘是明白人?!?/br> 第二日,群臣為皇后上尊號,冊封為惠慈太后,并請太后臨朝聽政,卻被太后以不知政事婉拒,于是重臣重議,最后由朝中宰相和大將軍一文一武輔政。 * 三年后 政事堂 宰相坐在里屋,處理著堆積如山的奏折,這三年,他又平添了不少白發。 突然,外面傳來一陣喧嘩聲。 宰相皺了皺眉,抬起頭。 “誰在政事堂外面喧嘩?” 一個文官走過來,“相爺,不好了,楊舍人和其他舍人吵起來了?!?/br> “什么事?”宰相一聽皺眉,不過心里卻已經有個大概,定然又是楊舍人出了什么錯,被其他舍人嘲笑。 果然,文官不屑地說:“還不是那楊舍人又寫錯了字,被其他舍人譏諷,他不憤,就鬧起來,也不是下官說,這中樞舍人一職,掌制誥,能居此職者,必天下才子,他楊舍人仗著是楊太后族人,就居這樣的要職,這樣其他舍人的臉往哪擱?!?/br> 楊太妃,在一年前,終于拘著小皇帝,讓小皇帝冊封她為太后,而因為皇帝漸漸大了,群臣也不好不給皇帝面子,于是也沒阻這件事。只是這楊太后當上太后,就給自己家族大大小小賞官封官,偏偏她娘家子弟又不成才,這讓一眾朝臣憋屈不已。 宰相聽了文臣說的,又聽外面吵架聲越來越大,只好起身,走了出去。 一出門,就看到院子中,楊舍人正抓著一個舍人衣領,揚手要打這個舍人。 “住手!”宰相趕忙喝止。 幾人一看宰相出來,這才忙停手。 宰相走過去,“政事堂重地,你們居然敢吵鬧打仗,有沒有看看這是什么地方?!?/br> 幾個舍人忙站好,“相爺?!?/br> 楊舍人卻滿臉不在乎。 “說說,什么事?!痹紫喑谅曊f。 楊舍人搶先開口,“我不過在制誥時寫錯了兩個字,他們三個就陰陽怪氣譏諷于我?!?/br> 周圍眾人聽了齊齊翻白眼,在圣旨上寫字,你都敢寫錯別字,你咋不上天呢! 旁邊一個舍人忙說:“相爺,這道圣旨之前已經發到尚書省,然后被人家圈出,打了回來?!?/br> 這下連老宰相臉上都掛不住了,政事堂的詔書出了錯別字,被宣旨的尚書省官員發現,把圣旨打回來,這已經不是楊舍人自己丟臉,而是整個政事堂丟臉。 堂堂朝廷詔書,居然有錯別字,還一道詔書錯了兩個,這簡直可以被整個朝堂笑話了。 “他寫完圣旨,你們沒有給他檢查一下么?”宰相怒道。 幾個舍人不吭聲,其中一個舍人小聲嘀咕,“是他寫的,又不歸我們看?!?/br> 宰相氣結,這次的圣旨,雖然不過給一個外臣的圣旨,可也得有人起草,有人用印,偏偏這么多人都沒發現,最后被宣旨的官員看出來,這其中要沒有貓膩才怪。 不過宰相雖然知道肯定是其他人一起整楊舍人,可誰讓他德不配位,明明沒這個能力卻偏坐這個位置。 宰相看了眾人一眼,“楊舍人改中書郎中,其他舍人未盡督查之責,罰俸三個月?!?/br> 其他幾個舍人應聲說:“是?!?/br> 楊舍人卻急了,“憑什么讓我改中書郎中,我不服!” 宰相卻沒理他,直接回去了。 …… 文淵閣 小皇帝正在讀書,楊太后突然闖了進來。 楊太后一把拉起小皇帝,“你還在這有心讀書,你舅舅都快被人欺負死了!” 正在教皇帝讀書的太傅嚇了一跳,“太后娘娘……” 楊太后拖著小皇帝就往外走。 太傅忙阻攔,“娘娘,現在正是陛下讀書的時候?!?/br> “什么讀書的時候,哀家找老宰相評理去,他憑什么貶我家兄弟!”楊太后扯著小皇帝風風火火走了。 太傅被氣得差點升天,直接將戒尺一扔,“有此潑婦,天下大不幸??!” * 惠慈太后宮中 太后正悠閑地喂著鸚鵡,韓太妃走過來。 “娘娘好興致,這只鸚鵡被娘娘□□得越發機靈了?!?/br> 太后轉過身,“什么風把你吹來了?!?/br> 韓太妃笑道:“娘娘不知,剛剛文華殿好一場熱鬧,宰相老大人被氣得硬生生暈了過去?!?/br> 太后看著自己保養的精致的指甲,“哦,是么,真是辛苦老宰相了。哀家等會讓御醫去看看?!?/br> 韓太妃恭維道:“娘娘真是體恤老臣?!?/br> 太后嘆了一口氣,“老宰相忠心為國,哀家是真心敬佩?!?/br> 韓太妃笑了笑,“可惜被他保得人蠢得不明白。不過娘娘可要謝謝本宮,要不如今被他們母子折騰得可就是娘娘?!?/br> 太后淡淡說:“這不也正合你意么?!?/br> 韓太妃笑道:“那也是她們自己作,太后娘娘還不知道這一兩年楊太妃和她家人都做了什么吧,安插親信、買官賣官、貪污受賄、強搶民女……她楊家可是一樣都沒少做,如今朝堂上下民怨沸騰?!?/br> 太后看著韓太妃,“你在里面,又插手多少?” 韓太妃搖搖宮扇,“太后娘娘這就冤枉本宮了,就她楊家那囂張勁,還用本宮插手,她家做的,哪件事不超過大家想象,本宮要是插手,說不定還是幫她楊家呢!” “欲令其亡,必先瘋狂,這楊家,囂張不了幾年了?!碧髶u搖頭。 韓太妃點點頭,“不過本宮近來聽說楊太后已經對娘娘越來越不恭敬了?!?/br> “自從陛下登基后,她何曾對哀家恭敬過?!?/br> “可本宮聽說楊太后不滿娘娘執掌后宮,想讓皇帝下令讓她執掌?!?/br> 太后笑了笑,“這不是早晚的事么,畢竟她可是皇帝的親娘??!” “娘娘真甘心?” “這有什么不甘心的,哀家正好在宮里歇歇?!碧笮Φ?。 韓太妃也笑了,“可是本宮不甘心??!” …… 大昭文帝四年,文帝母族賣官鬻爵,被人敲聞天鼓揭發,文帝母楊太后卻包庇外家,強壓案子,最終引發京城民變,幸先帝皇后,惠慈太后出面,彈壓臣民。 事后,惠慈太后廢文帝,以文帝褚弟年幼,立文帝皇叔賢王為新君,風波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