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這時候若是讓蕭志毅和趙乾去了,卻不讓趙識去,那豈不是擺明了疑心趙識。佘崇明固然想跟趙識分潤兵權,但在此事完成之前,他絕不希望跟趙識徹底撕破臉皮。 “蕭將軍,陛下有旨,你也敢抗旨?!” 李可之既是佘崇明肚子里的蛔蟲,又是佘崇明欽定御賜背鍋俠。其揣摩上意之能,與趙識的軍事,王川的剛直,被戲稱為錦州三寶。 佘崇明還沒說話,李可之即刻蹦出來將話堵了回去,畢竟有些話當皇帝的是不好親口說的。 “臣不敢!” 蕭志毅急忙跪地,沉聲道,“望陛下恕罪!” 佘崇明恕不恕蕭志毅的罪,王川不知道,但王川知道,他快被氣死了! 他即刻下跪,朗聲道:“陛下,趙將軍統率三軍,素來是陛下的心腹重臣。拱衛陛下多年,其堅貞之意,可昭日月”。 佘崇明已經隱隱有不耐之色,王川卻話鋒一轉。 “陛下如此信重趙將軍,倒不如留趙將軍在殿中拱衛,再將蕭、小趙二位將軍派出去主理抓捕皂衣軍一事”。 佘崇明眉頭微動,不過片刻之間,他便笑道,“好好,王卿不愧是朕的心腹,此言深得朕心”。 李立之頓時恨極,王川此賊,暗自揣摩陛下心意,絕非良臣! 當然,他更恨自己,怎么就睡懵了呢?!在為陛下分憂解難的這條路上,竟大失水準。 滿座眾人,心思不一。然而佘崇明與趙識之間的裂痕,已經rou眼可見到無法彌補。 但該說的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佘崇明竟從御座上下來,先是將蕭志毅、趙乾兩人扶起來,勉勵了一通,要他們速速前去抓人! 只可憐兩人但沒覺得自己深受皇恩,反倒一頭霧水。錦州城這么大,三千皂衣軍宛如泥牛入海,這會子想連夜翻出來,簡直等于在說笑話。 迫于無奈,兩人心知今夜是決計不可能搜查皂衣軍的了,那就只能夠命令四處加強防備,以備意外。 蕭志毅和趙乾正要齊齊應聲,卻聽見佘崇明又笑道,“小趙將軍自去宮外領兵,勞煩蕭將軍和趙卿一起替朕守衛宮門”。 劉三俊面無表情,只拿余光去瞄趙識。 果然,趙識雖不至于面無表情,但臉上也沒什么過大的波動,約摸是早就被佘崇明傷透了心。 王川就跟沒看見殿中那詭異的氛圍,連聲道,“陛下,臣愿與小趙將軍同往!” 佘崇明頓時大喜,連聲贊道,“王卿真乃肱骨之臣”! 因為若讓趙識一個人守衛宮門,佘崇明不放心。那就只能再添一個人,而這個人無論如何都只能是蕭志毅。因為趙乾與趙識是同宗兄弟。 當日懷揣著某些離間的心思,他才會將趙乾提拔起來。然而到了緊要關頭,佘崇明的疑心病又犯了。 他實在不知道趙乾還愿不愿意聽令于趙識,所以絕不能讓這趙家兩兄弟來拱衛他的宮門,于是便湊出了蕭志毅加趙識的搭配。 可若讓趙乾獨自前往宮外,佘崇明又不放心。左右為難之下,王川竟然愿意主動請纓,與趙乾搭配,不管是監督還是監視,都是再好不過了。 以上種種,殿中除了蕭志毅,人人都不是傻子,誰都看得分明。 劉三俊都只好由衷的感慨一聲,玩弄權術、勾心斗角、君臣相隔到了這樣的地步,佘崇明不亡才怪! 不過應當也差不多了,劉三俊瞥了一眼牛油蠟燭的燃燒長度?,F在蠟燭已經燒了三分之一了,估計等到蠟燭燒到二分之一的時候,就是佘崇明的亡國之時了。 劉三俊的預料并沒有出錯。如果俯瞰錦州皇宮的話,就會發現這里正在進行一場諸般錯綜復雜的勢力匯合。 從北側宮門而入的是趙識的兩千部眾,其中一千是皂衣軍偽裝的。原本預定的計劃只有一千皂衣軍能夠喬裝入宮??烧l能料到,佘崇明貪生怕死至此,自己調撥了兩千趙識部,那就別怪劉三俊了。 這時候,如果再算上原本就駐扎在北宮門甬道兩側的兩千趙識人馬。那么今日,進入錦州皇宮的就足有四千人馬。 看上去似乎很多,然而東、西側宮門各有趙乾、蕭志毅兩千人馬,若是再算上佘崇明下令帶進來的各自兩千人馬,那么,局勢就開始變得格外復雜了。 因為此刻,蕭志毅和趙乾的人馬加起來足有八千人。而趙識的部眾,就算再加上守衛南側宮門的兩千人,也不過是六千人。 這么一算,敵方八千,己方六千,看上去簡直毫無戰勝的希望。 劉三俊絲毫不懼。如果沒有足夠的膽量和賭性,他根本不敢帶著三千人馬進敵方的地盤。 劉三俊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因為此刻,宮內與宮外共同發生了一場場看上去……很不要臉的偷襲。 宮外 一百皂衣軍人人著輕甲,他們分散在距離宮門不遠處,于陰暗無聲的角落里盯緊宮門。 一旦有內侍宦官帶著幾個士卒騎馬出來,便即刻跟上。 這些宦官拿著圣諭要去各個要害之處宣旨,或是去往武備庫,或是去往糧倉,或是去往軍隊,反正要義就是要讓諸將士提高警惕,防止皂衣軍侵擾。 比如,二孫就是這樣一個小太監。他是福祿的干兒子之一,故而才能獲得傳口諭這種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