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二更)
可真的是市舶司的官員眼瞎么? 林泉在碼頭半個月, 光經小二介紹,就去了三個不同世家的大船, 還有一個聽說他出手闊綽, 主動派人送來請帖的。 這些船只,無一例外都是半夜先卸一波,等賣的差不多了, 再正大光明的靠岸。 而市舶司的那些官員, 這時才姍姍來遲開始統計貨物,讓各大海船交稅。 這當中的貓膩, 要是林泉看不出來, 那就是不是別人瞎, 是他瞎了! 不過對于這件事, 林泉倒沒有太大的驚訝, 甚至說這件事早在他意料之中。 林泉之所以來這, 其實就是為了證明這件事。 說起來林泉能猜到港口走私盛行,這還得托福以前他無意間看得幾本歷史書。 那本書的名字,就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 一說起絲綢之路, 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絲綢之路, 其實這只是陸上絲綢之路, 也是官方絲綢之路, 而當時還有一個完全不遜色于它的絲綢之路, 那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只是這海上絲綢之路, 幾乎官方少有記載, 一直到了1913年,才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公開提出。 據他考證,海上絲綢之路始于商周, 發展于春秋戰國, 成型于秦漢,興于唐宋,受控于明清,最后崩潰于鴉片戰爭。1 而且他還考證到,因為海運要比在陸地運送物資更省力,所以海上絲綢之路其實遠遠比陸地絲綢之路貿易量更大。 不僅如此,他還從海量的資料中查詢到,當初的中國的海船,是從沿海港口南下,一直順著南海岸線,先到達爪哇,再到穿過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再到達阿拉伯國家,然后再到達非洲,最后甚至能到達好望角。 林泉當時看這本書時看得是激情澎湃,自豪滿滿,可同時又有些不滿,這么重要的史學知識,咱們自己那些搞歷史的是干什么的,居然還讓一個外國人首先提出。 可等一穿越古代,林泉突然明白了。 為什么偏偏咱們自己的史書上少得可憐。 因為,悶聲發大財??! 但凡知道的,都是接觸的,都是有利益相關的,藏著掖著還來不及,誰會滿世界吆喝。 滿世界吆喝的,那是傳銷! 林泉敢保證,就是這幾天他上的海船背后的那些世家,這海船的貿易的事,只要不是家族核心成員,只怕也不知道。 而同樣,這些在這提貨的商人,回去也絕不會對外說他們的貨的具體來源。 所以對大眾來說,眾人知道這是外國的舶來品,卻不會知道怎么運來的。 而那位外國東方學家,是因為從外國,也就是中國那些海船貿易的國家,收集的資料,那邊是被換方,自然不會隱瞞,在書籍上有記載,而他本身又和這無關,才毫無顧慮的作學術發表。 當然其實中國歷史這邊也有一些零星的記載,不過都是官方插手時。 宋朝時,由于北方淪陷,路上絲綢之路被阻斷,宋朝朝廷只好官方插手海上絲綢之路,想分一塊蛋糕,于是就有了第一個官方衙門市舶司。 而后來明朝時,朝廷自然也插手,例如派鄭和下西洋,同樣也在港口設置市舶司。 可這些,都是皇帝僅僅知道海運挺賺錢,想要分一筆羹,于是派個太監來管市舶司,最后弄點錢,進了皇帝口袋。 當然這是皇帝這么覺得的,但事情上,天高皇帝遠,派來的太監和官員,看著這樣的肥差,不貪怎么對得起自己,所以在這些太監官員上下聯手下,海運走私不僅沒被遏制,反而大多轉到暗下,甚至在大肆賄賂下,光明正大的走私。 而這事,持續了上千年,直到他們碰到了一個喜歡下江南的皇帝——乾隆。 乾隆在一次下江南時,經過一個海港,意外發現整個海港船只旌旗蔽空,你來我往,熱鬧非凡,乾隆看著這么熱鬧的海運,突然想起了每年進自己口袋的那點錢,頓時大怒,當即下旨封了海岸,只留廣東泉州作為官方港口,這樣一來,頓時讓稅收和進自己口袋的錢大增。 只是等乾隆一死,嘉慶上臺,這位皇帝沒乾隆的根基,南方海運就又死灰復燃了,嘉慶倒是也想封海岸線,可南方那些世家也不是吃素的,幾番較量之下,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世一提起乾隆閉關鎖國就一片罵聲,覺得乾隆目光短淺。 可地底下乾隆要知道,只怕也無比委屈。 他身為國家當權者,阻止下走私有錯么?給國庫增加點稅收有錯么?給自己增加點小金庫有錯么? 他做的,在當時,于國家,于朝廷,于私人,都是有利的! 竇娥冤??! 所以林泉當初一聽到海寧有市舶司,就猜到此時的情景,應該是走私盛行,世家吃飽,市舶司吃rou,皇帝喝湯的時代。 畢竟這時代,還沒出一個好下江南的皇帝。 林泉到這一看,果然如此。 * 既然真實情景如林泉所想,那林泉終于可以開始他的計劃了。 虛假物流。 現代虛假物流,只要弄個假單,虛假發貨、虛假簽收就行,反正只是為了別人網上查。 可古代,虛假物流,就不是網上查了,而是現實查了。 那怎么經得起查呢? 當然是現實得有一條貨物來源線。 林泉原本想實在不行重金弄一個,就算弄不完全,起碼弄個空架子。 可經過深思熟慮后,林泉卻無奈的發現,他連空架子都搭不起來。 他賣的在古代算是舶來品,出產地在印度、歐洲,如果只看框架,很明確。 舉個例子,例如阿莫西林。 歐洲→海船→海港碼頭→馬車→沂州城林記 后面的“海港碼頭→馬車→沂州城林記”這一段,雖然麻煩,可要搭個架子,裝裝樣子并不難。 而“歐洲→海船”這個十萬八千里,茫茫大海上,也沒法查。 最難的是“海船→海港碼頭”,林泉上哪找個船隊歸來! 林泉不是沒想過重金買條船,放海上意思一下,可這大海不同陸地,船也不是馬車,船一旦出海,沒有熟練的海員,沒有地圖,哪怕在近海,也分分鐘沉沒。 而能出海熟練的海員,現在都被各大世家把持,能出海的地圖,更是各大世家的絕密。 林泉就是空有現代,也弄不來海員和地圖。 畢竟就算地圖,古代和現代海岸線早已發生變化,而且這還兩個世界,誰知道差多少。 所以光靠錢,弄隊海船,壓根不可能。 可沒有海船,如何解釋那些新奇的東西怎么運來的。 當然還有路上絲綢之路,可路上絲綢之路各大世家都不走,為什么,查的嚴??! 各處關卡,光通關路引蓋章就能讓人崩潰。 唐僧西天取經為什么明知這個國家有妖精還得進去? 不進去誰給他的路引蓋章??! 所以私人要想貿易,還是走海上絲綢之路便捷。 那事情又轉回來了,怎么弄出來“海船→海港碼頭”? 林泉苦思良久,終于想到了一個方法,無中生有。 其實這個法子,就來源于走私,就像這些走私的世家,明明有船有貨,卻能在打點市舶司后,把“有變為沒”。 那他就想到,能不能把這個方法反過來。 在打點市舶司,他明明沒船沒貨,卻能讓眾人以為他有。 只要你覺得我有,他也覺得我有,哪怕我真沒有,你們也會覺得我有! 當然這個無中生有的前提,就是海寧城港口有猖狂的走私。 如今這個前提有了,那么…… 林泉換了一身衣裳,拿著一個巴掌大的匣子,朝市舶司走去。 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演技——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