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一更)
林泉回到現代又立馬下了個大單, 慶幸?現代的物流飛速,沒幾天, 一箱箱的書畫紙就到貨了。 到貨后, 林泉就搬到古代,而此時,聞訊而來的林品閣分店的員工, 早已等候多時了。 這些員工按照來前估計的量進了貨, 然后拉回學校。 等分完,送走眾員工, 林泉頓時覺得一身輕松。 不過輕松的同時, 林泉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大家既然能這么容易接受原來從來沒有過的紙, 那為什么不能接受從來沒有過的筆呢? 為什么筆就非得是毛筆呢, 來點別的筆豐富一下不好么! 當然, 林泉沒吃飽了撐的想把鋼筆、中性筆一類復雜的弄到古代, 林泉想弄的,是鉛筆。 古人很早就有隨身帶墨塊碳塊在不方便帶筆墨時應急之用,如果換成現代的鉛筆, 豈不是更好。 起碼不用一用一手黑吧! 想到這, 林泉打算去進一批鉛筆回古代, 用來增加一下他林品閣的貨物豐富度。 要不一個閣只有三種貨物, 實在太寒磣了。 想到這, 林泉回到現代, 也不用上淘寶阿里巴巴了, 直接去了市里的小商品城,去了文具區域,提了幾箱鉛筆。 不過買了鉛筆, 就順帶來了一個問題, 必須有削鉛筆刀。 林泉又干脆又在文具區內找了找,挑了一批鐵皮把的小削鉛筆刀。 看著他挑中的這款批發一毛錢一把的小削鉛筆刀,林泉有一絲恍惚,仿佛又回到九十年代的小學時候。 這種鐵皮小刀都已經快二十年沒見過了,他還以為都被塑料小刀代替了么,沒想到還如此頑強的扎根在小孩子手中。 唉,真懷念??! 林泉果斷買了幾箱,和鉛筆回去湊對。 買完鉛筆小刀,看著周圍那些作業本,林泉突然想到那書畫紙對毛筆是挺適合的,可對鉛筆就未必了,要不再買些現代平常用的白紙。 林泉又買了幾噸白紙,買白紙時,林泉還看到一些帶素雅圖案的彩色紙,林泉也順手買了一些,打算回去放到精品鋪。 這么漂亮的彩紙,貴婦小姐們應該喜歡! 而在買完東西出來,路過一家店鋪時,林泉居然還意外發現了一件好東西,蠟燭。 說起蠟燭這事,林泉就不得不吐槽一下。 林泉沒穿越前一直以為古代蠟燭和現代蠟燭一樣的,可等穿越后,林泉才知道大錯特錯。 古代的蠟燭和現代的蠟燭簡直是天壤之別。 現代蠟燭是石油蠟,燃燒起來雖然也有輕微的味道,可一般可以忽略,而古代的蠟燭用的是動物油脂,那燃燒起來…… 想想弄塊肥rou燒起來的味道吧! 林泉之前就因為無法忍受古代蠟燭的味道,硬是偷偷從淘寶上買了一個仿蠟燭充電臺燈回去,小心放在屋里用。 不過好在古代大家都睡覺早,他又自己一個院子,那燈也仿古的比較逼真,居然這么長時間都沒人發現。 可就是這熏人的蠟燭,在古代還死貴死貴的。 因為古代蠟燭的蠟,可不是普通的油脂,而是白蠟蟲的分泌物,是養蟲人把一種叫白蠟蟲的蟲子放到樹上,它幼蟲期成蛹,然后在樹上分泌出一種動物油脂,這種油脂,就是石蠟,這也是蠟燭中的蠟是蟲字旁的原因。 正是由于這種白蠟蟲數量畢竟有限,產的蠟也不多,所以在古代,蠟燭一直都是奢侈品。 能用得起蠟燭的,起碼也得是官宦人家或者是家境殷實的。 林泉這次意外看到蠟燭,猛然想起之前的事,立馬打算買一批回古代。 不說給不給別人用,他自己起碼得先換上。 有了蠟燭,林泉還順手在旁邊訂了幾箱火柴。 說來慚愧,林泉到古代這么久,居然還沒學會使用火石,不過林泉覺得這也不能怪他??! 現代火柴這么簡單都有人不會劃,古代那兩塊破石頭,雖然碰碰就冒火星,可用火星點燃東西,這難度委實高了些。 所以林泉覺得,火柴這方便大眾的東西,十分有必要出現在古代。 說起當初清末的時候,火柴就是第一批被國人接受的東西。 國人甚至還給它起了個十分帶時代氣息的名字: 洋火! 當然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火柴便宜啊,一盒火柴,批發價才2分,量大還可以定制圖案,所以林全毫不猶豫的訂了幾箱,還特地讓商家統一在外包裝上印了林記火柴logo。 買完東西,林泉回去了。 沒幾天,他訂的這些東西,都通過物流大包小包送到了他家。 林泉本來還很高興想著這下可以帶到古代豐富他的林品閣了。 可等看到堆積了兩個庫房兩個車庫的東西,林泉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些東西突然帶到古代,他該如何解釋它們的來歷。 林泉雖然之前也給胡品鋪精品鋪藥品鋪寵品鋪進貨,可總共就四間鋪子,里面賣的東西又比較貴,堪比奢侈品,雖然看著生意火爆,可進貨量并不大。 就像胡品鋪,林泉一般隔一個月提上一麻袋紅糖、胡椒什么的,這進貨量放在現代也就一小五香店的進貨量,而在古代,在小言眼里,就是他們東家過段時間商隊捎來來一兩袋東西,所以并不會引人懷疑。 而如今,連鎖店一開,每個店需要的東西未必很多,可這么多店一加起來,那數量可就不小,原來一兩袋子的事,現在可就是論屋子的。 這么多東西要從沂州城出貨,想不引起注意才怪。 林泉不由陷入思索,這事該怎么辦? 最簡單的方法,不再上新。 林品閣本來就是開風油精起家,只要不再上別的物品,風油精體積小,一箱幾百瓶,分店過幾個月來提一箱,這點東西,幾乎不可能引起注意。 可林泉能忍住么,林品鋪的架子都搭起來,這邊東西也買好了,若只因顧慮就畏手畏腳,那這也太憋屈了吧! 林泉心里很是不甘,在經過深思熟慮后,林泉決定: 把物品來源合法化。 在離沂州城比較近的嶧州、海寧州設置倉庫,由這兩個倉庫,向全省及省外發貨。 林泉之所以選這兩處,第一是因為近,第二是嶧州是運河的碼頭,海寧州是東海海港,這兩處河運海運發達,每天船只不斷,夾帶私貨更是比比皆是,林泉這點東西,放過去不過九牛一毛。 尤其是海寧州的海航,那邊許多世家大族都弄船偷偷出來,帶著中原的東西,到南邊一些小國進行貿易,換很多新奇的東西,每次回來,都賺得盆滿缽溢,朝廷都無法禁止。 如果在那邊弄倉庫,無論運出來什么,應該都不會讓人驚奇。 畢竟他來之前,中原原來新奇的玩意,大多都打那運來的。 不過光有倉庫,還不夠,東西得從倉庫運到沂州城,這就需要快遞人員,呃,放在古代就是鏢行。 嶧州在沂州城西南,大約百里,海寧州在沂州城東南,大約一百五里,這距離倒不算遠,不過一旦東西運起來,沒有車馬、走鏢是不行的。 所以除了倉庫,還得準備車馬,走鏢。 車馬這東西好說,只要有錢,就能買得來,可走鏢。 這就麻煩了,林泉運的這些東西,都是體積小,價格大,哪怕雇名聲再好的鏢行,時間久了也難保不起心思。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自己買人,弄一個鏢行,所有人都簽死契,這樣安全的多。 可古代的商路哪那么好走,雖然不遠,可難免路上遇伙打劫的。 林泉在思索良久后,突然想到了一個奇葩的方法。 虛假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