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所有人都在熱火朝天的吃吃喝喝聊聊天,抒發著上半場的見聞。 沈游沒有。 她悄悄起身離席,進了書院內部的某間教室,因為絕大部分學子都被抽調去當志愿者,剩下的也都跑去看熱鬧了,所以這間教室根本沒有學子在場。 但有一個人在。 周恪。 “十九兄”,沈游微笑道,“勞煩十九兄了?!?/br> 周恪搖了搖頭,“不必客氣”。 緊接著,沈游開始回憶當時那些人陳述的主要觀點有哪些?具體的論據有哪些? 是的,沈游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耍了個心眼子,第一輪初試的時候除了篩掉那些話都講不清楚的人,也是為了探聽敵情。 敵方選手們在第一輪當中說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理由,全都是之后辯論可能會提到的論點啊,沈游怎么可能放過? 她強行靠著自己的記性,與文宴之、盧銓三個人一塊兒記下了絕大部分論點。剛剛眾人吃飯的時候文宴之與盧銓將這些東西在腦子里梳理了一遍之后就告知給了沈游。 所以沈游這才裝作如廁的樣子偷偷離席。 當然,對面的選手跟沈游干了一樣的事情,誰都不是傻子。 沈游在注意他們的觀點,他們當然也會記憶沈游這一方的觀點。 但是同樣的,大家都在耍心眼子,對面那十一個頑固分子估計是結成了一個短暫聯盟,初賽的時候提出來的觀點翻來覆去就是這么幾句屁話——三寸金蓮又小又美。 沈游這一方提出的觀點自然也是這些個廢話——裹腳太疼,小腳女人可憐之類的。 但是,架不住沈游刻意讓對面參賽人數過多啊,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沈游竟然還真的從那些個說話疙疙瘩瘩的人當中找到了好些個比較讓人意外的觀點。 比如說,有一個人估計是紈绔子弟,上臺先是猥瑣的嘿嘿嘿了幾聲,然后半遮半掩的念了幾首艷詩,沈游這才意識到,感情由于小腳女子走路不便,就會鍛煉盆腔的肌rou,這樣一來,在敦倫的時候就會比較…… 沈游當時意識到的時候,頓時惡心壞了。她對正常的敦倫沒啥看法,但是這種僅僅只是為了快感就要讓女子裹腳,折磨女人一輩子的,沈游實在是厭惡極了。 這些類似的奇奇怪怪的,沒有在報紙上顯露過的觀點還有好幾條,沈游和周恪兩個人加急查漏補缺。 沈游生怕自己和文宴之等人當局者迷,思來想去,她干脆找到了一個場外人周恪來給自己補闕拾遺,針對對方的那些觀點看看能不能補充新的論據和觀點。 沈游之所以沒找齊桓等人,是因為他們作為主辦方,為了維護比賽的公信力不好下場,雖然沈游他們這一方中有五六個心學的人,但是對面那十一個人當中一樣有七八個理學的人。 心學、理學心照不宣的讓小弟下場撕逼。 當然了,雙方大佬們心里恨不得天降一道雷把對方劈死,面上還要和和氣氣的坐在評委席上,跟劉府尹一塊兒喝茶說笑吃點心。 親親熱熱一家人,我們都是好朋友。 第37章 第三十七天 等到沈游急匆匆的返回座位的時候,比賽已經快要開始了。很快,牛皮大鼓再響三聲,全場觀眾也慢慢安靜下來了。 經過上半場比賽,劉府尹已經平復了心情,他語調平穩,再度開口道:“諸位,接下來就是第二場比賽,也就是終試。終試由“支持纏足”的人率先上臺陳述理由,陳述完畢之后由“反對裹腳”的這一方上臺辯論。直至一方將另一方駁倒為止?!?/br> 緊接著,劉府尹補充了認輸規則:“諸位,臺上的這只滴漏內六十滴水滴下的時間以內有一方無法回答或者是回答的與他之前的回答有相悖之處,就算輸了。屆時,輸的人下臺,換同一觀點的人上臺繼續。直至其中一方徹底認輸或者是人數耗盡為止。此外,已經被駁倒的論點是不能再重復第二次的,” “現在,比賽開始,請“支持纏足”的人上臺?!?/br> 對面好幾個選手交頭接耳了一陣,于是便有一個穿文士服的青年男子站了起來,他上臺,開口就道:“纏足之事,古已有之。今人不過是效仿古人罷了”。 盧銓當即站起來上了臺。盧銓所作詩詞宛如山間高峰,詭譎陡峭,年紀輕輕的就有“詞鬼”之名, “說什么古已有之,既然你要談‘古’,那就請問你要‘古’到哪一朝?哪一代?據我所知,纏足緣起于大趙,距今不過六七百年,可在大趙之前的朝代根本就沒有纏足一說,因此可知纏足本就是大趙的遺毒?!?/br> 盧銓斷言:“可見所謂的纏足古已有之一說,根本就是無稽之談?!?/br> 對面的青年文士當即不滿道:“朝代的記錄素來駁雜不清,兩相矛盾之處頗多,誰能保證大趙之前沒有纏足,保不準是有纏足卻根本就沒流傳下來?!?/br> 盧銓一聽“保不準”這三個字,當即微笑,看來那個“沈先生”倒還算聰明,還真是被他說中了。 只聽見盧銓道:“你既然說大趙之前或許就有可能有纏足,那么請問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如果有,請你提出大趙之前就有纏足的證據?!?/br> 這是辯論賽的規則之一,只要提出了一個觀點,就要佐以相應的證據,絕不可以含糊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