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是像凌允這樣個性簡單固執的,從軍也許還好,從政、從商卻都不適合,而凌允身體從小偏弱,凌濟民也舍不得他從軍。這樣一來,三條路其實都斷了。 凌允喜歡醫術,那么凌康全這么安排,的確很合適,他并不指望凌允將來有多高的成就,也只是希望他開心就好,自從得知孫兒性取向異常,又不打算將來形婚生子,凌濟民也就更加希望他可以順著心意生活。凌家雖然不是權勢滔天、富貴天下,可至少不需要凌允為了家族犧牲自己。 嗯,這樣不錯。老爺子終于滿意了,難得贊賞的點了點頭。 還在廚房的凌允并不知道凌濟民父子的談話,以至于上午在看到劉開誠醫生的時候,還以為是老爺子哪里忽然不舒服了,嚇得臉都發白了。雖然凌濟民上一世是七年以后病逝,可并不意味著他身體一直很好。而重來的這一生,對凌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老爺子的健康了。 凌濟民見狀,連忙擺手。小允啊,你劉伯伯可不是來給我看病的,他是來找你的。 說起來自從知道了凌允異常的性取向,他還是很難過的,倒也不是接受不了,而是擔心凌允的將來,尋常夫妻還有吵架拌嘴甚至離婚的,兩個男人沒有孩子的牽絆,又如何長長久久,沒有正經陪在身邊的人,凌允豈不是注定了孤單。 要知道凌允在他身邊看著還好,可平時獨自一人的時候,臉色總是淡淡的,似乎什么也不上心。這讓老爺子心中焦急,現在見他這么在意他,老爺子老懷大慰的同時,卻是起了其他心思。 他的孫兒自然是一等一的優秀,這同樣喜歡男人的,肯定也不會只有童家小子一個,要不然,現在開始留意一下?或者是讓康全多注意注意,怎么說熟悉的人家也能知道品行。既然小允這么在意他,也愿意聽他話,將來他幫著把關,肯定可以找一個比童君成優秀十倍的好男兒。 不過小允現在才十八歲,等將來大學畢業還要四五年,太早了似乎也不好。不過要是現在不注意,將來會不會來不及?凌老爺子越想越偏,慢慢皺起眉來。 劉開誠也算半個凌家的家庭醫師,經常會過來給凌老爺子看病,所以對這個凌老爺最寶貝的凌允也算熟識。這次凌康全特意打電話給他,希望可以指導一下他的醫術,他還有點奇怪。 倒不是說的凌康全關心凌允奇怪,而是高干子弟決定學醫的極其稀少,更不要說還對中醫感興趣的。這學中醫和西醫依靠儀器檢測診斷可是完全不同,除了勤奮,天分靈性也是十分重要。 劉開誠沒注意到老爺子的走神,而是聽了老爺子的話后就把目光轉移到凌允身上。 小允啊,你爸爸說你最近對養生之類的很感興趣,考大學填的志愿又都是醫學院,反正技多不壓身,要不要和劉伯伯學一些中醫啊?當然,我也只是指點你,你還是叫我劉伯伯就可以了。 劉開誠知道,這樣的高干家庭,拜師也是十分慎重的,而且他也只打算這段時間指點一下凌允入門,如果凌允真的打算學習中醫,想要拜師,也要等過段時間好好考驗一番才行。 凌允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弄得一愣,他沒想到凌康全居然會為他找來一個中醫老師,這對他來說當然是件好事。事實上,上一世他在網上遠程學習,除了西醫的一些理論外,看的最多的反而都是和中醫有關的,甚至連中醫入門的《湯頭歌》、《醫學三字經》甚至《傷寒論》都通篇的看過。 只是那畢竟是書面的知識,沒有長者指引,也只是紙上談兵,他也就對于養生方面擅長一些而已。中醫雖然現在直褒貶不一,可是真正醫術高超的醫者,的確是很有本事。眼前這位劉開誠,可以進出凌家為退休的凌濟民診病,自然是十分有能力的。 凌允回神后,連忙欣喜的點頭。我愿意! 高考結束后的長假足有近三個月,這段時間他除了外出將自己這些年的零花錢投入了股市,基本沒出過門,要真是跟著劉開誠學醫,還是很有意義的。 劉開誠微笑著點頭:你就算之前知道一些中醫理論,無非是些藥膳食療、藥浴、推拿、拔罐這類養生方面的,不過如果想要行醫問診,必須系統學起,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事。 凌允認真的點了點頭,一雙眼睛灼灼生輝。是,劉伯伯,您放心,我一定會努力的。 劉開誠心中一動,看凌允的樣子,的確是對醫藥很感興趣,看來凌家倒是出了一個異類。他從隨身帶的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封面明顯陳舊的書遞給凌允。這是我當初學醫時,我的老師給我的?!秱摗肥侵嗅t臨床圣典,也是中醫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備的臨床著作,歷代注家眾多、各有觀點,只是我們初學,卻是不必理會各家之言,還是直面原文,自己思考體會更加合適。 他看著凌允恭敬的接過,繼續解釋:雖說正常學醫,都是從《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等啟蒙書入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只是你對人體xue脈之類已有基礎,先難后易,高屋建瓴,反而更適合你。 凌允心知他有中醫基礎之事,一定是凌康全告知的,不由心中一動,小心的收起劉開誠贈送的書,用力的點頭。 劉開誠笑了起來,又指點了他如何研讀此書,然后任由凌允開始翻閱第一卷,自己坐在一旁,打算為凌老爺子診斷一下身體,卻是驚訝的發現,老爺子居然還在走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