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二更)
林泉把整個宅子排查了一遍, 還真又找出幾件古董,這還是之前他剁手時買的。 直接把這些丟倉庫里, 林泉終于放下心來。 雖然以后像今天這樣的陣仗應該幾乎不可能, 可萬事不可心存僥幸,要萬一就再來一波呢! 收拾好東西,林泉就開車去了相應的銀行, 把支票兌換轉到卡上, 看到卡上突然多出的一千二百萬,林泉既開心的同時又有些哭笑不得。 這算不算他賣得最劃算的一筆宣紙了? 原來宣紙也有帶貨達人的作用。 不過這個事也給了林泉一個啟發, 古董這些東西以后不要輕易帶回現代, 可玉石一類的, 還是能拿回來一些的。 當然藍田玉就算了, 這個唐末就消失了, 現在現存也沒幾件, 他要突然弄不少,別人還以為他造假呢。 所以林泉決定,以后要有空, 可以弄點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羊脂玉回來, 這樣既不打眼, 還價格不菲。 處理完這件事后, 林泉就順道開車去了市里, 去采購了一批貨物, 打算放家里, 等合適的時間送到海寧的別院,好讓手下的商隊去拉。 做完這些事后,林泉拍拍屁股回了古代。 如今生意都在古代, 還是得多費點時間盯著。 結果剛一回到古代, 林泉就收到了知府大人傳召。 林泉:…… 知府大人總能每次卡著他回來找他。 林泉和知府大人打交道這么久,總結出一條比真金還真的定律: 無事神隱,有事傳召,見面要錢,雁過拔毛。 所以這次知府大人又沒錢了? 林泉換了身衣裳,朝衙門走去。 …… “林掌柜也來了!” 林泉一進花廳,里面正在坐著的幾個富商就紛紛站起來,和林泉打招呼。 林泉也笑著回禮。 自從徽商四大掌柜的事后,這些沂州城的商人對他突然就熱情起來的,原來拿他當小輩的,如今也一口一個林掌柜。 林泉和幾人客氣完,就看了一下屋里的座位,發現阮兆和一些米商居然已經都到了,想著他暗助阮兆的事只怕也早不是什么秘密了,也沒避諱,就隨意坐在了阮兆旁。 果然,幾個米商對他坐在阮兆讓沒有絲毫的詫異,幾個米商還對他點頭笑了笑。 一群笑面虎,林泉心里嘀咕了一句。 林泉坐下后,就低聲問旁邊早來的阮兆,“這次又把咱們召來干嘛?” 阮兆低聲說:“最近春旱有點嚴重?!?/br> 林泉聽了滿頭霧水,“咱們又不會下雨!” 阮兆嘴角一抽,“如今春末夏初,正是青黃不接之時,又逢干旱,當然是讓咱們出錢出糧賑災了?!?/br> 林泉:果然又是出錢的事! 林泉也知道這些米商為什么來這么早了,顯然是被知府大人重點請來的。 不過好在這次總算是為了百姓,不是之前的送禮、湊份子,林泉還算比較接受,也不再說什么,就等著知府來。 過了一會,眾位富商來齊了,知府也從后面邁著八字步出來,坐到主位上。 知府還是一如既往的開門見山,“最近中原干旱,多日不見雨水,大家也都察覺到了吧?” 眾人點點頭。 “本官昨日去地里看了一下,地里的河塘,大多已經被抗旱的百姓挑干了,而地里的莊稼,也都因缺水半死不活的,要是不下雨,只怕也撐不了多久了,所以為今之計,只有本官帶領全府百姓,齊心抗旱,希望能撐到老天降雨的那一天。 不過在此期間,還望眾位能多多協助?!?/br> 眾富商也知道這天旱不是小事,忙說:“還請知府大人吩咐?!?/br> “這首要的事就是下雨,本府已經派人去請城外清風觀和大成寺的觀主和住持,希望他們能挑選吉日,在城外做法求雨,到時兩位高人,就有勞各位前去相陪?!?/br> 知府下手坐著的兩個富商,對視了一眼。 花老先開口,“老朽和清風觀觀主有些交情,清風觀這邊,老朽前去作陪?!?/br> 另一邊富商呂老也開口,“那大成寺住持那邊,老夫去?!?/br> “有勞兩位?!敝笕它c頭感謝。 “求雨之事,不過是盡人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也非我等凡夫俗子能求,如今更緊迫的是,這青黃不接之時,百姓早已糧盡,本府希望諸位能于城外開設粥棚,以支持城中百姓度此劫難?!?/br> 眾富商相互看看,點頭,“既然是知府大人相請,我等豈敢不盡力?!?/br> “既然諸位都應下了,那就回去準備吧!” 知府大人說完,就走了。 林泉和屋內富商也起身,朝外走去。 看著匆然離開的知府大人,林泉突然發現知府大人也不是一無是處,雖然他貪,雖然他喜歡褥羊毛,不過關鍵時候,人家還是知道出來頂事的。 林泉出了衙門,就和阮兆走在一起。 “阮記還有多少糧食?” “就知道你會問?!比钫仔Φ?,不過隨及嘆了一口氣,“不算太多?!?/br> 林泉詫異的看著阮兆,他記得阮兆幾個月前去南邊進了一大批糧食,就是因此才聽到四大掌柜的事跑回來的。 他雖然自己先跑回來了,可也沒影響后面的商隊帶著糧食回來。 “別這么看著我,我可不是打算要私藏,其實你來之前,知府大人已經先把我們叫后面,向我們征了一部分糧食了?!比钫讛偸?。 “難怪你們之前來的那么齊,知府大人征了多少?” “征了城中所有米行去年的新糧?!?/br> “新糧?為什么只征新糧?”林泉不解。 “當然是做種了,”阮兆低聲說,“雖然知府大人說抗旱,可誰知道老天什么時候下雨,要真一直不下雨,那就只能等下雨后重種,所以知府大人封了城中的新糧?!?/br> 林泉聽了心里嘀咕,這知府大人平時看著挺草包的,想不到內里也是個有主意的,果然,能做到一府知府,都不是什么簡單角色。 “那現在阮記就還剩下之前的陳糧了?” 阮兆搖搖頭,“不是之前的陳糧,是只有一半之前的陳糧,如今旱情一起,大家都怕遇到荒年,城中百姓已經開始囤糧了,甚至許多米商也開始了,不過米商今天已經被知府大人嚴令警告了,應該會有所收斂,可城中百姓囤糧,只怕卻越來越嚴重?!?/br> 林泉皺眉,一旦百姓大肆搶購糧食,米鋪的存量就會急劇減少,阮兆說一半只怕還是樂觀的看法。 “那咱們如果施粥,能施多久?” 阮兆心里盤算了一下,“如果阮記不關門,賣糧加施粥,阮記的存糧應該撐不過半個月?!?/br> 林泉一聽,直接皺眉,“這點時間,只怕不能撐到下次下雨?!?/br> 阮兆也嘆氣,“誰說不是,可這種事只能盡人事,祈求老天爺快點降雨?!?/br> 林泉想了想,說:“明日施粥,你先拉一批頂上,剩下的,我再想想辦法?!?/br> 阮兆想到林泉有商隊,眼睛一亮,可隨及又暗了下來,“聽說這次干旱的地方比較大,想從外地買糧只怕也不容易?!?/br> 林泉說:“這事我來想辦法,你先去準備這幾天的米,我林記的用米,直接記賬上,到時從我的分紅里扣?!?/br> “放心,我知道?!?/br> …… 回到林記,林泉就在屋里背著走來走去。 如今沂州大旱,百姓正是生活困苦的時候,林泉在這做了那么久生意,對這也很有感情,看到自然想幫一把。 而現在最簡單的幫法,就是提供糧食。 可糧食不像之前林泉賣得那些東西,體積小,好運送,糧食這東西,一旦提供,得論噸,那現在問題來了。 他要如何把糧食成噸成噸地往古代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