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外賣員、妻奴、葉加、市長夫人不好惹、圓圈[軍旅文]、在最傻的時候遇見你、圣醫下山、我屠殺了惡龍、抗戰之八歲當后勤部長、錦繡山河:農門有女傾天下
他說?到最后已經是淡下表情在?表達不滿了。 沈妙妙抿嘴輕笑,拍著他的手安撫:“那不一樣,只有你這件是文思?使大人親手縫制的?!?/br> 雖然心思?都被猜中,但沈妙妙卻沒來由地有些高興,如?釋重負道:“好了,我們這就?去百歲橋吧?!?/br> 百歲橋坐落在?京城東面街坊的最外圍,以前是連通護城河的一道街橋。 沈妙妙他們一行人從?西街行到東街,眼看著時間直奔晌午。 杜衍道:“忙了一上午,你也累了,不如?我們先去找家店吃些東西吧?!?/br> 沈妙妙此刻終于有些良心發現?,想著杜衍陪著自己跑東跑西,到了晌午還沒進入他的主題,這個時候再去吃飯,簡直像是被放了鴿子的苦菜花。 她便道:“無?妨,我還不餓,我們先去橋邊走走吧,東城這一帶,我還沒來過呢?!?/br> 杜衍自然拗不過她,于是車馬便一直行到了最東邊的子廟街上。 下了車,沿著寬敞的胡同巷子一直往前走,盡頭是一個頗為寬敞的開闊地,看著像是個廣場,鋪滿了青磚,但是廣場上卻什么也沒有,有點過于空蕩的感覺。 半圓形的廣場盡頭,便是重新修正完的河道,那上面架著一座長長的拱橋,直接連通了對岸。 杜衍帶著她往前走,指著那廣場道:“這里原本?有一座雕像,所?以占地才會這么大?!?/br> 他又指了指對面:“很久之前,對面有一座娘娘廟,供奉著一座佛像,百姓都叫她百歲娘娘,后來,祭拜的人逐漸增多,百姓便在?廣場這里建了一座更大的雕像?!?/br> “但是十幾年前,大虞國政局動湯,又恰逢洪災,護城河的水漲得厲害,這百歲橋連通護城河自然也發了水災。當時是眼看著洪水過境,就?要淹了百姓的民?房,是原本?立在?這里的那座娘娘像突然坍塌,倒下來阻礙了襲來的洪水,使得城中百姓免遭了侵襲?!?/br> 原來竟是有這樣奇妙的一段故事,沈妙妙聽得津津有味。 “但雕像損毀,河道被堵,朝廷一直沒將這里放在?心上,后來這橋也就?廢棄了?!?/br> 杜衍說?著停下了腳步,兩人此刻并肩站在?寬闊的廣場上,腳下的青磚還能看出嶄新的痕跡,卻不知?掩蓋的土地曾經也承受過無?情的沖刷和淘洗。 如?今,經過修繕,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腳下,岸邊的垂柳隨風飄蕩,橋上往來的人群有說?有笑,一派生機和繁榮。 沈妙妙有些出神,過了半晌才問道:“那這片寬闊的場地,不再重修一座娘娘像嗎?” 杜衍溫和地望著她,走到她的右側擋住對岸吹來的清風:“百歲橋這里其實一直有一個習俗,每年的秋分之日,百姓們會來橋邊放燈祭月,以此祈福順遂,后來橋被廢棄,這活動便也停了?!?/br> 沈妙妙聽出他話中有話,仰頭望著他。 “今年花燈節重啟,我想著在?這廣場上辦一場燈市?!?/br> 燈市? 燈市,沈妙妙還是知?道的。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京城里會在?趕燈之時,在?固定的街道區域開放集市,一來為了方便百姓購物,二來也促進了經濟發展。 花燈節好歹也算是京城里的一項盛事,辦一場燈市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商機。 杜衍見她凝眉沉思?的樣子實在?可愛,忍不住笑道:“就?是和你想的差不多,不過我想這百歲橋的燈市上,就?請沈大人的那些店鋪來擺上攤位吧?!?/br> 沈妙妙一愣,隨后瞪大眼睛望著杜衍。 杜衍的眼中滿是溫情和笑意,仿佛期盼著見她吃驚的模樣很久了。 原來他從?那么久之前,就?開市費盡心思?促成修繕百歲橋,說?來說?去竟然是為了她么? 心口突然間就?又漲又酸,沈妙妙低頭抿起嘴唇。 杜衍見她變了神色,有些詫異地彎腰側頭追著她的表情:“百歲橋能夠重修,也是利于百姓安居之事,而這燈市可以視情況每月一開,也算是一個很好的展示機會?!?/br> 他此刻說?的輕松,剛才被羅景澄搶先之時,卻是氣悶得夠嗆。 大約原本?是想著百歲橋這三個字,該由他自己親口和她說?吧。 沈妙妙忍不住鼻子一酸,眼眶有些濕潤起來。 杜衍時刻觀察著她,見她竟然開始癟起了嘴,立即慌了:“我、我其實是早想和你說?的,但是橋一直在?修建,我便想著等修好了一起帶你來看看,現?在?這時機也不晚,恰逢其時,恰到好處……” 沈妙妙見他有些語無?倫次,笑著擦了擦眼角,她再次仰起頭,仔細地望著他的眉眼,慢慢伸出一只手,鄭重問道:“杜侍郎,不知?玉昭可否有幸,邀請杜侍郎一同游覽這花燈節?!?/br> 杜衍慢慢揚起嘴角,修長的手搭在?她柔軟蔥玉的掌間,轉而回握:“杜某之幸?!?/br> -- 兩人一路牽著手,沿著百歲橋又逛了半天,沈妙妙從?早上一直忙到現?在?,杜衍怕她餓,便領著人找了街上的一家酒樓吃飯。 這酒樓雖然比不得德旺樓,但光看屋內陳設也是古樸整潔,店小二一看他們兩人進門,眼前一亮,直覺是筆大單。 果?然,英俊不凡的公子道:“小二,我們要個雅間?!?/br> 店小二喜笑顏開:“兩位客官,三樓梅骨逢雪,請?!?/br> 上了樓,杜衍瞧了一眼房門上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