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70節
“我說要去,我家夫人還說不去,離家太遠了,我說這算什么,你的瓷器都運送到海外去了,難道還怕自己走點路嗎?” 就有人附和道:“是啊,崔夫人如今的生意是真的厲害,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次裝箱了吧?又要大賺一筆了?!?/br> 黃譽:“是在裝箱了,這算時間,跟蒼淼大人約定的時間就要到了?!?/br> 崔明桐:“……” 這人,總是要時不時緊緊皮才行。 她進去,也不拆穿他,只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招呼人道:“二叔,你怎么來了?” 黃譽的二叔就連忙道:“我這也不是聽說你們是一定會去京都,想拖你們辦點事情么?!?/br> 倒是不客氣。 崔明桐:“你說?!?/br> 黃二叔就道:“你們也知道,我們來禹州后,就一直沒能在這里買上一座宅子,這些年,是租房子過的?!?/br> 崔明桐就知道了,這是打上宅子的注意了。 她就點頭道:“所以說,二叔,不是小輩的不提醒,是如今這個形勢,還是要跟著朝廷走才行,你反正在京都也沒有宅子,還是快快回去將青州的老宅賣了吧,拿著銀子去京都買一座?!?/br> 黃二叔:“……” 他就皮笑rou不笑的看向黃譽,不再看崔明桐了,道:“侄兒媳婦高看我了,我可沒有你們有本事,我是想著,你們走了,這宅子賣出去糟踐了,二叔就想買下來,你看,你們之前買的時候是什么價格,二叔愿意原價買?!?/br> 這下子,不僅僅是崔明桐翻白眼,就是黃譽,也覺得二叔過分了,道:“二叔,這些年,價格可不止是高了一點點啊?!?/br> 黃二叔:“這不是,咱們是親戚么,二叔困難……” 崔明桐便嗤笑了一聲,“二叔,我們也困難,你們是不知道,我們在京都買的宅子有多貴,我們也是掏空了家底才買去的?!?/br> 黃二叔:“侄兒媳婦是越來越能當家做主了?!?/br> 崔明桐笑笑不說話。黃譽笑不出來,覺得自家二叔這模樣讓他在崔明桐面前有些丟人。道了一句:“二叔……你吃飯了嗎?” 黃二叔站起來走了。 氣急敗壞。 崔明桐就覺得黃譽這人還算是大事上不糊涂。 等折青將要帶的東西收拾好時,就聽說了京都不斷在舉行告別宴和換置宅子的事情。 她還道了一句:“房價跌了?” 孫香搖頭,“有最好的大學在這里頂著呢,即便皇都離開了,這里依舊是經濟中心,怎么可能跌。只是有些人渾水摸魚罷了?!?/br> 折青就不管了。 她最后一遍問禹皇:“父皇,您真不跟女兒一起走水路?” 禹皇搖頭,“愛誰走誰走,朕就要走陸路?!?/br> 折青就走了,然后交給禹皇一個帶娃任務。 “父皇,這孩子是畜牧部張弛的親傳弟子,他這次也不想走水路,想要研究跟著你一起走,研究一路上豬以及雞鴨的不同,您在路上多讓侍衛給他抓點豬來看?!?/br> 禹皇:“……” 木子:“……” 他抱著大白生出來的小豬仔,緊張的跟禹皇打了個招呼:“……陛下,您不用管臣,臣每天跟豬一起吃飯就好?!?/br> 禹皇:“……” 禹皇想:他這般和藹可親,怎么這孩子有點怕他? 他就拍了拍凳子,讓木子抱著豬坐過去,準備帶他去京都旅游局找小姑娘研究研究,怎么走,才能讓各地的豬,發揮最大的研究價值。 第108章 女人做官 一月末, 由皇太女殿下帶頭的禹國官員基本都走了個精光,但是禹城卻依舊是熱鬧的。 這里上通青州木州云州,又通木州徐州, 本來選擇這里做為皇都,就是因為它的地理優勢。所以一旦政治中心遷走, 這里的商業優勢立馬顯現出來, 成了西部城池的經濟中心。 所以, 幾乎宅子一被空出來,就被搶購而空, 剩下的皇宮,也會被作為整個衙門的辦公地方, 不拆除了。 不然空著這塊地方,多不好。 反正要作為一個大商城來規劃。 至于你說主將在里面劃座屋子做宅子?不敢。 皇太女殿下說了,可以作為禹國第一大商城, 卻絕對不能私用。 不行就不行吧,主將就開始招商了。 一招不知道, 招了嚇一跳,當那么多人捧著銀子來買商鋪的時候,他立馬就去找建宅子的問了。 “可以加幾層上去嗎?我要蓋宅子?!?/br> 既然不能拆, 那他可以加蓋吧? 匠人老實點頭, “可以的?!?/br> 主將就歡喜的很, “加蓋, 給我拼了命的蓋, 蓋一層上去,就是多了無數的銀子?!?/br> 這就是功績!這以后報上朝廷去,誰不夸他能斂財? 反正是不能說他浪費禹宮的。 這里因為做過皇都,所以什么都是最好的, 他在這里,就像個隱皇帝一般,別人還說他不好,他自己覺得shuangsi了。 別的州主將能像他一般享受么? 他回去,舒服的躺在床上,就想:只要他這一輩子不貪不作惡,這以后就是妥妥的名臣冊上的人啊。 沒錯,時人愛做冊子。 自從群英策做出來得到眾人的認可,又有每年各種選舉“xx最佳”,“xx十大杰出人物”等活動出來后受到歡迎后,就連他們臣子也有了名臣冊。 這些冊子里面,例如貢獻大的人,比如群英策里的人,就不拿出來說了,他們只說群英策里沒有的人。 這就不得不說到各州的主將們。 禹州主將覺得自己絕對是頭號人物。 他的妻子過來喊他,“阿暖離家出走了?!?/br> 阿暖是他們的小女兒。 本來是長的小小糯糯,跟個粉團子似的,是老妻跟他的老年得子,從那么小,養到如今十五歲,該給她找婆家了,他都想好了,要給她選天底下最好的夫婿。 但是小丫頭倔的很,就不要成婚,要去做官。 想到這個,禹州主將就頭疼,他真的是沒想到,自己女兒也想做官。這回還偷偷的走了。 這是不是就是官場得意,子女失意? 他妻子就道:“要不然,就由著阿暖去吧,如今我瞧著皇太女殿下的架勢,以后的朝堂上,女人必不可少,她已經培養了不少人,你難道沒有發現么?” 發現了,怎么能發現呢。 皇太女殿下幾乎是明擺著告訴天下,她要用女官了。 他們這一批老家伙之所以還能立足在朝堂上,是因為他們還沒到退的時候,他們還要等著下一批人上來,才能乞骸骨回家。 但是,下一批人,卻是跟他們不一般了。 他們是世家,是主將,從一開始就高高在上,但是下一批人卻不是了,聽聞現在要往上面升,必須要花幾年的時候,從地方上往京都的朝廷升。 比起他們這些老家伙,他們更熟悉底下的百姓,遇見了災年,他們知道百姓是如何過的,也知道如何跟百姓一起扛過去,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自己的憐憫之心,拿出自家的衣物和粥米,就說是渡過去了。 他們的實力越老越強了。 而這種形式下,你說女人不參政? 沒有可能了。 因為在男人打壓下,她們能爬上來的人,比男人厲害多了。 而且,她們遍布基層。 剛開始大家沒有在意,比如被皇太女殿下立起來的普通人,比如羅婉月,第一是世家出身,第二是從商。 其他的,好似大多數也在從商。 但是等大家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們發現,有很多的女人擔任了以前男人擔任的基礎工作。 即便是這時候,他們依舊沒有太在意。這些事情,是個人都能做。 凡但是慢慢的,一年一年的過去。他們發現不是了。 這些在基層的女人,開始往上面升了。 她們升遷有理有據:政績。 從一群人里突殺出來的人,你昧著良心說她沒功績,怎么可能?;侍钕略谏项^看著呢。 他們不敢。 但是他們更害怕。 將來會是女人的天下嗎?要是長期下去,這朝堂上還有男人立足嗎? 禹州主將嘆氣了一聲,倒是他家老妻白了他一眼,“皇太女殿下哪里只用女人了,她明明是只要有人有本事就用,你們男人自己沒本事,還在這里瞎想什么?” 禹州主將突然睜開眼睛,哼了一聲,“我就知道是你放走了阿暖?!?/br> 他嘆氣,“你給她找哪個鏢局了?” 他妻子就白了他一眼,走了。 禹州主將心很累。 他一個老人家了,家里的人都不怎么理解他。就算他沒有跟上時代,那又怎么了?他在政事上還是很成功的嘛。 跟禹州主將一個心理的人,還有徐州唐老爺的妻子。 她就是不明白了,丈夫怎么能去參加梅香的成婚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