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開宴
方家老爺資質平庸,年輕時靠著與武英侯府沾親帶故,謀到了一官半職,近些年又想將他那不學無術的嫡子也送入官途,叁不五時就往裴府跑,還欲將他女兒方雯送給裴澈做妾。 裴老侯爺不是很喜歡這方家,但裴老夫人護短。 方家子嗣不少,但這方淮因是貌美的妾生,從小就被嫡母打壓,不太得方老爺的重視,但他自己爭氣,埋頭苦學,先是考上了秀才,去年秋闈時又中了舉人,方老爺喜出望外,這才將心思放在了方淮身上。 可惜好運不常在,上個月春闈時方淮落了榜,但憑借舉人的身份,倒也能做官。至于做什么官,被派去哪里,肥差還是苦差,就是上頭一句話的事了。 今日武英侯府來了不少朝廷大員,自然也有吏部的人,裴老夫人給了方老爺這個機會,讓他將庶子帶來,在人前混個臉熟。 若真論起來,這方淮與裴澈是同輩,她還得叫聲叁表舅,不過她就算是叫了,怕是這青年也不敢答應。 言清漓向他微微福了福身,抬腳走開,擦身而過時,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想必今日被蘇凝霜挑中的倒霉鬼,就是這個方淮了。 被她這一瞥,那叫方淮的青年登時又鬧了個紅臉,人都走遠了,還沒回過神。 回去時,言清漓看到裴老夫人與蘇凝霜正和幾位夫人逛園子,除此之外,還有一名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子跟在裴老夫人身側,猜應該是她那位表侄女方雯了。 不知她們在說什么,都笑了起來,言清漓避不開,只得走上前去。 裴老夫人一見著她來,臉上的笑意立馬淡下去,也不顧旁邊還有別府的夫人們,嘴角耷拉著道:“今日客人多,也不知幫著迎一迎,就知道躲懶?!?/br> 那日下人說言氏來探望她,結果連一盞茶的功夫她都坐不住,還不如蘇氏呢,蘇氏那日可是站在外頭足足等了半個時辰。 尋常女子若被家中長輩當著外人面訓斥懶惰,怕是要難堪地抹眼淚了,言清漓卻面不改色,聽到這話,只點點頭,回了句:“祖母說的是?!?/br> 也不說今后該如何改正。 旁邊還有外人看著,裴老夫人覺得很沒面子,臉色鐵青,蘇凝霜見狀忙解圍道:“娘,是兒媳讓清漓去歇著的,您別責怪她了?!?/br> 簡簡單單一句話,既體現出世子夫人在府中的地位,又體現出她維護晚輩的良善一面。 論賢良淑德,哪家的夫人比得過武英侯府的? 言清漓嘴角笑意加深,順著蘇凝霜的話,四兩撥千斤道:“都怪清漓不好,祖母病著還與二嬸忙前忙后,我卻跑去躲懶,二嬸心疼我不假,清漓不懂事也是真的,祖母莫氣,您身子還沒好利索呢?!?/br> 這話說的… 裴老夫人拖著病體迎來送往,做兒媳的不知心疼婆母,反叫健健康康的小輩去歇著… 一時間,那些看熱鬧的夫人們看向蘇凝霜的眼神都有些變了味兒。 方雯看著這一幕,愈發覺得這位裴少夫人不是個好惹的主,不由自主攥住了自己掛在腰間的香囊,看了一眼蘇凝霜,手心直冒汗,有些后悔應下了這件事。 … 裴老侯爺的壽宴設在了園子里,隔著中庭,前面是男客,后面是女眷,賓客來得差不多后,宴席就要開始,人剛坐下,下人又來報陸夫人到了。 陸夫人能來倒是出乎眾人意料,陸大人與裴老侯爺政見不合,前日在朝上發生了口角。陸大人說話不留情面,偏還有理有據,裴老侯爺腹中那點墨水哪里說得過他。陸家與裴家的關系僵了,但帖壽宴子是早前就送出去的,出了這事,還以為以陸大人那種犟驢脾氣,陸家不會來人了呢。 此時陸夫人卻來了,便意味著陸家在主動給臺階,裴老夫人也是個精明的,立刻笑臉接著,將陸夫人請到了自己身邊坐。 裴老夫人右邊是蘇老夫人,之后是蘇凝霜,言清漓原本是坐在裴老夫人左邊的,陸夫人來了后,便挪了個位置,右邊挨著陸夫人,左邊挨著方雯。 按說方雯就算是裴老夫人的表侄女,但以方家的門楣,方雯也不夠格與這些誥命貴婦同席而坐,她能坐在裴家少夫人身邊,已經是很抬舉她了。 方雯表面上看著笑容晏晏,心里卻在緊張。她悄悄從荷包里取出一粒藥丸,攥在手心,卻遅遅沒有下手。 她表嫂蘇凝霜答應她,只要做成這件事,就允她以側室的身份進門。 方家想將女兒送進武英侯府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這么久都沒成,慢慢也就明白了,攔著方雯進門的根本就不是裴老夫人,對這件事說了算的恐怕是世子夫人。 她若成了武英侯世子的側室,再誕下子嗣,方家以后哪還用得著低叁下四地巴著她那位表姑母?人家高興就給賞個棗,不高興就哪涼快哪呆著去,這種日子真是過夠了。 看著這一桌子貴氣不凡的夫人們,方雯心生向往,見蘇凝霜看了過來,她便咬牙捏碎了那顆藥丸。 蘇家都已經將兵部的幾個職位送到她娘那里去了,只等事成后她親大哥去兵部上任了。 言清漓飲了兩杯甜酒后,側過身去與陸夫人說話。 “瑯姨,您這趟是瞞著陸大人偷偷過來的吧?” 陸夫人頗為意外,愈發覺得這姑娘聰慧:“叫你說中了?!闭f完她嘆著氣,無奈道:“老爺說什么也不讓我來,可眉兒卻讓我務必走這一趟,說他爹那犟驢性子沒救了,再這么得罪人下去,早晚要吃大虧,日后被人在背后捅刀子都找不到主?!?/br> 言清漓挑挑眉,倒沒想到陸眉那紈绔子除了吃喝玩樂,竟也會惦記家中事,不由對他改觀了那么一點點點點。 方雯瞅準這個機會,為言清漓斟酒,用寬袖遮掩著,將粉末迅速灑進了她的酒盞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