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同樣的,這十天也是沈游梳理整個計劃,查漏補缺的十天。 十天里,她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遍一遍反復推演整場辯論,不斷確定己方的友人有哪些,可能會出現的敵人有哪些,他們有可能會提出什么樣的觀點,要如何才能夠反擊這些觀點,佐證自己觀點的證據在哪里,提出證據的順序是什么等等。 為此,這場大會的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要規劃清楚,根據對方不同的反應推導好不同的計劃,前期那么多的努力統統都是為了今天。 廢除小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要去除纏在腳上的裹腳布,還要去除那些纏在人們心上的禁錮。 而今天這場辯論的意義就是要光明正大的駁倒那些贊揚小腳的人,將他們的丑陋面目在眾人面前撕開,徹徹底底的驅散那些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云。 就算無法畢其功于一役,至少也要讓有些人有勇氣去除裹腳布,從而慢慢的扭轉社會風氣。 眨眼之間,沈游閉關的十天就過去了。 很快就到了舉辦開壇講解的時候,據說這是當年趙案開辦崇明書院的時候特意請大師卜算的好日子。 果不其然,這一日惠風和暢,人流如織。 整個崇明書院建在鬧市區,偏偏周圍樹木成蔭,占地面積極大,堪稱寸土寸金。。 書院進門就是極大的講壇,圓形的講壇是用青石砌成的,這種石頭擁有極好的聲音反射,再加上講壇底下埋了十六個大水缸。擴音效果非常好,基本可以確?,F場近千名觀眾都能夠清晰的聽到臺上之人的說話聲。 整個講壇四周全是修建的位子,原本是留給學子們的,可如今崇明書院的一大半學子全都被抽調了出來充當志愿者。 沈游給這些學子一人分發一根麻布條,綁在手腕子上,充當志愿者服?,F在這些志愿者們一部分站在書院門口維持秩序,組織入場,一部分分散在各條道路上專門用于指路,剩下的就是站在講壇邊上專門用于控場、維持秩序。 整個大會約定了是在辰時三刻舉行,結果連辰時都沒到呢,男男女女們扶老攜幼前來看熱鬧,對于古代這種娛樂翻來覆去也就那么幾種的地方來說,大家伙看的這場大熱鬧那是能夠成為自己數年之后的談資的。 整個書院共計有四個門,四個門都被來看熱鬧的老百姓給堵死了。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簡直宛如春運火車站。沈游當即意識到估計場內那一千多個位子是肯定不夠的,只能擠一擠了。 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的穿著士子服,明顯是讀書人,有些手里抱著孩子,熱熱鬧鬧的和邊上的人聊天,嗓門大的宛如打雷,時不時還夾雜著小孩哭聲。 還有好些人特別有生意頭腦,居然還帶了各類吃食,有填肚子的馕餅,易消化的糕點,甚至還能現場起火煮餛飩。 整個場面熱鬧的像十里八鄉趕大集。就算崇明書院一直以來就有讓普通老百姓旁聽的傳統,可一般人都比較少,而且也從來沒有這么嘈雜過。沈游簡直可以想象趙山長黑掉的臉色。 沈游生怕出現踩踏事故,趕緊讓志愿者們有序組織觀眾分批進場。 隊伍排的老長,好不容易把觀眾們平平安安塞進了場內,沈游只覺大汗淋漓,既要當下場選手,又要當主辦方,簡直累死個人了。 第36章 第三十六天 整座講壇由于是圓形的,觀眾們圍著講壇構成了一個又一個同心圓,而選手們就在講壇最內的一圈,圍繞著講壇并將其割據為兩半,一面是沈游他們,人數只有七八個。另一面就是支持小腳的人,人數足有一百四十六個。 是的,一百四十六個。 之所以出現這么多人全都是由于賽制。 沈游選擇的賽制不是車輪戰,而是隨意一人發起論點,敵方辯手上臺,兩人辯論直至有一人辯輸,當臺上的滴漏內六十滴水滴下的時間之內無法回答或者是回答與他自己之前的回答有明顯自相矛盾之處就算是輸了。 贏的人就可以一直站在臺上,直到下一個人將他辯輸為止。 只要你夠厲害,甚至可以從辯論開始站到辯論結束,這樣的機制讓優秀的辯手大出風頭。 出名啊,那簡直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東西。 所以足足報名了了四百多號敵方選手。 之所以出現在選手席上只有一百來個人,是因為剩下那三百多個人到了現場之后從心了。 當日下戰帖的時候沈游就闡述了這個比賽方式,唯一限制的報名條件就是童生以上。 大抵是太渴求出名,這幫文人士子躍躍欲試,恨不得站在臺上模仿諸葛亮來一個舌戰群儒。 只需歪嘴一笑,王霸之氣四溢,頓時就將對手嚇到屁滾尿流。 可真的到了現場,一大波文人都慫了。 幾個人講話和面對著幾千人講話,那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膽兒比較小的,面對著四面八方的人山人海,只覺頭也昏了,眼也花了,分明屁股好端端的坐在椅子上,卻感覺自己活像是騎了個刺猬。 罷了罷了,現在扔掉這個選手號碼牌總比上了臺說不出話來,被觀眾趕下臺來得強。 看著對面被嚇唬到偷偷摸摸扔掉手里的選手號碼牌的那兩三百個文人,沈游微微一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