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寒冬的傍晚, 天微暗,鵝毛般的大雪剛停, 一個身穿灰色羽絨服, 帶著針織帽的青年提著兩大塑料袋東西,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從超市到家的水泥路上。 經過一個巷口,正碰到出來倒垃圾的街坊大娘, 大娘把手中的垃圾桶往巷口安置的墨綠色回收桶上一倒, 轉過身。 “是林泉啊,剛從超市回來?” 青年林泉忙笑著打招呼, “大娘出來倒垃圾啊......這不正要做飯, 發現家里沒鹽, 就先去超市一趟?!?/br> “哎呀沒鹽你上大娘家來抓點啊, 這剛下過雪路這么滑, 你跑那么遠干什么?!?/br> “也沒多遠, 超市就在村頭,還不到二里,”林泉無奈的笑了笑, “而且家里不僅鹽沒了, 方便面、掛面啥的也都有沒了, 總得去超市一趟?!?/br> “這是斷糧了?”大娘一聽笑了, “你們這些小年輕的, 平時不做飯, 一斷糧就抓瞎, 我那孫子孫女也這樣,上次我去縣城,那兩小的還非要點那個什么外賣給我吃呢?!?/br> “我倒是也想點外賣, 可這太遠人家不送??!”林泉嘀咕一聲, 朝大娘說,“我爐子上還坐了水,得快點回去,大娘下次再聊!” 大娘此時也感覺到冷,擺擺手,“快回去吧,怪冷的,還是你小子聰明,知道裹羽絨服出來?!?/br> 大娘縮縮脖,提著垃圾桶回家了。 林泉笑了笑,這大冷的天,連見人就聊天的汪大娘都受不了了! 正想著,一陣寒風吹過,林泉脖子抖了抖,忙也往家走去。 真冷! 提著東西一直走到村尾一座破舊的院子門前,林泉放下東西,從兜里摸出鑰匙,打開門推門進去。 嘎——吱 破舊的大門發出一聲不堪重負的響聲。 “等開春,這門得換新的了?!绷秩匝宰哉Z道。 進去后,把門頂上,林泉提著東西往堂屋走。 院子里并沒有鋪水泥路,平時就有些泥,這一下雪,更是泥濘,林泉見狀不由皺眉,嘀咕一句,“等開春,這院子也該打水泥了?!?/br> 進了堂屋,一推門,一股熱氣鋪面而來,林泉忙關上門,然后去墻角看了看爐子,就看到水已燒開,正冒著水泡,忙先封了爐門,準備等會煮個面條。 封好爐子,林泉從塑料袋里拿出兩包方便面,扔在桌子上,然后提起剩下的,打算放后院廚房。 在推開后門,林泉回頭,看著角落的爐子和碳渣,最后嘀咕了一句,“等開春,就把這房子翻新重蓋下,到時弄上燃氣,可不受這個罪了?!?/br> 然后,林泉就一腳踏進了后院。 然后…… 林泉突然覺得眼前一亮,不由閉上眼睛。 等再睜開時,臨泉瞪大眼睛,目光呆滯的看著眼前明亮的——白天?。?! 恍恍惚惚看了一圈周圍的密林,此時林泉只有一個念頭: 他不是在自家后院么,怎么跑到樹林了,怎么還黑夜變白天了! 正在迷惘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歌聲,林泉不由望去,就看到幾個背著柴的樵夫從山上走下來。 腳比腦子快,林泉呲溜一下躲到旁邊灌木叢中。 幾個樵夫唱著山歌從林泉面前走過,下山去了。 林泉卻呆在灌木叢中。 剛剛,那幾個是長頭發吧! 還窩著鬏! 還背著柴! 現在冬天霧霾這么嚴重,農村土灶都改燒煤球和天然氣了,居然還有人弄柴火! 此時哪怕再不愿意相信,林泉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可能。 他可能穿越了! 可別人穿越都是被雷劈被水淹被車撞,再不濟也睡個覺,他好好在家正打算做飯,怎么就穿越了么? 只是現在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先確定是不是真的穿越。 略微思忖下,林泉提起塑料袋,跟著剛才幾個樵夫下山的山路,朝山下走去。 …… 村頭的王老頭正坐在自家門檻上抽著旱煙,等著廚房里忙碌的老伴做早飯。 “大爺,請問這是東舟村嗎?”一個略帶怪異腔調的聲音在旁邊響起。 王老頭抬起頭,就看到一個身穿怪異長袍的青年男子站在旁邊。 “這里不是東舟村,你是?”王老頭眼睛微瞇。 青年男子聞言好像有些失落,拱拱手,“在下是趕路的走商,看著天色已晚,記得這邊有個東舟村,想來投宿的,只是在下在山中好像走錯了路,那敢問老漢,這里是哪?” 王老漢心想難怪這人穿的如此怪異,原來是外地的商販,直接說:“這是山里的王家村,你說的東舟村,八成在山那邊?!?/br> “原來是這樣,”青年男子恍然大悟,點點頭,“大爺,在下一路趕路,如今口渴的很,不知能否在大爺這討口水喝?!?/br> 王家村在出山的路口,經常有行人討水喝,王大爺不疑有他,直接一指院里的水井,“那桶里有瓢,你自己去喝吧!” 青年男子忙謝過,走去井邊喝水。 青年男子,也就是林泉,從桶里舀了一瓢水,一邊喝一邊悄悄打量這家人家,這家人家人口不多,目前只看到門口的老漢和廚房一個老太太,并無壯丁,等會就算這家人起了別的念頭,應該也跑不過他。 想到這,林泉放下瓢,又走到老頭面前,低聲說: “大爺,我這走錯了路,身上的盤纏也快沒了,不知可否在你家討些飯菜,不過您老放心,在下不白吃,在下帶了些鹽……” 王老頭一聽林泉要討飯,剛要張口拒絕,卻在聽到鹽時頓住了,一把拽著林泉,壓低聲,“你有鹽?” 林泉點點頭,拉著王老頭進了門,小心從懷里掏出一塊巴掌大的布,打開,露出里面白花花的鹽,“這可是南海的貢鹽,聽說是皇帝吃的……” 王老頭壓根沒聽林泉說什么,迫不及待用手捏了一點,塞到嘴里。 “真是鹽!”王老頭眼睛一亮。 “大爺,那這吃飯的事?”林泉問。 王老頭立刻從林泉手中搶過鹽,小心包好,然后沖著廚房里的老伴吆喝。 “老伴啊,添個碗,弄點好菜,有客人來~” …… 吃完飯,林泉告別了王老頭兩口,從旁邊樹林挖出塑料袋,朝山外走去。 剛才趁著吃飯時,林泉從老兩口那套了的不少信息。 這里是王家村,出了山,是沂州郡,沂州郡是這邊最大的郡城,再遠了,老兩頭就不清楚了,不過倒是知道如今的天下是昭國,皇帝是慶和帝。 聽說外面雖然賦稅很重,不過好在沒有什么戰亂,勉強算是國泰民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生活常識,例如外面如今用銅錢、銀、金為錢,鹽鐵雖是朝廷專營的,私人販賣會殺頭,不過大家只要有機會,還是會從私人手里偷偷買,因為便宜,還有糖是這里的奢侈品,平常人家吃不起…… 摸了摸懷里那包從超市買的紅糖,林泉決定去沂州郡一趟。 既然要想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生存下去,那錢財肯定是不能少的。 晌午,沂州郡城門前,林泉抬起頭,看著城門上那勉強能辨認的繁體,松了一口,好歹是到了。 雖然王老頭說沂州郡離王家村不過十幾里,個把時辰就到,可林泉向來不愛運動,硬是走了一上午,才摸到城門。 跟著人群進了城,林泉就隨手拽了一個路人,問城里有名的糕點鋪在哪。 得知在城西,林泉又馬不停蹄的朝城西趕去,到了城西,林泉通過觀察,找了一家看著面像比較和善的,生意比較好的,走上前去。 “公子,您來點什么點心?” 林泉一走過去,店里的小二就湊過來。 “你們店都有什么點心?”林泉走到柜臺,朝里看了看。 “我們店里的點心可是沂州城最全的,有桃酥、杏仁酥、油酥、豆糕、面糕……無論哪樣,您稱點回去走親訪友都是極有面子的?!?/br> “有紅糖的么?”林泉問道。 “這……自然是有的,不過您也知道這紅糖是天竺那邊傳來的,金貴的很,您要想要,可以訂,小的讓后面的師傅給您現做,您放心,絕對不會耽擱您太多時間的?!?/br> “那不知你們這糖價幾何???” “我們錢記點心向來是公道價,加一錢糖銀一兩?!?/br> “這么貴!”林泉被嚇了一跳,雖然之前就知道糖在這里算是舶來品,可這價格還是大大超過林泉預料。 “公子要是覺得貴,不如換蜜的或者飴糖的,其實味道也差不多,我家蜜制的桃酥可是沂州城一絕?!?/br> 林泉此時卻是狂喜,他是覺得貴,可越貴越好啊,林泉直接把小二拉到旁邊,低聲說:“在下其實是個從西邊來的走商,手里有一包紅糖,如今正好手頭有些緊,想換點錢財,不知你家店的東家收不?” “公子是走商,難怪公子穿著有些不同,”小二恍然大悟,“沂州是方圓百里最大的郡城,走商常來,有不少走商在這出貨,我們錢記是城里最大的點心鋪,不僅紅糖,西域的核桃、葡萄干我們也收,公子你手頭有多少貨,要不要我替您去請東家?” 林泉聽得大汗,本來還擔心人家不收,誰想到反而是自己弄得少了,忙說:“在下這次帶的東西不多,就還剩下一包紅糖了?!?/br> “要只是一包紅糖,那小的帶您直接去見點心師傅吧!” “這是自然,只是一包紅糖怎好麻煩東家?!?/br> 林泉于是直接跟著小二進去后院見了點心師傅,點心師傅對收東西很熟,直接幫林泉稱了稱,“二十兩,一斤四兩,錢記收糖價兩錢銀一兩,一共一百兩,公子可有異議?” 林泉一愣,“二十兩不是兩斤么?” 點心師傅頓時笑了,“公子不是中原人吧,中原一斤是十六兩??!” 林泉一拍腦袋,他怎么忘了古代的秤是半斤八兩。 “不過您這糖賣一錢一兩銀子,收兩錢一兩銀子,我這紅糖可比別家都細都好,這價是不是有點低???”林泉打算講下價。 點心師傅輕車熟路的和林泉砍價,“公子,這價不低了,要不是看您這是細糖,又保存的好,在下可不敢給這價,您要不把這糖拿別家問問,保準沒這價?!?/br> “行,那就這些吧,不過一百兩我走商帶著不方便,你把其中九十兩幫我換成金子,剩下十兩幫我換成碎銀?!绷秩肓讼抡f。 點心師傅立刻滿口答應,“公子放心,這點小事我讓小二給您辦妥,您以后要再有貨,來這我給您高價?!?/br> 跟著小二去賬房拿了錢,林泉拿著一個九兩的小金錠和一包碎銀出了錢記。 終于有錢了! 然后,林泉就覺得身子突然一輕,又是一片明亮,忙閉上眼,等再睜開時,林泉發現自己站在自家后院的草地里。 林泉偏偏頭,看著自家雜草橫生的后院,還有旁邊用了半瓶的除草劑,一時間有些懵。 他,這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