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寒門升官手札在線閱讀 - 完結篇②

完結篇②

    十三歲的謝懷知從北疆回來后, 謝行儉每天在翰林院是雷打不動的一到天黑就往家里奔, 把一眾翰林官看的目瞪口呆。

    “大人不是一向要守到閉門的時候才回家嗎?”

    旁邊一個年輕的翰林官聞言嘿嘿一樂:“心心念念三載的女兒從北疆得勝還朝, 你若是當爹的, 是呆在家里陪女兒好呢, 還是守在這冷冰冰的翰林院快活?”

    “自然是陪女兒??!”說話的翰林官最近剛喜得一女, 臉上的愉悅之情溢于言表, “當日羅家軍開道從北疆回京,我有幸在朱雀街上遙遙望了一眼,嘖嘖嘖, 咱們大人家的那位千金,屬實長的風流倜儻!”

    “風流倜儻?”有人發笑,“哪有你這樣說人家小娘子的?!?/br>
    “他呀, 定是因為這些天家里添了女, 一時糊涂了腦子才把謝大小姐說成俊逸的少年郎?!?/br>
    周圍頓時笑聲四起。

    “嘿!你可別冤枉我!”

    年輕翰林院顛顛腰間垂下的荷包帶子,玩味一笑, “你們是沒見著, 自然只會以為大人家的千金和平常官員家的小姐相差無比, 要是這么以為, 那你們可就錯的相當離譜?!?/br>
    這話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大伙紛紛湊上前打聽謝家大小姐長什么樣。

    恰好這位年輕的翰林官習得一手好丹青, 笑而不語的撇出一張白紙,執起筆在紙上一揮而就,很快一個墨色少女躍然紙上。

    圍觀的翰林官觀之后, 半天說不出話來。

    倒不是說謝懷知長的丑, 恰恰相反,謝懷知身段婀娜玲瓏,俏臉皎如月華,五官立體而精致,經由冰封北疆造就的清冷膚色愈發的讓人覺得謝懷知通身氣息干凈而疏遠神秘。

    羊皮紙上繪制的少女宛在目前,一頭烏黑至臀的長發并沒有像元福朝的待嫁貴女用精美的珠釵挽起,而是從右邊鬢角挑出一縷長發編制成小麻花斜斜的綰在額前,余下散著的長發編成兩股魚尾辮垂在胸前,左右兩耳掛著京城從未見過的酒紅色的長羽毛飄墜,勾魂又秀麗,煞是俊俏好看。

    諸位翰林官愣是看花了眼,不知是誰率先發出一聲長嘆,“聽聞北疆的人喜歡用羽毛墜子裝飾耳珰,但也只限于少年郎,謝大小姐一介女兒身弄出這副模樣,倒真應了她的名字?!?/br>
    “這般看來,還是嘉勇公有遠見,知曉謝大小姐風流似男兒郎,遂提前取了一個男名?!?/br>
    “噓噓噓,這話以后別說了,當心謝大人聽到?!?/br>
    當年謝行儉絕食只為親自替兒子取名字的事,滿京城的人都知道。

    說起謝懷知一身北疆男兒打扮,謝家人最先起無名火的是羅棠笙。

    “好好一個娉婷姑娘,做甚要那副不倫不類的打扮!”

    羅棠笙氣的倒仰,“她再過兩年就要及笄了,還成天的騎馬到處跑,今個上門的夫人笑話我,問我家中是不是有個大兒子,我還納悶以為她將團寶認錯了,誰知那婦人一一的跟我描述,我一聽,這不是說懷知嗎?!”

    “當年可是你非要讓懷知去北疆磨練的,我攔都攔不住,這會子你又怨她不像個大家閨秀,說來說去,你也只能怨自己,誰叫你這個當娘的放任懷知在北疆胡鬧?”

    過了三十歲后,謝行儉起了養生的念頭,這會子從女兒院子回來后,就一直在泡藥浴,見妻子生氣抱怨,忍不住開口調侃。

    “我倒覺得懷知不屈于深宅的性子挺好,灑脫有個性,全然沒有京中貴女的驕矜和脆弱。今個她還跟我說呢,等過了年她還要回繼續回北疆,北疆那邊——”

    “她還要去北疆?!”

    羅棠笙氣的轉過頭,將澡盆沿上的布巾往水里狠狠一扔,瞪著秀目:“夫君不是舍不得懷知去北疆受苦嗎?做甚還同意她去?再說了蠻人已經受俘,她還去那干嘛?”

    謝行儉伸手抹掉臉上濺起的水珠,含笑道:“此次懷知在戰場上拿了七個蠻人腦袋,皇上將北疆一塊寒地劃給了懷知,如今她是一地之主,自然要去那邊開荒富裕百姓?!?/br>
    “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好上心的?!?/br>
    羅棠笙嘟囔道,“遇年話少,夫君又成天忙著政事,我在家是千盼萬盼著懷知能回來陪我這個當娘的解解悶,現在倒好,她比團寶還野,不沾家便罷了,三五日的吆喝一幫小崽子在在面外胡鬧,說好聽些是劫富濟貧,說難聽就是偷雞摸狗?!?/br>
    說到后面聲音越來越輕,“我都快記不得抱懷知的感覺了,遇年這幾年大了也不喜抱我,我這個做娘的像沒生過他姐弟倆似的?!?/br>
    謝行儉嘴角抽了抽,“我要是沒記錯,懷知傍晚還送了個她親手編的花環給你,至于遇年,他從小到大不都這樣嗎?你伸手抱他,他開開心心的讓你抱還獻上香吻,你不抱他,他也不纏人,你當初還說遇年比旁人家小孩懂事……”

    羅棠笙一噎,抿抿唇不說話了。

    即便羅棠笙再怎么舍不得謝懷知去北疆,元福二年春,謝懷知還是揮手告別爹娘,依依不舍的去了北疆,過了兩個月,謝懷知寄回一封信,信上說謝懷知親自給那塊巴掌大的地命了名字,叫做北襲城。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北襲城在謝懷知的打理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漸漸遠超周圍的城池,謝行儉帶著cao心命的羅棠笙去北襲城住過小段日子,望著倜儻不羈神采熠熠的女兒,再看看女兒在北襲城老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羅棠笙心中油生一股自豪和驕傲。

    ……

    從北襲城游玩回來后,謝行儉一頭扎進官場,新帝登基后將翰林院的地位一再往上提,謝行儉作為掌院,自然要上進些,斷不能辜負了新帝的栽培之心。

    近兩年,邊境蠻人時而亂起,軍事頻繁,新帝為了震懾四方,起草號令征伐,在此期間,起草詔制的翰林學士愈來愈重要,越到后來,翰林學士不僅僅參與草擬詔書,還參謀任免將相大臣的詔制,一時間,謝行儉逐漸被朝中人稱為輔臣宰相。

    之所以稱為輔臣丞相,主要是因為早在開國皇帝從越皇帝手上奪走江山后就下令廢除了宰相制,兜兜轉轉幾十年后,宰相制度漸漸又被世人提了出來。

    元福十年,四十一歲的謝行儉深得帝心,在歷經吏部侍郎、江南巡撫等職后,擢升寶文閣大學士,入午門參預機務,此外,謝行儉似乎成了皇家附屬的先生,教授完熙寧帝后,又開始教導熙寧帝的皇子們。

    作為兩朝皇子的先生,謝行儉在文人圈里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另外謝行儉掌管翰林院多年,座下優質舉子學生更是數不勝數。

    元福十二年,謝行儉舉薦多名進士進寶文閣共議國事,閣臣們因在皇宮辦公,對皇上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大,朝中漸有‘內閣’之稱。

    后經禮部奏請,御前議事的謝行儉被尊稱為‘內相之首’,元福十五年,熙寧帝親自頒下圣旨,“朕任先生樞要之職,首秉國鈞?!?/br>
    皇帝的旨意下發后,廟堂之上的同僚們自發的稱呼謝行儉為內閣首輔。

    為了不讓朝中人以為自己趁皇帝寵信而攝而代行皇權,身為首輔的謝行儉并不打壓六部亦或是插手六部事宜,而是命各司各盡其職,天福王朝在謝首輔勵精圖治的帶領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

    又是一年杏花佛掃京城大地,四十八歲的謝行儉依次送走了高壽無疾而終的謝長義和王氏,老丈人嘉勇公年輕時身上受了很多傷,早在十二年前在定州睡夢中悄然離世。

    謝行儉陪著羅棠笙遠赴定州送嘉勇公回雁平下葬,羅棠笙幾欲哭的肝腸寸斷,謝行儉也哭的淚水漣漣。

    這回謝長義和王氏接連走后,換羅棠笙安慰謝行儉寬心別難受,謝行儉伏在靈堂前泣不成聲,當夜,懸掛在謝行儉脖子上三十多年的佛珠現出了兩道裂痕。

    謝行儉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上輩子父母緣分淺,莫名來到這個朝代,老天賞了兩個疼他愛他的爹娘,如今爹娘入土為安,謹以兩道裂痕告訴他曾經擁有過的父母情緣。

    下葬好爹娘后,謝行儉回京城上奏在家守孝,兒子謝遇年以及弟弟團寶還有幾位侄子均向皇上遞了丁憂折子。

    皇上滿口應允,還親自上謝府探望了一眼孝中生了場大病的謝行儉,本朝除了長子嫡孫,剩下的人其實都不用盡孝三年,頂多一年足以,然而謝行儉足足丁憂了三年。

    這些年雁平謝氏崛起,朝中不少位子都由謝氏族人擔任,其中以內閣首輔謝行儉最為尊貴,謝行儉丁憂的這三年,朝中不少人將眼睛刻在首輔位子上,然而熙寧帝卻遲遲不下旨補位首輔,堅持要等謝行儉回來。

    三年過去,熙寧帝高高興興的在金鑾殿翹首以待謝行儉的到來,然而卻等來了一封辭官折子。

    并一封舉薦信,信上有不少末流小官的名字,這些人不是謝氏族人也不是羅家親人,這些人平日均和謝行儉沒什么瓜葛,全是謝行儉在朝期間偷偷關注的一些后起之秀。

    那些妄言謝行儉將會把謝氏推上權利頂峰的大臣們看到這封信后,一個個羞愧的不敢抬頭。

    熙寧帝收了名單后,命吏部的人將名單上的青年才俊一一召回京城,半個時辰后,熙寧帝的駕輿停在了謝府門前。

    *

    圣上親自登門留謝行儉在朝中任職,謝行儉迫于無奈重新返回內閣繼續擔任內閣首輔。

    元福二十三年,太上皇敬元帝駕崩,舉國哀喪,次年二月熙寧帝禪位給太子,并下旨讓首輔謝行儉監臨帝師從旁輔佐新帝。

    謝行儉推辭數次無果只能接下重任,隆慶五年,見一手帶大的隆慶帝能夠獨當一面,年過古稀之齡的謝行儉再一次遞交辭官文書。

    這一回,新帝允了,謝行儉辭官致仕后和羅棠笙商量好了,決定搬回雁平林水村居住,隆慶帝得知消息后,特賜鹿角車送謝行儉回雁平。

    謝行儉大哥逝世有十來年了,大嫂楊氏去的更早,謝行儉沒回去前,林水村謝家老宅住著比謝行儉提前幾年辭官歸來的團寶,團寶守著偌大的宅子正愁冷清呢,這下好了,謝行儉和羅棠笙領著孫兒回來了。

    謝懷知是在北疆成的親,生有三兒一女,其中屬大孫子最忙,膝下的兩個孩子陪著謝行儉回了林水村暫住,至于謝行儉的兒子謝遇年成親晚不說,中途還因為一些誤會事導致兒媳和兒子大鬧了一場,以至于兒子年過三十膝下還無子,后來好不容易追妻成功有了孩子,自是寶貝的不行,成天不離身,當然不愿意送到謝行儉這個爺爺身邊來。

    謝行儉才不管孫子外孫的區別,孫子被他爹霸著不松手,那他就帶帶曾外孫和曾外孫女。

    其實要他說,晚年生活有羅棠笙和兄弟團寶陪在身邊,他已經心滿意足了,無奈女兒懷知總覺得他寂寞,非要把幾個孩子往他身邊塞,美名其曰享含飴弄孫。

    回到林水村后,每天不用擔心朝中事務的謝行儉比誰都快活,七十來歲手腳靈活,腦清目明,一點都不像個老人。

    林水村到底是謝行儉幼年的大本營,每天清晨,謝行儉起床第一件事就領著曾外孫曾外孫女上腰河邊慢跑,亦或是去后山那塊當初被他發現的山谷里溜達。

    山谷空氣清新,在這里有無數新奇的東西,謝行儉每日都會挑揀一二說給兩個孩子聽,兩個孩子格外喜歡聽,謝行儉說累了就閉著眼歪著粗樹干旁小憩,陣陣微風吹來,別提有多愜意了。

    兩個孩子的啟蒙都被謝行儉一手包了,謝行儉傾盡畢生所有,試圖將兩個孩子培養成才,兩個孩子也是相當爭氣,才□□歲的年紀就在雁平打出了神童名氣。

    *

    打從謝行儉辭官踏上雁平土地的那一刻起,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秀才和舉人登門請教,謝行儉均笑臉相迎,只不過后來精力有限便不再敞門答疑,一般是半月才迎人進門一次,縱是如此,登謝家大門的人還是源源不斷。

    這天謝行儉含淚將曾外孫和曾外孫女送上前往北疆的馬上上后,轉頭發現家里來了一大兩小。

    來人是外人眼里雷霆決斷,成熟穩重的謝遇年,以及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個小謝遇年。

    “晚妹她——”

    不等謝遇年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繼續說下去,謝行儉一把牽過兩個長相一模一樣孫兒,反手將謝遇年推出了門外。

    羅棠笙見自家夫君把兒子拒之門外,頓時來了氣。

    “你又不是不知道遇年平日忙的很,好不容易孩子回來一趟,你做甚不讓他進來?”

    說著就要去開門,下一秒,只見一個大大的包裹從墻外拋了進來。

    是謝遇年來時肩上背的包裹。

    門外,謝遇年愧疚的聲音響起:“爹,娘,孩兒不孝,又……又氣跑了晚妹,孩兒實在沒轍,請爹娘替兒臣先照顧兩個孩子幾天?!?/br>
    說完,謝遇臉撩開衣擺雙膝跪地磕頭,旋即連夜離開了林水村。

    雙胞胎不哭不鬧,只不過拽著謝行儉的手越發的緊。

    羅棠笙聽了這番話后搖搖頭,兒子兒媳之間的事,她謹遵丈夫的話不插手半分,只不過可憐兩個孫兒。

    “走,爺爺帶你們去抓鳥雀烤著吃?!敝x行儉一掃之前的陰郁,笑呵呵的牽著兩個漂亮孫子往后山的小樹林走去。

    ……

    時間如手中的流沙撒的飛快,隆慶十五年,團寶陪著謝行儉在林水村過了十年,最終沒熬過這年寒冬,謝行儉嚎啕大哭的送走了小弟團寶,佛珠上赫然新增一條裂痕。

    隆慶二十三年,時年謝行儉八十九歲,林水村講究高壽過九不過十,遠在北疆的謝懷知,以及守在西鄴的謝遇年皆領著孩子趕至林水村給謝行儉賀壽。

    謝首輔大壽當天,南來北往的賓客身份紛雜,有手握權柄的朝中重臣,有遠道而來的豪商巨賈,讓人意外的是,江南府鼎鼎有名的紅顏衙門竟也派來了一支娘子軍。

    筵席上高朋滿座,慈眉善目的謝行儉握緊同樣白發蒼蒼的羅棠笙的手,在眾人的目光上,緩緩坐上首位。

    謝懷知和謝遇年也不復年輕,不過還是笑著上前舉杯恭祝老壽星松鶴長春,天倫永享。

    謝行儉笑呵呵的抬手讓兒女都坐下,正欲說些場面話時,院門外忽然響起一聲太監獨有的尖嗓子。

    桌上人的視線紛紛投過去,只見門口赫然站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只不過老人身上穿著一件明黃蟒龍的寬袖袍子,眾人瞳孔驟然一縮,不約而同起身跪安行禮。

    謝行儉在謝遇年的攙扶下起身,老人急忙擺手:“先生快快坐下——”

    來人是隆慶帝,比謝行儉小三十二歲,今年剛從皇位上退下來,聽說新帝登基后隆慶帝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帶著侍從和愛妃巡游江南去了,沒想到這會子竟出現在林水村。

    相比學生熙寧帝,熙寧帝的兒子隆慶帝這個學生,進一步可以說是謝行儉一手帶大的。

    隆慶帝尚是皇子的時候,熙寧帝就將自己的老師——謝行儉撥給大皇子(后來的隆慶帝)當先生,那時候謝行儉忙著朝政之余還要照顧隆慶帝的課業,之后隆慶帝登基,謝行儉成為朝中有史以來首位擔任過兩位皇帝的先生。

    隆慶帝的到來可謂是錦上添花,這場壽宴愣是鬧到深夜才停歇,上了年紀的謝行儉當然沒年輕時的精力和這幫人熬,早早的吃了長壽面后拉著隆慶帝進屋促膝長談。

    兩個動動腳就能撬動朝政的人如今對燭閑坐,聊得不過是兒女之間的趣事,亦或是往年的糗事等等,謝行儉的記憶挺好,大約是年輕時沉迷于給孩子們講小故事的原因,謝行儉的敘事能力相當強。

    當謝行儉cao著一口滄桑年邁的嗓音講訴隆慶帝幼時在他身邊犯下的一筆筆錯時,隆慶帝忽然捂著臉伏在謝行儉腿上涕泗滂沱,一如當初做錯了事被謝行儉嚴厲懲戒時。

    待隆慶帝哀嘆完自己少不更事,所以惹得先生常常生氣后,忽聞頭頂上方傳來一聲聲平緩的呼吸聲,隆慶帝立馬抬頭看,發覺先生不知何時閉眼困了。

    ……

    謝想儉高齡九十時,謝家已經五世同堂,謝行儉忽突發奇想命人找了一位畫師替謝家畫了張全家福,又挑了族中幾個書法好的孫子曾孫,幫他將大半輩子出的書籍一一整理了出來,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發現謝行儉年輕時的手稿書籍足足有兩間屋子。

    謝行儉自掏腰包將謝家老宅翻修了一遍,將隔壁的院子闊進來裝成一間帶回廊的圖書館,里面除了存放他這些年的考集書籍,還涵蓋了他年輕時走訪南疆北疆各地的游記。

    自打圖書館建起來后,慕名上門的文人險些踩踏了門檻,謝行儉一不做二不休,將圖書館的大門對外免費敞開。

    分文不取就能看到首輔的書籍,這些文人便是有再厚的臉皮也不好意思,因而每回來的時候都會自覺地帶上一本書,久而久之,謝行儉獨有的圖書館書梯滿了。

    林水村的謝宅后方早已經被謝家人擴建成書館,由朝枝之年的謝行儉親自提名為‘謝留書館’。

    現在一眼望過去,謝家似乎隱匿在繁茂的書海中央,館中含有謝家,謝家盛著書館,進去拜讀的人無不嘆一聲謝家不愧是經由一代首輔親手打造起來的書香世家。

    謝行儉晚年注重養生,許是年輕時候的遺憾,上了年紀后,謝行儉開始跟著曾孫學習丹青,以至于謝留書館里收藏了不少謝行儉親筆繪制的丹青圖,大到河山城池,小到魚蝦戲水。

    謝行儉仙逝在百歲壽的第二天,無疾而終,羅棠笙緊跟其后,兩人合葬在林水村,墓室之間隔有一扇小窗,俗稱過仙橋,寓意來世再續姻緣。

    才十年而已,謝氏后輩已經傳到第六代,跪在墳前的孝子賢孫不下三十多位,親手幫老祖宗換壽衣的雙胎兄弟發現老祖宗胸前佩戴的佛珠又多了兩道裂痕,數數一共有五道。

    在五道深痕旁邊還有三道淺痕,只不過裂縫不明顯,雙胎兄弟兩人看了半天也沒明白其中的奧秘,只好小心翼翼的將佛珠放置在老祖宗嘴里含著。

    此情此景若是讓相國寺的老方丈看了,定會笑瞇瞇的阿彌陀佛一聲:“離世的父母兩道,兄弟兩道,夫妻兩道,在世的兒女兩道,一共八道,加上此前救命的一道,正好九道,九九歸一,佛曰轉世天道者有九條性命,大概如此?!?/br>
    ……

    謝行儉離世的消息傳到京城后,滿朝嗚咽,在位的新皇為其罷朝一日,并受承父皇隆慶帝、皇爺爺熙寧帝的御意,親自頒旨贊譽謝首輔一生修德忠信、受道靖恭,足以撐起‘正’字而心無愧,謝行儉遂成為朝中第一個被謚為‘文正’的名臣,配享敬元帝王和廟庭,將以郡王之禮厚葬。

    另外,新皇還親自提筆雕刻謝行儉墓碑上的功績——四朝舊臣,二圣先生,科舉狀元,官拜首輔,廉潔奉公,政聲蜚著,舉薦良臣為國效力,誅殺叛臣□□定國。

    謝氏族人將墓碑運回林水村后,開始著人編寫老祖宗謝行儉的生平傳記,謝遇年的孫子尤為擅長書寫傳文,在爺爺謝遇年斷斷續續的口述中,將老祖宗從六歲上私塾至百歲臨終前的事一一詳細,命名為《謝氏容長傳》,陳列在謝留書館的密室。

    自謝行儉去后百年,謝氏一族族人出了很多家喻戶曉的政界名人,其中為后人津津樂道的當為謝行儉的獨子謝遇年,謝遇年的精彩人生不比謝行儉遜色,除了謝遇年,還有謝遇年那對如雷貫耳的雙胎將軍兒子。

    謝行儉的女兒謝懷知一脈較為特殊,其三子中竟有一人率兵統領了北疆蠻人部落,被當今圣上招為異姓王。

    剩下的孫子輩幾乎都走了科舉路,據后世人統計,謝氏一族傳承下來的子孫延續至今共有八十九代,在科舉制廢除前,幾乎每一代都有科舉出身者,秉持著老祖宗謝行儉以翰林院清貴之流入仕,因而后代子孫在翰林院任職的最多,謝氏光首輔就出了七位,在其他官位上卓越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全文完—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