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解除婚約
宗政無憂道:連城,看在你是我meimei的份上,我并不想把你逼上絕路。只要你把這件事當做沒有發生過,我也可以把讓所有人都不知道。你覺得怎么樣? 宗政連城看到宗政無憂這句話,眼中升起了她從小到大從未有過的憤怒火焰,那眼神就像世間最兇猛的野獸一般,因為宗政連城恨不得化身為野獸把宗政無憂撕成碎片,食rou寢皮! 好,我答應你。宗政連城恨恨道。 宗政無憂道:對了,寧氏如果問起你,皇太子為何忽然要跟你解除婚約,你就說你在外面偷人,被皇太子逮到了。你要表演得很逼真,要滴水不漏,我在家里是有眼線的,你明白么? 我明白。宗政連城無比屈辱的應答,宗政無憂,我再給你一個忠告。希望你以后千萬不要混的太慘,否則,我肯定會讓你嘗到人間地獄的滋味。 宗政無憂大笑,道:希望你能等到這么一天。 皇太子景墨玉在另一邊,內心的煎熬并不比宗政連城差,他與宗政連城青梅竹馬,一直以來宗政連城想要什么,景墨玉就給她什么。甚至為了宗政連城立誓,與宗政連城結婚后,永不納妾,不會產下其他女人的孩子。但是宗政連城,卻一直在耍他。 景墨玉直奔皇宮中,急著朝見皇帝。 皇帝此時正在作法,看到景墨玉火急火燎的前來,不由感到莫名其妙。斥問: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要與宗政連城解除婚約,宗政連城背叛我在酒樓公然和野男人搞在一起。景墨玉越說越覺得宗政連城做的事對自己是奇恥大辱,被我當場抓到,我堂堂皇太子怎能和這種下賤娼婦在一起! 皇帝非常震驚,他沒有想到這宗政連城竟然做出這種事來。狠狠拍了一下桌子,看來這宗政家,怒罵宗政家,心想以前白云道長告誡自己宗政代表jian人,他還不信。他為自己的愚蠢深深懊惱。 傳旨,解除婚約,貶黜宗政凌云御史中丞之職,把宗政連城貶入教坊司?;实鄣?。 陛下,不可。寧氏聽聞景墨玉要跟宗政連城解除婚約一事,知道這背后肯定有蹊蹺,雖然宗政連城咬死不說是宗政無憂做的事情,但是她有十成十的把握覺得此事是宗正無憂搞的鬼。本來她想入宮面圣,好好跟皇帝解釋,看到景墨玉先來,就在墻角偷聽??梢砸宦牷实圻@么說徹底憋不出住了。 皇帝看到寧氏氣不打一處來,怒道:你不好好管教你那做好事的女兒,還有臉過來見我。 寧氏道:陛下,此事定然有蹊蹺,這宗政無憂與皇太子解除婚約,是被我和宗政凌云逼迫的,心理并不情愿。所以一心想要拆散連城與皇太子的婚事。 陛下,你想想,宗政家是朝廷重臣,又是皇親國戚,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我女兒宗政連城如果真做了這無恥之事,肯定早被人知道了。寧氏道:何況這背叛皇太子,可是殺頭的死罪,我們怎么敢??!,我女兒從小就是京城最出名的大家閨秀,怎能會跑到酒樓做這種傷風敗俗之事呢! 墨藍玉被怒氣沖昏頭腦,經過寧氏這么一說,覺得當時確實非常蹊蹺,宗政無憂也在場。而且按照宗政連城以前的性格也不可能做出這種事??勺谡B城的確背叛了自己,他親眼所見,作為一個喜歡冰清玉潔的女子的人,無法再接受宗政連城了。 陛下,連城這孩子是你親眼看著長大的。宗政家對皇室這些年來也一直忠心耿耿,何況我與你有血緣之親啊。陛下就能靠這種捕風捉影之事就滅掉我們宗政家么?寧氏嚎啕大哭,陛下可還記得,您要封白云道長做國師的時候,滿朝文武都反對您,只有宗政凌云支持您。如果您處罰不惜得罪滿朝文武的支持您的宗政家,以后還有誰會愿意做您的股肱呢? 皇帝被寧氏這么一說,心里也軟了。覺得這樣確實不妥,何況未來的太子妃與他人茍合這種事情傳出去,百姓會議論宗政家不好,但是皇室的威嚴也會掃地。思前想后?;实鄣溃耗阏f的倒也有點道理,這樣,這件事情我不會傳出去,也不會貶黜宗政凌云的官職。但是宗政連城與皇太子的婚約必須解除,暫時先這么放著,等以后借著上天降下旨意的由頭,找個借口體面得解除。 寧氏淚流滿面,她知道無論如何這門親事都保不住了。再糾纏下去,肯定會得到更大的羞辱。只能叩謝皇恩。 這事雖然這么了了,但是這件事也給皇帝,太子與宗政家的內心埋下一個很重的代表屈辱的痕跡。無論如何,這兩家都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親密了。 墨藍玉回到太子府,喝了好幾罐酒,企圖忘記那件惡心的事情,那件事卻在腦海里總是揮之不去。 宗政無憂墨藍玉喃喃道,你在背后到底做了什么手腳。 此刻,宗政無憂卻著急忙慌地跑到丞相府。 公孫兄,我有一事相求。你必須答應。宗政無憂很堅決地道。 公孫閻被宗政無憂這架勢嚇壞了,忙問道:你要做什么? 公孫兄可還記得,你答應過我,要救出我母親。而我在離間宗政家和皇室關系的時候,自己也暴露了,現在宗政家和皇室肯定有天大的嫌隙,就算表面維持體面,內心也互相猜忌。也算達成任務。這寧氏看到自己女兒婚事吹了,肯定不會放過我母親的。宗政無憂道。 宗政無憂本希望宗政連城沒有供出是她指使的事情,以圖寧氏不會把她母親怎么樣,可后來她看到寧氏對她充滿憤恨的眼神,覺得自己還是太天真了。何況她自己也漏了個天大的破綻,那就是酒樓之事沒有絲毫傳出去。這是她拿知道酒樓知情之人要挾宗政連城的籌碼??墒侨绻唤z聲響也沒有的反?,F象,反而也暴露了她自己。 未來的太子妃在酒樓公然敗壞風俗,這種事肯定會第一時間傳遍京城的。如果密不透風,無疑是種陷害手段。她相信以寧氏的狡詐不會想不通。這次是她自己太疏忽了。 寧氏是不會殺死景氏,因為還要利用景氏繼續要挾宗政無憂。但是寧氏肯定會折磨景氏,折磨又不讓景氏死,以此報復宗政無憂。 宗政無憂想到景氏未來要受的苦,眼淚一顆一顆掉了下來。她不經常在外人面前哭泣。但是這次實在是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