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安排
蔡博文點了點頭:“小江你放心,我絕對會給你一個干凈的鋼鐵廠?!?/br> 吳簽答應了一聲后,離開了辦公室這頭。 出了工廠這邊后。 吳簽把劉長明叫到了邊上。 劉長明在工廠里二十幾年,工廠里的工人誰有真本事,誰在混日子。 他再清楚不過了。 工廠重組,剛開始肯定要不了這么多人,吳簽不可能一下子把原來所有老員工給叫回來。 首先應該要做的就是研發產品,然后去盡可能通過國家的相關標準。 后邊再逐步逐步的,根據市場需要慢慢擴充人數。 一來二去,最后劉長明打電話叫來了十幾個人老師傅。 這些老師傅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以前也是工廠的技術核心骨干。 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他們在工廠里郁郁不得志。 其實這十幾個人已經接到了很多大型鋼鐵公司的電話,愿意出不少錢挖他們過去。 只不過正月里,他們都還沒有出發,想著過了元宵節后再出去看看情況。 剛開始,他們還對吳簽的決心表示懷疑,太年輕了。 怕不是過來鬧著玩的吧,萬一你搞著好玩,搞到了一半突然不搞了,我們怎么辦。 都到了這個年紀了,然后身后都背負著一個家庭要養,誰也開不起這個玩笑。 但吳簽表現出來了他非常老辣的一面。 為了讓這些老員工相信自己,他還叫來了彥本軍,彥本軍在會議上表態。 只要他們的產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他會幫忙引薦當地市場進來。 也就是說,市場已經有了保障了。 市場有保障了,那就說明工廠如果做下去的話,肯定是有錢賺的。 既然有錢賺,面前的這個年輕斷然不可能搞到一半不搞了吧,后面吳簽又講了他在東海干的一些事情。 傳達了一個概念給他們,你們不要擔心設備,以及前期研發產品虧損的問題。 這些我都能夠給你們一個保證。 再后來,他們得知了吳簽是江大山的兒子,更加放心了。 江大山的人品不用講了,兩口子一直都非常的老實,在工廠里本本分分的,從來都沒有和別人發生過什么矛盾之類的。 還有,他們也都知道,江大山出了工廠后,在外面開了個磚廠,生意很好。 也幫助了不少從鋼鐵廠出去的員工。 多方面保證后,吳簽和他們簽了一個合同。 十幾個技術骨干,工資都一樣,無論他們以前在公司里的職位。 劉長明負責,每個骨干的公司是三千塊錢。 三千塊,比外面那些工廠挖他們的公司可能要低了那么一小丟丟。 但他們不用這個年紀了,還要出去外地討生活打工,可以繼續在鋼鐵廠里干到退休。 還有,這三千塊錢,也被他們以前在工廠里的工資翻了足足一倍多,他們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 確定好了這些事情后,吳簽整個人都松了一口氣。 這次討論花了很長的時間。 散會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十一點鐘了。 正月里的晚上,還會有一些好玩的小孩,會放著煙花之類的。 時不時的會有那么一點鞭炮聲從外面傳來,但年味已經開始慢慢的在這個城市里面消失了。 送走了這些技術骨干后,劉長明也回了家里。 吳簽一個人在工廠里走了很久很久。 腦海中,一個鋼鐵王國開始形成。 第二天早上。 他一醒來就給李泉泉打了個電話過去。 電話一接通,李泉泉就開口:“我還以為你放個寒假,就不認識我這個人了,原來你還記得我啊?!?/br> 聲音依舊十分的冷淡,很符合她高冷的氣質。 吳簽電話這頭笑了笑:“怎么可能忘記你呢” “你們工廠已經復工了吧?!?/br> 李泉泉簡單的嗯了一聲。 吳簽知道這個女孩的性格,你要是不主動和她講話,可能他在電話里真就可以這么一直沉默下去。 也不會覺得尷尬什么的。 所以主動找著她扯了一些其他的問題。 完了后,轉到了正題上。 李泉泉現在管理的五金廠和鋼鐵廠合作了很多年,而且他們也是鋼鐵廠的客戶。 當初吳簽剛剛接手廢鐵生意的時候,那幾個鋼鐵廠的客戶還是李泉泉幫他引薦的。 所以購買鋼鐵廠的二手設備,這些還需要李泉泉幫忙才行。 李泉泉在電話里顯得很是奇怪。 問了他很多問題。 換做誰都會多問幾句,你這東海的事情還沒有搞明白呢。 怎么又想起了搞鋼鐵廠,你搞的過來嗎,尤其是你的資金鏈上。 又會不會對我們明年所商量要搞的手機,產生什么影響之類的。 吳簽一點一點,很有耐心的和他講了一遍。 李泉泉最后打消了心頭的疑惑,電話里承諾,這事情很好解決。 過幾天就會有消息。 國外的標準變化很大,那些大型工廠對于機器的更新速度也很快。 一些退下來的機器,怎么處理也是他們很頭疼的問題。 有些甚至最后賣不掉,當做是廢鐵賣掉了。 所以一般大型工廠倉庫里總會有那么幾臺機器在吃灰塵。 得到了她的答復后,吳簽心里底氣也足了很多。 掛了電話后,在床上打了個哈欠,從床上跳了下來。 不過,他剛出來宿舍,還只是拿著牙刷在刷牙。 張鳳鳳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從邊上走了過來,一開口就是問鋼鐵廠的事情。 吳簽早就有心里準備了。 那可是一個燙手山芋啊,他突然沒有任何招呼的就接手了。 作為父母那里不會擔心。 吳簽沒法子,刷完了牙后,又開始耐心的和張鳳鳳解釋了起來。 江大山也跑了過來,同樣又解釋了一遍。 解釋的他都想吐了,夫妻兩個這才放心了下來。 最后囑咐了一句一定要慎重,也一定要聯系好市場。 宋大海這狗東西之所以把工廠給敗成了這樣子。 就是因為他不去學習,座山吃空,總認為自己客戶是穩定的,外面的市場也是穩定的。 慢慢的,工廠就與外面的世界脫軌了。 還聽不得別人講他。 工廠不倒閉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