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吳綬戰前失利被俘,新來的主帥廖永年和范太監居然龜縮于叁明府內不出來了,仿佛視敗局于無物。 緊接著,是秦承章的圣旨到達叁明府,斥責了一通廖永年帶兵不利并責令廖永年即刻出兵攻打高橋。然而根據線報,廖永年每日里磨磨蹭蹭,完全沒有要出兵的意思。 但對于沈游而言,你們打不打不關我的事,反正我是要動手了。 不過十幾天的時間,沈游點兵五千攻打高橋、新陽、泰寧三縣,只要打下了這三個縣就直面叁明府了。 但在攻打這三縣之前,沈游還有一件事要做。 第155章 “這能行嗎?”,吳綬兩條濃眉擰巴在一塊兒,屁股坐在椅子上扭來扭去,坐立難安。 沈游點點頭,“試一試總是無礙的”。 吳綬說道:“這些信件里我都夾了些許唯有收信人和我才知道的密事,保管讓收信人知道是我寫的信”。 “雖說新陽、泰寧等地的守軍都是我的親信,可、可你們要怎么才能把信件傳給當地守軍統領呢?”吳綬百思不得其解,“這些城池因為比較小,防守嚴密的程度其實是超越了金陵的”。 金陵城大,加上戰亂后多一兩個人宛如泥牛入海,根本看不出來??尚玛?、泰寧都是縣,人本來就少,雖說駐扎的兵丁也少,但現在正好撞上了吳綬戰敗失蹤一事,局勢正是一觸即發的時候,他那幾個親信脾氣雖各有不同,但對戰事都頗為嚴謹,估計恨不得天天巡邏。 “誰說我要暗地里遞進去了,拿箭射在城門上即可”,沈游將幾封信件接過來,只等著一會兒遞給陳章。 吳綬心下一寒。這豈不是整個縣城的人都知道吳綬投靠了皂衣軍,而且還試圖勸降原來的下屬。 更別提沈游還毒辣到第一批次的勸降信只發給了兩個下屬。 這樣一來,即使這兩位下屬不肯投降,在皇帝那里難免掛上了一個吳綬親信的名頭,以秦承章那多疑的秉性,別說提拔了,連命都要丟了。 暗地里行挑撥離間之計,明面上逼迫這些下屬們不得不投靠皂衣軍。既是陰謀又是陽謀。 吳綬嘖舌不已,終于意識到沈游能夠坐上主帥的位置,并不依靠周恪,也不全靠懷柔。 說起來都已經來了半個月了,他似乎還沒有見到過這位名滿天下的周六首,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 吳綬正擰著眉毛思考,沈游已經換了個話題。 “哦,對了,將軍近期在雛山縣適應的可好?”,沈游倒了杯茶,開啟了拉家常模式。 吳綬實在不太習慣上峰跟自己閑聊,大齊并沒有這個傳統,他只好捧著杯熱茶,僵直著身體,眉毛扭來扭去,感覺自己說什么都怪怪的。 良久,吳綬憋出了一句,“挺好的”。 “那就好,將軍若有什么不適應的,只管跟我說便是”,沈游囑咐道。 吳綬點點頭,同手同腳的走出去了。 吳綬并沒有欺騙沈游,他是真心實意、發自內心的喜歡此地。哪一個帶兵打仗的軍官會不喜歡令行禁止、訓練有素、如使臂指的兵丁呢? 吳綬入職不過半月,就見識到了皂衣軍之所以能夠所向披靡的原因。 這里的士兵竟然每日都要學文識字!甚至定期還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比賽,其中就有一項識字大賽,以小組為單位,獲勝者可以獲得為期三日的加餐。 有rou吃!這極大的激發了將士們參賽的熱情,甚至還會令組內成員互幫互助。即使是識字爛一些的,只要還有些羞恥心就不想扯后腿。所以吳綬才會見到如此之高的識字率。 從前在大齊,為了讓將士們能夠記住命令,就只能依靠軍法,記不住得挨打。有些怎么也學不會的人挨打挨得怨聲載道,甚至還有行刑軍官為泄私憤打死兵丁的事情發生。 而在這里,兵丁們認字,吳綬下達的命令他們就能夠聽懂,并且能夠很好的執行。 半個月的時間,吳綬適應的比誰都快。 唯一讓他不適應的就是這地方不準許私自毆打兵丁。但吳綬原本也沒打人泄憤這個臭毛病,他自然無所謂,可他怕的是自己那幾個脾氣跟點了炮仗一樣的手下。 假如他發出去的勸降信真的有用,其中新陽守軍統領吳繼綱正好是他族弟,脾性極其爆烈又好色。他要是真來投奔,這里的軍法之嚴肅,能扒了吳繼綱一層皮。 吳綬為此感到深深的煩惱。他并不知道,吳繼綱最近也挺煩的。 堂兄吳綬戰敗失蹤,結果家里人突然傳來消息,堂兄在金陵的親屬一并失蹤。當時吳繼綱就有了極不好的預感,現在這份預感成真了。 吳繼綱把信紙展開又疊上,一連重復了四五遍,還是不能緩解心中的躁郁。 “砰!”,他狠狠的一捶桌子,差點把桌子捶垮。 “將軍,喝口茶水歇歇吧!”,新納的妾室月娘帶著茶水進了屋子里。 吳繼綱接過茶水,冷著臉道:“誰準你進來的?不是說過了嗎?書房重地不準進入!” 月娘被嚇得一抖,吳繼綱脾氣極不好。雖說不會對弱女子動手,但他光是把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就足夠嚇唬月娘了。 “妾聽聞將軍心煩多日,便泡了些茶水來”,月娘格外的委屈。 “行了行了!”,吳繼綱揮揮手示意月娘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