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53節
反正,她戰斗力極為強悍,將銀子都搶了來,還劃清了干系,放出話去,“你們去反省吧,什么時候反省清楚了這不是一條好路,再來說我是你們疼愛的女兒?!?/br> 小茶就哼了一聲:“所以說,女人就要心狠,梅香,你也該學學我,別總是為別人著想,就該想想自己?!?/br> 她反正是開智了,誰也別想奴役她。 她如今一天干活干不停,但是銀子都是自己的,多好。 再沒這種好日子了。 她還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小茶。 茶貴,她也會貴的。 總有一天,她還能比茶更貴。 第97章 楚國亡國 八月。 楚州霜城, 如今已經是禹國的曉州邊緣城池。 這里曾經作為邊境小城,一直都不曾富裕,因為又打了一仗, 附近的農人已經沒有了吃食,幸而被打下來后, 禹國朝廷推出了賒賬。 他們被重新登記了人口, 然后開始給了新的戶籍書, 最后以戶籍書到朝廷那里去領種子和吃食。 種子是一種叫做土豆的東西,說是九月份才能種植, 但是在之前,朝廷會下來農學士, 統一給他們講解如何播種。 “聽聞是跟紅薯一樣的糧食,結出來的糧食多,只要種的好, 冬日里就不用餓死了?!?/br> 一位楚農小心翼翼的接過自己的戶籍書,一邊跟旁邊的人道:“我聽說, 禹國的人,從來沒有餓死的,他們農人災年有朝廷的補償?!?/br> 他旁邊之人是他的鄰居, 今天一起來領戶籍書, 聞言道:“噓——我們現在也是禹民了?!?/br> 禹民得到的東西確實很多。 比如現在, 他們拿了戶籍書, 就可以去領種植小冊子了, 那里面有很多什么“科學種植”法子,跟以前老農的經驗一樣,但是又有點不一樣,以前是靠著大家口口相傳的話記下來, 現在不同了,現在怎么種,都有“科學依據”,都能講的出道理。 “秧苗為什么要移栽呢?”一位農學士正在大聲講解小冊子上的知識,“第一個,是秧苗撒在一處,省銀子,好打理,第二個,這秧苗啊移栽后,根系……沒錯,就是秧苗的那個須須,它會更好,有助于增加根部的分枝,讓它們更有強壯,這樣移栽的秧苗,產量就高的多?!?/br> 農人聽了之后,就記在心里,拿出戶籍書給朝廷的官員看,那衙役看完后,寫下了他的名字,然后給了他一本小冊子后,在他名字后面蓋了個章。 然后道:“拿回去后,不認識的字找認識的教你們,一個村里總有一個識字的,我們都分配好了的,你們就去找他就行?!?/br> 農人第一次來城里登記,聽見這話嚇了一跳,臉色都煞白了,衙役看見他這般倒是淡定的很,想來已經看習慣了。 他解釋道:“禹人無白丁,你們自己多看看書,有條件認字,為什么不認字呢?如今四處招工,你總要看的懂合同吧?看不懂被騙了怎么辦?你還得會寫自己的名字吧?不會寫被糊弄了怎么辦?回去后趁著有人駐扎在村里,就多學學,別總想著懶著?!?/br> 農人都害怕識字,他們覺得這東西太難了,而且,字是他們能學的嗎? 睜眼瞎一輩子了,臨到頭了,卻要識字,但歡喜嗎? 還是歡喜的。 因為那衙役還說,“不能你家孩子們能讀書寫字了,阿爹阿娘什么都不會吧?以后學校里開家長會,座位上都帖子孩子們的名字,你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 反正一句話,字總是要認的。 但是農人們的重點卻是娃娃們能讀書了。 農人就打聽,“我家三個娃娃,都差不了幾歲,是不是都得從一年級開始讀起???” 他們最終還是想知道這些事情。 衙役就點頭,“不認識字的,沒基礎的,都得從一年級開始學?!?/br> 農人:“哎喲,那可好,我家三個小子一個學堂,打起架來也有個幫手?!?/br> 他自覺幽默,也確實引起身邊之人一陣大笑,但是衙役卻臉色一冷,大聲道:“你家只有三個小子嗎?” 農人愣了愣,對于官兵的本能害怕,小心翼翼的道了一句:“還有兩個閨女?!?/br> 衙役:“閨女多大?” 農人:“大的比大小子大一歲,小的是尾巴,才六歲哩?!?/br> 衙役就拍桌子,將一副酷吏的形象演繹的十分生動,道:“不準!朝廷有命令的,要施行四年義務教育,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都要去上學,你們家要是不給女兒上學,以后辦事情朝廷都會壓著,不能給你們特別優惠?!?/br> 農人的臉色就又開始煞白煞白了,“為什么要這樣啊,我們自家的女兒,想不想送,朝廷也要逼著嗎?” 衙役就不耐煩的擺擺手,“這是禹令,這是律法,要是不想遵循?那行,你自己帶著人走吧,楚國還有幾個州沒有打下來呢,你們就去那邊,別在這里占著地?!?/br> 他說完還兇巴巴的道:“你叫李鐵?我會把這事情上報的,如果以后看見了你兒子上學卻沒看見女兒,你就等著瞧把?!?/br> 農人就被嚇唬的一副要暈過去的模樣,連連搖頭,“閨女也上,也上,也沒多少銀子?!?/br> 他們都打聽了,束脩跟不要一般,還能貸款,等孩子們出來了慢慢還。 衙役這才臉色好,一瞬間,又恢復成了和沐春風的模樣,大聲道:“你們回去了,也別閑著,最近城里要招工,各種廠房也要開始建了,城池里有一處地方叫做招工辦,會給你們寫簡歷,你們帶著簡歷去招工辦旁邊的招聘大會,那里的商鋪和廠房都是我們朝廷跟人協商好的,你們不用擔心被騙,到了地方后,問清楚人家要什么樣的,你們又想要做什么樣的工,雙向選擇,選擇好了,就跟他們簽合同,聽見沒?” 聽見了聽見了,雖然聽得不是很懂,但是朝廷給他們找事情做,他們聽懂了。 于是便一個個的去討論去了,偶爾有離的遠抱怨朝廷管制嚴格的,也瞬間被討論工事和農事的聲音蓋過去,消失不見了。 …… 與此同時,沈柳和玉珠兒帶著人開始對禹國新皇都進行最后的攻擊。 公孫堯被逼到了一個絕境。 楚國將軍帶著兵馬抗擊顧溪橋的攻擊了,他死死守在新皇城里,請楚天齊帶著小公子離開。 楚天齊淚流滿面,第一次在公孫堯面前哭出聲來,握住公孫堯的手,道:“朕此去,怕是難以再見將軍?!?/br> 公孫堯知曉楚天齊的意思。 他慘烈一笑,朝著楚愿道:“小殿下,將來清明,還望遙祭一杯薄酒?!?/br> 楚愿頓了頓,還是道:“守城不住,便也不用……” 公孫堯打斷他的話,笑著道:“小殿下何必多言,城在人在,城亡,人亡?!?/br> 大丈夫何患生死? 等到楚天齊和楚愿離開,他站在空無一人的大殿里,突然覺得有些悲戚。 他拿著刀,穿上盔甲,頓了頓,又喃喃了一句:“只是,我死的時候,拿的是禹刀,穿的是禹國的鎧甲,未免不美?!?/br> 因為禹國的鎧甲和刀都是最好的,所以他們這些將軍和頭部士兵都已經用上了。 然后轉身,在黎明之時出殿,守在外面的將士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后,喊道:“將軍——” 公孫堯停下來。 副將:“將軍……我們真的不可以投降嗎?” 公孫堯手里的刀動了動,出鞘,猛然橫在副將的脖子上,“楚軍,寧死不屈,對秦國,是這樣,對禹國,也是這樣?!?/br> “誰敢有投降的想法,我就想殺了誰?!?/br> 副將就努力的扯了扯嘴角,道了一句:“將軍,那我給家里的老母親和妻子寫一封信吧?我藏了些私房銀子,若是我死了,她們別不知道?!?/br> 公孫堯點了點頭,轉身走了,并不多言。 今晚這一戰,許是最后一戰。 他上馬,大刀一揮,“都給我聽著,只要有人敢往后面退,便是逃兵,逃兵,殺無赦?!?/br> …… 沈柳拿著望遠鏡看楚國城門。 他們兵臨場下,楚國滅亡,已經是定局。 打下了楚國,便是秦國,但秦國內部也正在爭端,聽聞還在爭割地求和還是打仗。 沈柳咬了一口豬rou脯,跟玉珠兒道:“打完這一仗,許是還能休息會?!?/br> 打了三個月了,戰士們也乏的很。 秦國不像是楚國,一直都在發生政變,人心不穩,秦國的君主一直都是一人,強秦不是空口說的。 若是秦國打,他們能奉陪,但是秦國要是不打,他們也不一定要持續打下去。 有□□的后,死傷太大了。 玉珠兒卻看著前面的城池,道了一句,“你說,這公孫堯能降服嗎?” 沈柳搖搖頭,“怕是不行?!?/br> 就好像讓他們降服在楚國皇帝的膝下,他們也不愿意。 這是一個將軍的尊嚴。 玉珠兒就嘆息道:“可惜了,是個好將軍?!?/br> 沈柳沉默,“亂戰時期,死去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有,我們也有?!?/br> 兩軍開戰,死傷不可免,但是遇見楚兵這般寧死不投降只能拼殺個你死我活的,其實一邊打,心里也不是一邊敬重的。 各為其主。 正在說話,大炮手上來了,道了一句:“都丈量好了,將軍,可以開始攻城了?!?/br> 沈柳肅穆點頭,“好,我們這就去?!?/br> 等他到下方后,便見著公孫堯站在城門上,沈柳朝著上面喊,“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了,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不如下來和談,這城池還能完好無損?!?/br> 玉珠兒騎在馬上,也喊道:“公孫將軍,你愿意為了楚國去死,可是你們的兵呢?他們愿意嗎?這是一場必死之戰,你們的皇上已經逃走了吧,他們都逃了,你們還留在這里有什么用?” “國,已經不是國了?!?/br> 公孫堯不為所動,他身后的兵也不為所動。 弓箭手已經準備好了,齊齊的對著下面的禹軍。 沈柳便搖頭道:“那便在今日結束這一場戰爭吧?!?/br> 他沉了沉,開口道:“攻城——” 大炮攻擊城門,公孫堯也向他們這邊投出弓弩,兩軍硝煙起,弓箭手帶著火和油燒向禹兵,禹兵的騎兵踩著烈火前行,跟楚國的楚兵戰在一處。 沈柳的目標是公孫堯,一直往前面殺去,公孫堯看著越來越近的沈柳,倒是從容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