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04節
折青分析道:“若是真如父皇所想,在他的心里,是避強吃弱,今年大旱,燕國修養生息,沒有戰爭,可是齊國和晉國,卻是一直都是小戰不斷,山匪橫行,齊晉兩國大戰,如今又旱了一年,明年必起爭端,等齊國和晉國內耗的差不多了,他便趁虛而入?” 禹皇就看著桌子上沙子堆出來的六國城池圖,沉思道:“這個燕皇,是個很有意思的人?!?/br> …… “這個抽水機,倒是有意思的很?!币粋€晉商道:“你們看,用的是什么蒸汽機原理,稍作改良,就這么將它往水壩里一放,便能開始將水壩里的水流向田里?!?/br> 八月,云州城里,一個商隊的人停留在水壩旁邊,對著前面的龐然大物稱贊道:“禹國人的腦子,是怎么長的,能想出這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br> “全靠那位雪生姑娘先做了蒸汽機出來?!彼磉叺呐笥驯愕溃骸鞍?,你知道嗎?這云州城里,聽聞又要改革了?!?/br> 改革這兩個字,在云州城里根本就不稀奇,好像這里給了皇太女殿下之后,就開始不斷的改革改革再改革。 所以,晉商也只是隨意的道:“改革什么?” 朋友:“聽聞是改革小學?!?/br> 晉商:“小學已經夠完善了,還要改革什么?” 朋友:“今年三月的萬民大會,不是出了幼兒園么?這幼兒園是隨意去不去上,但是有三個班可上,什么小班,中班,大班,在這里,就已經開始認字了?!?/br> “這分了班,小學便也琢磨著分級,前幾日,皇太女殿下分發下來了指令,說是小學一定要讀四年,叫什么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br> “上了四年,就可以開始考高中,這高中啊,又有三年,最后才能考技術學院等大學?!?/br> 晉商一聽,就覺得這政令了不得了,道:“那技術學院是讀幾年?” 之前總是一年兩年三年都有人讀,現在要是強制規定了小學和高中,那不是技術學院也要強制規定了? 朋友點頭,“是啊,技術學院讀三年,以后就叫大學?!?/br> 其實他還聽說,要是讀書好,還能繼續往上面讀,就是什么研究生了。 不過這個還沒有出來明確的政令,所以他并沒有說,只道:“如此,四年三年再加三年,也算是十年苦讀了?!?/br> 晉商就道:“你等等,我想想?!?/br> 他想了想,就露出一種驚訝的神情,道:“這般全面的從小學開始讀書,高中,再到技術學院,阿不,到大學,一路持續下來,若干年后,便沒有目不識丁之輩?!?/br> 細思極恐。 但是這個模式,別的國家可以復制嗎?復制不來。 晉商便沉默了一瞬,道:“要是我們的孩子,能一路讀上去,便有多好啊?!?/br> 這個消息,不僅僅是他們,幾乎所有的人都收到了消息,因為這個政令,不僅僅是給云州的,同一時間傳進了各州的城池。小學的建筑是早就已經建好了的,桌子板凳,也是新建了一批出來。 “今年大旱,木工一直都沒活,就只有去做朝廷的活,幸而朝廷的活多,我們從六月份開始到現在,因為會做這些桌子椅子,還得了不少的銀子呢?!?/br> 一位帶著孩子來報一年級名的木匠道:“你們是不知道,那桌子可好看了,都是我們細細打磨過的,上面平整的很,下面還有一個屜子,里面可以放書?!?/br> 就是椅子,也是像富貴人家坐的,木工自己做好一把就坐一坐,聽聞那椅背的尺寸是按照什么人體學來的,反正不會像平常的椅子那般坐著難受。 將孩子送進來,就很放心。 排在他后面的人聽他這般說,道:“哎,本來想著今年會開始苦了,誰知道過的還不錯。孩子的上學問題最終落實了,我這心啊,也松了一口氣?!?/br> 那木匠就道:“聽你這口音,不是我們云州人吧?” 那人就道:“不是云州人,我是青州人,孩子本來也在青州讀,這不,我們來云州鋼鐵廠了么,孩子也跟著來了。本來按照往年的來,我們的孩子在這里讀小學,便要辦個什么轉學手續,哎,這一來一回,又要時間,我們這種人,哪里能跑這一趟?” 如今可好,重新改革,不用回去跑了?!耙蛑覀兊暮⒆硬潘臍q,只能讀一年級,即便回去辦轉學手續,也沒辦法讀二年級,說是就算是孩子再聰慧,也要先進去讀一年級,然后再看情況跳級?!?/br> 木匠就連忙問:“是么?那你家的孩子是不是很聰慧?” 那人就搖頭,“一般般,只是他的兄長是小學生,下了學就教他,三歲就開始讀書了?!?/br> 木匠就有些羨慕,“你們家可真好,有兩個讀書的,老兄,等你的孩子們都讀書出來了,你便要好過了喲?!?/br> 那人就笑,道:“承您吉言,承您吉言,只是我們到底是晚了些,你想想,那些貴人老爺們家的孩子,哪個不是三四歲就啟蒙的,只有我們的孩子,哎喲,在幾年前,這輩子要是能識字,便是天大的恩德了,哪里還敢讓他們光宗耀祖?” “可是如今皇上和皇太女殿下憐惜我們,讓咱們的孩子也能跟貴人老爺的孩子一般,從三歲就開始啟蒙,一直讀書,讀到大學,啊喲,真是好極了?!?/br> “誰說不是呢?之前只有小學,咱們也不知道讀了小學,要怎么辦,前些日子我的大兒還愁呢,說是年紀小,也不知道出去能做什么,但是技術學院等學院,他也不知道能不能考進去?!?/br> 木匠道:“所以說,這個改革好,哎,大家的心都放下了?!?/br> 兩人正在說話,就見前面的人前行了幾步,他們趕緊往前面去排著。木匠道:“也不知道今年的題目難不難?!?/br> 那人道:“怕是不難的。你家孩子可知道計算題了?” 木匠點頭,“教過的,這些日子一直在教,還請了隔壁的三年級孩子幫著教,哎,希望能考好一點吧?!?/br> 如今每個年紀都要入學前考試,將成績好的挑出來一兩個班,教的難度會更難,進入這些班的學生,這三四年來,都是已經初顯了成果,幾乎都能考入技術學院,還有一些進了京都,分在各位群英策大人手下學習。 這就好像是一條直達的通天梯,所以每個人都想要孩子進入那個尖子班。 不過他們緊張,孩子們倒是不怎么緊張,只知道今日開始就要有書讀了,高興的很,跟在父親母親身后,不停的張望前方。 …… “阿福啊,你可以去讀書了?!?/br> 玉珠兒將書包給阿福背上,道:“看見沒,這是你的?;?,西州萬民小學?!?/br> 阿福很依戀玉珠兒,但也很獨立,知道自己不得不出去讀書,讀書是為了買更多的rou之后,道:“那我回來的時候,阿姐在家中等我嗎?” 玉珠兒點頭,“等你?!?/br> 她真是太心疼這孩子了。送走了這孩子,她還要去巡城。沈柳今日去邊境了,整個城的安危便由她管。于是翻身上馬,不僅僅在城池里轉,還去了郊野。 西州接手過來不久,不能像其他城池一般快速的恢復,又碰見大旱,所以郊野還是很荒涼。她看見一個中年漢子挑著井水出來賣,皺眉道:“你們自家能有足夠的水喝嗎?就挑出來賣?” 這些水,肯定是從水井那里領取回去的,每日都有份額,不是誰想喝就想喝的,要是沒了這些水,家里的人怎么辦? 中年漢子就有些害怕,不過還是將話說全乎了,“將軍放心,也是留了水的,我們家的人,一人留了一碗,這些水,便想挑出來賣給過路的人,好有銀子送孩子們讀書?!?/br> 玉珠兒皺眉,“今年朝廷不是沒要你們西州和廬州孩子們的束脩銀子么?都說了,是可以分期付的?!?/br> 那中年漢子就紅了紅臉,道:“是,我們知道這個,這個是好事情,每個月還上一點,每個月只要多交三文錢,就可以慢慢的一年,我們是愿意的?!?/br> 他們自然知道這是好事情。只不過,孩子多啊。 “老大去了,老二在家里也鬧著要去,我們想了想,又讓老二去了,結果老三也要去,哎,家中哪里有那么多的銀子?!?/br> 于是就只能大家一起省省,將一些水省出來,給孩子們讀書用。 玉珠兒:“……” 她倒是忘記了,這些人家,一生就是四五個。 要是讓大家一起讀書,那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要是不讓孩子們一起讀書,也是一個大問題。 她就暫時沉默,掏出掏銀子,將水買了下來,道:“日頭曬的很,早些回家吧?!?/br> 便將水讓手下的人分了。那中年漢子就千恩萬謝的回家去了,回去后獻寶似的將銀子給老娘瞧,”阿娘,今日碰見好人了,我出去賣水,碰見了一位女將軍,女將軍人好,直接給了我這么多銀子?!?/br> 他娘卻氣道:“你這孩子,那肯定是朝廷的兵,你說說你,朝廷對我們多好,那水本就是朝廷打的井,免費給我們喝的,你卻拿著這水,卻要他們的銀子,你到底有沒有禮義廉恥啊?!?/br> 中年漢子就道:“阿娘,我知道,可是這銀子對于那將軍而言,不過是手指頭里漏一點,卻是我們的救命錢,三娃子現在去學校里,還能趕得上第一天讀書,還是能收的?!?/br> 他阿娘便嘆氣,嘆氣嘆氣又突然歡喜起來,“哎,如今真是好日子要來了,若是這等災年,還能平安的過下去,等災年一過,何愁過不上好日子?!?/br> 這倒是。 中年漢子就將銀子塞兜里,道:“阿娘,你在家里給三娃子用稻草織個書包,我現在就帶著他去報名?!?/br> 婦人高興的很,“去吧,去吧,到了城里,跟先生好好說?!?/br> 中年漢子哎了一聲,帶著三娃子就走了,到了小學,已經是快放學的時候了,一個胸牌為教導主任的人聽了他的情況,點頭道:“可以來讀書的,只是需要先做一張入學的考試卷子,要是不識字,我們就考一些基礎的算術問題?!?/br> 三娃子就緊張的道了一句:“先生,我不識字?!?/br> 先生就開始給他出算術問題。出的也不是什么難的,是個十以內的加減法,可是三娃子死活算不出來,中年漢子就有點急切,“今早上你阿兄不是教你了么?” 三娃子:“哇哇哇——” 中年漢子氣的很,“哭著要來,來了又不懂?!?/br> 還是先生說了一句公道話,道:“他還是個孩子,你別罵他,之前從沒有接觸過,怎么可能知道呢?” 但是說完這話,又突然想起今天下午遇見的孩子。 當時,他在研究雞兔同籠的問題,準備用最新學到的x和y來解開題目,可是他剛學x和y,根本不懂,在那邊唉聲嘆氣,一遍遍的念題目算。 誰知卻聽一個端著食盒,坐在他不遠處的一個孩子也嘆氣道:“兔子十三只,雞二十七只?!?/br> “你別念叨了,我吃飯都吃不香了?!?/br> 那孩子生的瘦瘦的,不過現在的孩子都瘦,幾乎沒有能吃飽飯的,只是他瘦的格外顯眼。兩只嘴巴塞紅薯,一塞就是一個,明明是一個人吃紅薯,倒是像跟別人在搶食似的。 只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話,便見那孩子已經吃完了一個大紅薯,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準備回去了。 他這時候發現,那孩子坐下來的時候,將褲子脫了,這時候吃完飯,又將褲子穿上。 這是什么奇怪的癖好? 他搖了搖頭,送了中年漢子和三娃子出去,然后想了想,拿著雞兔同籠的問題去請教數術好的同僚。 同僚拿著紙筆算了一會,道:“兔子十三只,雞二十七只?!?/br> 然后抬頭,見教導主任一臉震驚,以為他是沒算出來心里難過,又安慰道:“這題目轉了一下彎,并不像是之前那些簡單的雞兔同籠問題,所以你不知道,也是正常的?!?/br> 教導主任就半響驚訝的道:“還真對了?!?/br> 同僚沒好氣的道:“我本來就是教這個的,自然是對的?!?/br> 教導主任搖了搖頭,道:“不是說你,而是說一個孩子?!?/br> 便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將事情說了一遍,道:“你說,那孩子是不是特別有天賦???我見胸牌,好像戴的是一年級的?!?/br> 他同僚就想了想,道:“我看啊,咱們可能發現天才了,你這樣,我們一個個班級去找,總能將人找出來?!?/br> 這時候還沒放學呢。 教導主任就道:“何必要一個班級一個班級去,他這般聰慧,想來入學考試也是極好的,直接去尖子班就是了?!?/br> 于是過去,真的在里面找到了人,一測試,是什么問題也問不住他。 而這個孩子,是問什么答什么,只有一個要求,給rou吃。 這個簡單,教導主任承諾答完數術問題就給rou,所以等到玉珠兒來接人的時候發現,阿福一臉高興的告訴她,他給她掙了多少rou吃。 玉珠兒:“……” 這孩子是離不開rou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