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太子與榮臻
叁月乃多事之春,先是端王下獄,后又有多地地主豪紳聯合鬧事,加上去歲起受災流民的與日俱增,目前各州各郡匪盜猖獗,官民摩擦不斷,今日又傳來營丘一帶發生了起義暴動。 江河日下,曾經盛極百年的大寧王朝如今就像一塊腐朽的爛rou,引多方蠅蟲想來叨上一口,不少暗懷心思的藩王與不甘永久臣服于寧朝的小國見此亂象,紛紛蠢蠢欲動。 而今日朝上,陛下最關心之事乃大運河的修建進程,得知人力財力不足導致還有少半程未能開鑿通船時,怒不可遏,令群臣出謀劃策直至晌午,下了死令要在年內完工,否則便會耽擱明年南下春巡。 裴澈從宮中出來時,外頭陰云遮天,似是要迎來今春的第一場雨了,見鐵衣正候在他車架前,他腳步一頓。 若無急事稟報,鐵衣通常不會在宮門口等他。 “爺,榮——” “查到了?” 昨兒大半夜,鐵衣被急匆匆召進武英候府,他以為是出了什么大事,沒成想世子爺卻是命他放下手頭所有差事,立即去查世子妃七八年前都做過什么,有沒有什么怪異之舉,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不能放過。 時隔多年,那時的世子妃尚是蘇府的小姐,查起來簡直堪比登天,況且才一日,自然什么都沒查到呢,鐵衣生出一種辦事不利的愧疚,語氣都弱了幾分:“爺,是榮臻長公主請您過府?!闭f罷,又趕緊呈上一封信:“另外屬下已摸清了與蘇大人有所往來的官員底細,這是一部分名錄,爺,接下來要如何做?” 裴澈撣開信紙看了看:“這件事暫且交由其他人去做,從今日起,你只需查我昨夜交待的事?!?/br> 鐵衣凜道:“是?!?/br> 裴澈將那封名錄收好,一腳邁上了車駕:“走吧,去公主府?!?/br> …… 國君“日理萬機”,無暇??蓟首踊蕦O們的學問,便將此事交由一肚子墨水的陸翰林代勞了,陸翰林每月兩次前往國子監授課,課后會代天子留下一道策問, 昨日之題與“慎固邊防” 有關,小皇孫寧弈尚且年幼,對此一知半解,便想請教曾守護蒼陵,與東陽人打了多年的裴大將軍為其解惑。 公主府一方八角涼亭中,寧弈求知若渴,一番討教后,疑惑發問:“東陽人擅水戰,這恰是我朝之弱,此前蒼陵已丟了十叁座城池,還折損多員將領,皇祖父為何不派遣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出征,而是命將軍您出馬?當年將軍尚不及弱冠,也無領兵作戰的經歷,難道皇祖父就不怕將軍與那兩萬兵馬會白白葬送嗎?” 面對一個八歲的孩子的口無遮攔,裴澈一時默然。 皇上想逼他知難而退,卻沒料到他真的攬下了這個與送死無異的差事。 此間隱情不足為道,他斟酌著答:“承圣上信重,自當竭盡全力,所幸這些年有皇恩庇護,子陽最終并未辜負圣望?!?/br> 想起自己那位整日沉湎女色,勞累到已經兩眼發昏的皇祖父,寧弈不大相信他有這種識人的眼光,再說,若皇恩管用,天下也不會如陸大人所言變成了一灘亂局。 他搖了搖頭道:“裴將軍不必哄我,奕兒年幼卻不傻,蒼陵一役,仰賴的是將軍自身之能罷了?!?/br> 榮臻長公主過來時,寧弈仍有些意猶未盡,但他也知今日裴將軍過來為他講學是幌子,收拾了書卷后,又向裴澈鄭重地行了一禮。 不同于蘇老夫人壽宴那日的光彩照人,短短幾日,榮臻長公主便rou眼可見地憔悴了不少,今日她身旁也沒有帶著那些俊俏的男寵,命人將小皇孫送回去后,又譴退了侍女,落座在寧弈方才的位置上。 “以這種方式將裴世子請來,只為避人口舌,還請世子勿怪?!?/br> 那日裴澈攔下榮臻長公主的車架,卻并未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但今日榮臻主動將他找來,想必是愿意告知了。 “公主殿下可是想通了?” 榮臻看向亭外的花枝,目光悠遠:“本公主不想拐彎抹角,今日請世子過來,是想再問你一遍,你那日所言可是真的?我皇兄,當真是被我皇嫂……” 說至此,她聲音哽咽,平復了許久后才重新開口,眼神卻變得犀利許多:“你有何證據能證明我皇兄是被皇嫂所害?若你信口污蔑,本公主絕不會輕饒!” 先太子與太子妃自幼相識,成婚后更是琴瑟和鳴,太子身子不好,太子妃一直悉心照料,若放在從前,裴澈也絕對想不到下毒謀害了太子的人,會是太子妃。 “太子妃身邊有一宮女,名為鈴蘭,曾親眼見到太子被害前幾日,太子妃一反常態,避人哭泣,據她所稱,太子被害那日,身邊只有太子妃一人在服侍,而我多番調查,也確認楚太醫那日并未去過東宮。只可惜,那名宮女出宮后被人滅口,但她卻將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奶娘,若公主殿下想見那名婦人,子陽隨時可做安排?!?/br> 見長公主紅了眼圈,面色也愈發蒼白,裴澈頓了頓,未幾才道:“據我所查,太子妃性情轉變是在蘇貴妃邀她品茗之后,那日公主殿下應也在場,若子陽沒猜錯,太子妃大抵是做了別人的刀子卻不自知,可利用她的人到底是如何蠱惑了她,令她親手毒害了自己相伴多年的夫君,仍是一個謎團,就不知這其中的隱情,公主殿下可知曉?” 從剛剛得知太子死于太子妃之手時的震驚,到經歷了幾日幾夜的輾轉難眠,榮臻如今已經平靜了許多,可她潛藏在心底許久的那樁秘辛,卻猶如生出了一根根利刺,令她無時無刻不在愧疚痛心。 明明那一株株迎春花開得正盛,可她眸中映出來的卻是頹敗苦楚,榮臻凄然笑道:“世子故意尋來一名與我皇兄容貌極為相似的戲子引我,這隱情,世子不是早就猜到了嗎?還來問我作甚?” 亭外終于飄起了小雨,斜如細線,輕打在花枝上,帶來陣陣涼意,裴澈斂目垂眸,沉聲道:“子陽只想親口求證于公主殿下,為故人尋求一個真相罷了?!?/br> 榮臻閉上眼,兩行清淚從她美麗端方的臉上滑下,許久后,她傳來一聲嘆息:“原來都是我的錯,是我害了皇兄,是我對不起皇嫂……” 先皇后育有一兒一女,長子名榮乾,打一處生便注定會以尊貴的嫡長身份成為寧朝下一任儲君。長女名榮臻,為昌惠帝的嫡長公主,比起天生身子骨弱的太子,昌惠帝反倒更喜愛這個乖巧懂事的長女。 一母同胞,兄妹二人年幼時整日黏在一處,常常牽手同塌而眠,太子年長榮臻兩歲,性子也更為穩重,榮臻雖得父寵,但有溫柔的太子皇兄與賢淑的皇后母親從旁引導,并未長成一個無法無天的驕縱公主,她地位尊崇,卻平易近人,幼年起便有一眾同齡的世家公子對她暗暗傾慕。 可榮臻卻只喜歡與她的太子皇兄親近玩耍,太子白日要聽老太傅講學,沒空陪她,她便晚上去找他一同溫書,累了便直接宿在皇兄那里,但到了她七歲時,她卻忽然發現皇兄漸漸不再像兒時那般擁著她入眠了,平日也不會再去牽她的手了。 皇兄說她長大了,不可再像兒時那般與她親密無間了,她感到難過,只想讓時光就此停駐,甚至夜里由宮人伺候著入睡時會感到不安,于是她便開始將自己時常弄出些小磕小碰,再奔去皇兄那里尋求憐惜,說不敢叫母后知道,怕被責罰貪玩,因為她發現只有這樣,皇兄才會像過去那樣抱著她,一邊為她上藥,一邊輕責她頑劣,還會在她淚眼婆娑地賴著不走時,無奈地將她抱上床,哄著入睡。 年幼時的榮臻,自然不知自己對太子的過度依賴,根本不再是純粹的兄妹之情,等她明白了這份難以啟齒的心思時,已經初成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