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江南古鎮
吃完飯后,表示無聊的打發時間。 雖然簡之信已經將公司的事情都交代干凈,但是仍舊有不少電話打過來要他出主意。 傾筍看著他一直站在窗戶旁打電話,便撫摸著肚子沒去打擾他。 忽然聽到院子旁邊傳來一些什么古怪的聲音,一時好奇,她皺了皺眉頭起身,正要和簡之信說話,卻見他還在打電話,心想這是白天,應該沒事。 便沒有告訴他,穿好外套便朝外面走了出去,來到院子里后,那聲音越發清晰了。 傾筍這時候才聽清楚,那是孩子哭泣的聲音。 忽然想起昨天那墻頭上出現的兩個小孩子,傾筍微微頓了頓,朝昨天墻頭走了過去,墻頭太高,她看不到。 仔細貼著墻角聽著,卻只能聽到斷斷續續的孩子痛哭流涕的聲音在隱忍著傳出來。 “哭什么哭!老娘還沒死呢!嗎了個巴子,再吵老娘打死你們!再哭!” 許是孩子哭聲太過于喧嘩,一聲惡劣的女人吼叫聲突然響起,驚了傾筍一跳。 也更加驚了那兩個孩子,哭聲立刻靜止了,只有小聲的哽咽在起起伏伏。 “嘭……”的一聲。房間里似乎又響起了什么砸東西的聲音,女人暴躁而又罵罵咧咧的聲音使得傾筍聽不真切。 “媳婦,你在干什么?”忽然,身后低沉好奇的嗓音驚了她一跳。 傾筍怕別人知道自己在聽墻角,忙轉過身拉著一臉疑惑的簡之信就往屋子里去。 “隔壁,住的是什么人???怎么感覺,好像總有孩子被虐待似的?!痹谖葑永镒龊煤?,傾筍方才開口。 簡之信目光微微一閃,“這個我倒是沒有去打聽,你聽錯了吧,應該就是尋常的責備而已,別人家的事情,咱們管不了那么多,下午想繼續宅在家里還是出去?” 按理說,因為她的懷孕,簡之信是不想她太好動的,也不想帶著她出去,怕驚到她,或者是有什么意外什么的……好吧,他就是太過于擔心了。 傾筍見他不信自己,想了想,搖搖頭,可能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要不咱們去逛逛古鎮吧?!苯瞎沛傋钣许嵨?,就像古代皇帝下江南時,每次經過,總覺得和歷史能更近了一步。 “人太多?!焙喼艆s微微皺了皺眉頭,怕人多撞到了她。 “哎呀,你總不能一直讓我憋在家里吧!”傾筍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著他就起身離開。 簡之信無奈,只好到時候多留幾個心眼,自己護著她便是。 傾筍對于古鎮有種特別的情絲,更別提這是故鄉的古鎮,以前的家沒了,只能在古鎮上尋找幾分依戀。 考慮到她身體原因,簡之信特意找了一個較為安靜的古鎮,人少。 不至于擠到她。 入目的便是水,一條小溪靜靜的流著,在陽光下,似一條銀鏈。 看著孩童們玩起了水,光滑的青石板,小小的黑魚兒……水很清,河床上的大卵石清晰可見。 大的,小的,許多孩子都在水中嬉戲打鬧。水花四濺,在空中成了一條珍珠項鏈,清新剔透。濺起水珠落下,泛起小小的漣漪,晶瑩而多彩。 一進鎮,便聞到了一股江南風味。 跨過臥龍橋,信步在北柵街,河埠頭,三兩婦女拿著木槌捶打著衣服。岸上,煤爐冒出的縷縷白煙繚繞上升。 遠處,蜿蜒的青山隱約可見,一斜夕陽從山頭灑下來,頗有“幽巷深處有人家”的意境。 古老的小鎮,連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也是如此古色古香,火紅色的高跟鞋與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發出的“咚咚”聲,聽起來卻如鋼琴奏出精靈般的音符,它們笑著,跑著,美得好似城墻上舞蹈的陽光,跳著華麗的華爾茲。 江南的女人都有一種溫婉大方的細膩美,傾筍看著她們褪去腳上的鞋,赤腳踏在平靜的石板路上,感受這古鎮猶如唐江南女子般的溫柔,那又是另一件令人愜意的事,是與看聲音跳華爾茲截然不同的感覺。 那是什么呢?應該是溫柔和安靜吧,這里靜謐得仿若不存在,然而她的美,卻又讓人不容忽視。 望了望身旁,難得的是,這個面癱竟然目不斜視的只顧看著前方,不時的注意著自己,倒是對于那些人沒有去看。 傾筍嘴角微微揚了揚,算他老實。 斑駁的墻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記,一排排房屋整齊排列,檐角向上輕輕翹一起,似乎是一個絕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紅磚青瓦也倍顯滄桑。 古鎮的神秘是讓人捉摸不透的,但是它似乎忍不住了它埋藏了那么久的事,它埋藏了那么多的事,終于再也無法隱遁了,它想要傾訴,它想給這一片天,一片地娓娓訴說那些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舊市古街,被譽為“第一街”。 古街全長600余米,寬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鋪筑,從北到南,隨形就勢形成“九曲十三彎”,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青龍。 古街兩旁分布著近百條縱橫交錯呈網狀的卵石巷道,或長或短,或寬或窄,高墻窄巷,古樸幽遠。 到了江南,晚飯后可千萬別錯過去乘一乘烏篷船。 船上亮起了紅燈籠,與岸邊屋檐下的燈籠交相輝映,坐在烏篷船的船頭,品著清茶,迎著涼風,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覺油然而生。 月光、燈光倒映水面,似點點火星點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河水因此增了暖色,真是“往來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搖波底月”。 當然,他們也是賞略到了這種樂趣。 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那用石板鋪的路,用石板鋪的橋,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讓游人穿上古時的服裝,簡直是分不出是現代還是過去。 坐在烏篷船里,聽著船夫或是講講笑話,或是聽聽烏篷船那親切的搖櫓聲,多有節奏“啪噠,啪噠……”或是吃著各自手里香噴噴的扯白糖,好不樂哉。 下了船,路的盡頭,是很久很久沒人管的戲臺,木頭邊是一片雜草叢生,里面空蕩得很,而且昏暗,點起蠟燭,火苗在從墻上的洞穿進來的風里搖曳、搖曳……這個戲臺曾經的輝煌,化做木頭上的一屢灰塵,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它是飽含南武夷鄉土氣息的山歌,從遙遠傳唱至今;它是一顆古樸的明珠,從遙遠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抖落的是塵埃,留下的是珍貴。 漫步古鎮老街,腳邊不遠便河水。 既是水鄉,便一定有風了。絲絲細風掠過水面,便讓河水泛起魚尾紋,甚是有趣。 陰霾聚集在古鎮的天空,細雨從檐上一翹角聚多而滴,它們跌落下來,打在地面的小坑洼里,濺起一小點水花,碎了 、散了 、又聚了。 于是不多時,檐上的天和檐下的地都被籠罩了起來,一片迷茫的白,似乎籠絡了整個世界。此時,家家戶戶緊掩窗門,像極了因為害怕受到外界傷害而將自己緊緊上鎖的心。然而,卻又一扇破舊的門,似開非開,似閉非閉。 那扇門的朱紅色漆已然面目全非,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分辨得出那種鮮艷的紅,可門上卻還粘貼著早已泛白的“雙喜”,風輕輕的挑一弄著那扇破門,于是門便發出“吱呀吱呀”的笑聲,黑黑的屋內,坐著一位年邁的老婦,手中拿捏著針線,縫合著懷中的衣衫。 也許多年以前就是這般景象了,只因這樣,懷中衣衫上細細的褶皺才會慢慢爬上她光潔的額頭,于是,她從一位妙齡女子變成一為滿頭銀絲的老婦。 這里的特產也是聞名中外呀!比如說,豆腐花、臭豆腐、八珍糕、芡實糕等等。 呵,特別是那個臭豆腐和芡實糕,一塊一塊金黃色的臭豆腐涂上一層辣椒醬,咬上一口,油酥一酥的,臭里帶香,味道好極了! 游人們邊走邊吃,整個古鎮盡是那誘人的香味.再說芡實糕,糕rou飽滿松一軟,清爽可口,真讓人饞涎欲滴呀。 傾筍輪流吃了幾個后,簡之信就管住她的嘴不讓她再吃了。怕吃了對胃不好。 這里的人們更是熱情,清水洗浴后,身心倍感輕松,賣米糕的阿婆,熱情好客請他們去吃米糕。 刷油、放料。香噴噴的特別好吃!他們來到木竹店,老人給我們玩竹子木,還帶他們參觀珍品。真是大開眼見。 晚飯,老人給他們做了兩面黃、小黃瓜……兩個陌生的家庭,在這個親的古鎮,變得異常熟悉。 邊走過瞧,不知不覺又來到一家百貨店門前。進去一看,里邊的貨物真是古色古香呀,看,用絲綢織的傘,用竹子做的小人兒,用木頭雕成的茶具。令人愛不釋手,真想把客觀存在們統統都給買回家去,可惜拿不了那么多。 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樣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又一次引向了一個新的拐角。 石板顏色也很多,青色的,純潔無暇,青中帶黑的,還有青,帶一些清新的翠綠。細細觀察,我仿佛聽到輕輕的敲擊,仿佛看到了年輪的歲月。 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墻。 一片有一片整齊有序的瓦片在木頭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著,既不單調又不乏味。一種簡單明了的感覺涌上心頭。這種美:是一種特色美,木梁橫七豎八地擺列著,接頭處的一個個惟妙惟俏的龍頭,寓意一個人像龍一樣飛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圖案,令人賞心悅目。什么龍飛鳳舞、山清水秀……聽著名字都使人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