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香菇精
書迷正在閱讀:軟飯兵王、后宮上位記、最好的【年齡差H 1V1】、病嬌夫君又大又硬 (古言穿越種田,高H,身心1V1)、無限穿越之主神崛起、黑蓮花女主逃婚了、成為第一名媛的meimei、小地精她三歲半、與卿纏綿久.、何故舊夢(骨科1v1)
今兒的天色不是很好,一大早上就陰沉沉的,看起來像是要下雨的樣子。 香蘭和長生昨兒在大妞家待了一天,大概玩的比較盡興,估計也累著了,林嵐叫了好幾遍也沒把人叫醒,干脆自己起床收拾了一下便去山上了。 山上的空氣很是清新,林嵐深呼吸了幾口氣,見山上沒人,干脆做了一套廣播體cao活動了下筋骨。 說是廣播體cao,其實也不過是幾個簡單的動作互相交織重復罷了,待活動完后,林嵐長舒了一口氣,背著背簍往山上走。 沒走一會兒,她就找到了昨晚催生的那一大片竹筍和香菇,旁邊枯樹上甚至還長了木耳和平菇,這讓她又驚又喜。 她原只想著有竹筍和香菇就夠了,其余的就算有估計也很少,沒成想今兒居然遇到了這么多。 掰了些竹筍放進簍子里,香菇和平菇小心翼翼的采摘了放進簍子里,至于木耳,看起來不大,吃是能吃的,只不過林嵐還是想等它長得再大些再采回去吃,是以木耳她只采了一點兒,打算中午回去炒了吃。 溪邊的魚簍蝦簍幾乎是每天都收的,幾天下來魚蝦蟹之類的都存了不少。 林嵐看著那些魚蝦蟹,尋思著干脆趁著今天日頭好,把要做的東西全都做出來。 而首當其沖的就是香菇精,其實也就是味精的一種,只不過香菇精是純天然的,完全由香菇制成罷了。 香菇洗凈,切條,控干水分,倒入篩子中掛到外面的晾衣桿上晾曬,按現在這日頭,大概也就曬兩三天就可以徹底曬干了。 河蝦洗凈去殼,加入蔥姜剁碎成泥,鍋中倒油,涼油下蝦泥,加入點兒白酒,待火略大些不斷翻炒直至變色即可盛出。 竹筍照舊做成泡椒竹筍,木耳簡單的涼拌了一下就好了,復雜的做法也有,只不過家里沒那么多調料罷了,只能簡單的利用手邊所有的調料進行調制。 香蘭和長生這一覺直接睡到了中午,若不是林嵐去叫她,估計她還能睡。 眼下屋后有巨型闊葉植物遮住太陽,屋子周圍又長了一圈驅蚊中草藥,是以屋子里很是涼爽,連蚊子都很少,就算有也被家里擺放著的驅蚊花卉給熏走了。 她才開始還沒注意到這家周圍的變化,直到吃完午飯后她去散步,這才發現了這一變化。 她是知道屋子周圍有這些植物的,不過卻不記得什么時候長這么高了,明明前兩天還只到窗戶邊來著,怎么陡然就長得比屋子還高了。 雖說感到有些奇怪,卻并未說什么,只喊了林嵐過去看了一圈,林嵐本以為她會懷疑什么,沒成想她卻繞著那幾株闊葉樹轉了幾圈又站回了原位,摸著下巴感慨道:“我們人要是能長得這么快就好了?!?/br> “為什么這么說?”林嵐不解道。 “因為這樣的話我就可以照顧你和長生了啊,哪里會讓你們過得這么辛苦?!毕闾m笑笑道。 林嵐聞言也笑了,伸手摸了摸她頭并不作答。 知道香蘭這孩子心好,卻不知道她心這么好,想到自己昨晚還沒把香蘭當成家人,林嵐就覺得有些愧疚,不過也就那么一點罷了,畢竟不是誰的接受能力都那么強,強到可以快速融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她自問她沒那么強大。 人嘛,大多都是逐漸融入環境的,她也不例外。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林嵐又上山采了幾回蘑菇,把采到的蘑菇都曬干研磨成了粉裝在了一個定制的罐子里。 還帶著香蘭一起去方府送了幾回貨,送的次數多了,賺的錢也就多了,也慢慢和方府的一眾老小熟悉了起來,甚至在一次下雨的時候沒辦法回去,方家兩少爺留她們又留不下,干脆套了馬車送她們兩回去,在看到她們兩住的屋子時還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穿衣打扮如此素凈的兩個姑娘居然住在如此簡陋的茅屋里。 就連長生他們也見到了,為此他們還特地給長生定做了一個見面禮,不過是后來補送的罷了,林嵐和香蘭死活不要,可方家那兩少爺怎么可能聽得進去,把那定做的長命鎖強行塞到長生手里便回去了。 姐妹兩無奈的對視了一眼,只得收下了這份禮。 眼瞅著五月份要過了,山上的竹筍大多也長大了,林嵐尋思著泡椒竹筍這門生意怕是也就到此為止了,干脆和香蘭說了聲,往方府送了最后一次貨,和他們說明了情況,往后每年五月再給他們送貨。 方老爺子作為一個吃貨,自然知道竹筍的生長月份的,本也有意提出暫時停止送貨,見林嵐自己提了出來,便干脆順勢應了下來,因著兩家人逐漸熟悉起來的緣故,方老爺子還特地多給了她些錢,讓她若是以后再做什么好吃的通知他一聲,他必然去光顧,林嵐笑著應了,也沒拒收那些多出來的錢。 眼下快六月了,天氣越來越熱了,有這筆錢她正好可以做面食生意了。 香蘭那邊倒是一直沒動靜,吳翠英一直沒回來,她才開始倒是還繡了幾個繡花樣子,但后來見吳翠英遲遲不來,心里有些擔心起來,想著吳翠英是不是看她人小逗她玩的,畢竟都這么多年沒見了,想逗她玩玩也很正常。 看出香蘭的失落,林嵐輕聲安慰了她幾句,見她還是提不起勁來,干脆把賺來的錢都交給她保管,同時派給了她一個任務,讓她每日帶著長生去山腳下正在建造的私塾周圍轉一圈,如果可以的話就盡量和那些人處熟悉些,這樣等以后長生上學了,起碼可以保證不會有多少孩子會欺負他。 秦原跟她說過,那些過去幫忙建造私塾的村民家里大多數都是有孩子的,都想著幫忙建造私塾,到時候好方便把孩子送進私塾里上學,至于束脩嘛,也會對應的減免一些,畢竟他們也沒要工錢,純義務幫忙的,若是束脩再不減少些,后門再不開大些,估計大多數人家還是會選擇把孩子送去鄰村的私塾,遠是遠了些,束脩也高了些,但真材實料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