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強外賣員、妻奴、葉加、市長夫人不好惹、圓圈[軍旅文]、在最傻的時候遇見你、圣醫下山、我屠殺了惡龍、抗戰之八歲當后勤部長、錦繡山河:農門有女傾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好像不怎么肥_(:з」∠)_ 我保證下章肯定肥肥的,看我真成的大眼睛(???)感謝在2020-05-30 23:51:09~2020-06-01 01:01:1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哆啦A暢、28555594、藍顏女王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瘋了嗎 33瓶;淚殤 8瓶;美控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4章 、安福寺2 松山蒼翠, 安福寺被蔥郁的綠色包圍其中。 這座寺廟是有由極具盛名的靜安禪師親自掌建,歷經了朝代更迭,到如今已經有了近千年的歷史, 如今寺廟的主持覺慧高僧,亦頗具聲望,就算是杜衍這位只關心國家政事的侍郎大人, 也是聽過他的名號的。 也因此,這安福寺無論何時,香火都是不斷,大虞國婦人間又盛行禮佛,依山而建的石階上人群往來不絕, 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杜母踏著徐緩的步子, 面色寧靜,沉默不語, 心里卻起起伏伏,翻騰得厲害。 她覷著儀表堂堂沉靜穩重的兒子, 心中真是得意與沮喪并行交織,她的兒子才華滿京城, 在世家子弟中無人能出其右,又深得陛下賞識, 真真是萬里挑一的男子。 杜氏家族乃是文臣世家大族, 苦心攻讀,幾萬人的科場上,杜家子弟都是名列榜首的佼佼者, 入朝為官,勤政為民,也都是代代稱頌的儒臣。 名臣重卿,世代為宦的杜家,到了杜衍這里,卻遇到了罕見的危機。 不是德行有缺,相反她的兒子品行高潔,一心為國,眼里只有朝堂與百姓,可嘆就可嘆在他到了這二十有二的年紀,竟然仍未婚配。別說婚配,他日常生活里連個娘子的影子都沒有。 這可真是急壞了杜母,她相夫教子,持家有度,卻不想兒子竟然給她出了這么一個難題。 為了兒子的姻緣婚事,她不知在這廟里拜了多少次,燒了多少柱香,和佛祖菩薩反反復復地念了多少回。 今年的春日宴,她好說歹說、威逼利誘算是把人趕去了。本也不報什么希望,畢竟她都知道,杜衍參加過屈指可數的兩次宴席,也都是躲在宜平候的書齋里。 可是!他的兒子從春日宴上走一遭回來后,看似如常,卻又不同尋常了。 她可是都從明思明修那里知道了,她兒子的案頭,平平無奇的筆盒中,珍而重之地藏著一支女子的發簪。 明修甚至看到過,夜靜無人時,他兒子將簪子拿在手里,在細細摩挲中陷入沉思。 菩薩保佑!佛祖顯靈??!她的兒子終于開竅了?。?! 這讓她如何能不激動,如若不是她還需要明思明修這兩個眼線打探消息,她簡直想要敲鑼打鼓昭告天下,她的兒子終于動了凡心了! 當初,她向佛祖菩薩許愿,如今愿望成真,她說什么也要帶著兒子親自來還愿才行。 這樣才能保證下個愿望也能順利,再者,這也是一個套話的好機會呢。 心里樂開了花,但杜母面上卻不顯,邊走邊沉聲問道:“春日宴去了一趟,難道一點收獲也沒有就回來了?” 杜衍頓了一下,低頭幫母親看著山路石階,回道:“得空時,與老師暢談了一番,于政事上給了我諸多的啟發……” “誰要聽你說這個?”杜母不悅地瞪著他,“就沒有哪個娘子入得了杜侍郎杜大人的眼,哪怕讓你多看第二眼的?” 這問題隔三差五便要被母親提出來問過一遍,杜衍幾乎是下意識地否認道:“讓母親費心了,這樣的情況還未曾有?!?/br> 他給出回答后,不知怎地,腦海中閃過一個身影,那日他們撞在一起,發出好大一聲“咚”響,她大概是用了全力逃跑,可落在他身上的力道,卻連搖晃都沒使得他搖晃一下。 只不過當時場面混亂,未曾看清她的樣貌,只遠遠地感覺是個清麗出塵的嬌弱娘子。 杜衍出神這段時間,兩人已經登上最后一階石階,到了寺門前。 杜母驚訝道:“今天怎么這么多的人,也不是初一十五啊?!?/br> -- 沈家姐妹三人其樂融融的茶話會并沒有持續很長時間,畢竟是佛門重地,加之沈玉蕓閑暇時間也并不多,三個姐妹約了改日再聚,沈妙妙便將沈玉蕓送出了院門。 原本銀珠跟在她身邊,但沈妙妙怕這段時間二姐等的無聊,便讓銀珠帶著沈玉婉去參觀她這幾日無事時制作的小玩意先解解悶。 沈玉蕓在離開前,看著一臉平和的沈妙妙,許久后才道:“妙妙,jiejie知你和趙伯希從小相識,這么多年,你的心思和情誼我全看在眼里?!?/br> 她拉過沈妙妙的手,語重心長地勸慰道:“可感情之事就是如此,未必稱心,也未必能始終如一,他也許最初對你尚算真心,可世事變化無常,更何況是人心,你還年輕,我希望你能像表現出來的這樣,真的放下他,去過更好的人生?!?/br> 沈妙妙明白,她大姐是擔心她身子原本就弱,如果是因為倔強而強忍傷痛,郁結于心后反而會留下隱患。 可真正的沈玉昭早已香消玉殞,沈妙妙誤打誤撞重生在她身上,反而更加替沈玉昭難過和打抱不平。 沈家人越是擔心沈玉昭,護著沈玉昭,沈妙妙就越感到惋惜和憤怒。 但此刻,她面對沈玉蕓,卻只能一笑:“大姐,你看我,是不是也像變了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