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再加上時下看重鄉土人情,一個村子里極少有生面孔。沈游如果隨意選擇一個村莊,光是為了買到這個村子的地就很麻煩,更別提還要在這個村子里搞事業。 再也沒有比丁家村更合適的地方了。 沈游和丁祖父寒暄了一通,狀似不經意的提起,“丁老丈,我因著極為渴慕田園生活,便想著在鄉間置一座小院子,也好看看田園風光”。 丁祖父百思不得其解,鄉下有啥好看的,隨處可見的雞鴨糞便還是光著屁股蛋兒到處跑的小屁孩。村子里的潑婦罵起人來能把人給羞死。真到了丁家村,你怕是連麥苗和野草都分不清楚。 丁祖父當然不會這么說,他皺了皺眉,“村子里倒也還有幾塊荒地,可那地全是沙地,也不能種糧食??!” 沈游笑道,“沙地倒是沒關系,我不過是前來放松放松心情,過一過田園生活,倒也不必太好的田地,只需要清靜些、地方大一些就好了?!?/br> “祖父”,丁余白躬身說道,“村尾不是還有數十畝地荒著嗎?” 丁祖父眉頭一皺,對著沈游殷切的目光為難道,“那地原是王婆子家的,她家子孫不孝順,王婆子一走就想把地賣了進城去??赡堑厝亲钕碌鹊奶锏?,上面建的宅子也破破爛爛,風一吹就要倒。先生若是買了……” 沈游一喜,原本她都做好空手而歸的準備了,萬萬沒想到,運氣這么好,竟然真的能夠買到。 “不妨事”,沈游連連擺手,“可否帶我前去看看?” 丁家祖父年邁,沈游也不欲拖累他,便由丁余白帶著沈游前往王婆子家。 王婆子原本就是孤寡老人,她選擇的住所也遠離村民。只是后來王婆子收養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成婚之后想要搬去金陵城,所以才想要把房子賣出去。 沈游到了王婆子家門口一看,頓時更加滿意了。 地處村尾,僻靜。土地質量差但是夠廣大,前后連起來大概有個十幾畝地。房子破舊,但是易于推倒重建。 沈游不過是參觀了一圈就走了,王婆子家人已經搬去了金陵城,沈游只能夠請丁祖父做中人,幫忙聯系。 丁祖父動作極快,不過兩天時間就通知到了人。 對方約莫是被丁祖父介紹過,知道沈游雖無功名但是教出了三個秀才,連價都沒還,一次支付三十兩銀子,直接把地過戶給了沈游。 現在,沈游手上有一塊地以及一百八十五兩銀子了。 是的,因為自從陳靖、吳邇考上秀才后,他們兩個富商父親二話不說各種封了六十六兩銀子作為感謝費用。 沈游正是缺錢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收下了這筆感謝費。 丁余白家里是沒有這么多的錢的,所以沈游完全沒有告訴丁余白此事。相反的,她還要倒貼錢給丁余白。 因為沈游沒有任何蓋房子的經驗。 既然她不會,那就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沈游打聽了一下市面上蓋三間青磚瓦房的價位,大概是在七八十兩銀子左右。沈游詢問過了丁家祖父之后,答應支付九十兩銀子給對方,由他們督建。 一則丁家祖父原本就有過建房子的經驗,熟門熟路,這可比沈游兩眼一抹黑的強多了。 二則對于鄉下農人而言,督建個房子能夠收入至少十兩銀子,這是一筆極其豐厚的財產,能夠讓家里過個好年。 三來沈游是丁余白的先生,而丁余白甚至還要考舉人,不論是為了尊師重道的名聲還是為了科舉的實際利益,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也不會給沈游偷工減料的。 這么一算,沈游與丁家是雙贏的。 解決了建造房子這個問題,沈游即刻馬不停蹄的返回崇明書院。 齊桓的燒一直沒有退下去。 他要死了。 整座小院子里安靜到窒息,周恪就坐在齊桓的榻前。連帶著趙案、王汝南以及其余的一些心學主要人物,他們聚攏在這個小院子里,等著這一代的心學領軍者去世,等著下一任接班人上位。 齊桓沒有醒過來發表遺言,他連回光返照的機會都沒有。身體衰敗過度,即使連唐直的醫術都無法救他。 他躺在榻上,表情平靜安寧,慢慢的斷絕了呼吸。 人力并沒能戰勝命運。 八月十五中秋夜,齊桓亡。 —— 沈游沒有將那八人寄居在崇明書院,而是送她們去了客棧大通鋪。 因為崇明書院的氛圍極其不好。 說實話,齊桓的亡故像是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他們依然有條不紊的舉辦了齊桓的喪事。 然而心靈上的打擊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趙案、王汝南都極為悲痛。 王汝南的悲痛藏在了心里,而趙案在悲痛過后病倒了。沈游曾經去探望過一次,親耳聽見趙案斑白著頭發,笑著說齊桓一走,他也不遠了。 沈游清楚地知道這是因為改革受阻,領頭人又離世,幾乎抽走了趙案全部的心氣,如果不是他底子好,只怕早就跟著齊桓一起去了。 可這樣的心病沈游是無法勸解的,麻煩的不僅僅是趙案,還有周恪。 齊桓的喪事辦的并不浩大,他無子無女,是周恪為他守靈捧盆的。 等到齊桓停靈七日之后再下葬,周恪整個人都像是被封在了一層冰殼子里。他還是慣常微笑的樣子,沈游卻覺得這個人心里的堅冰怕是化不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