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第41章 會議 首都,華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以前,無數的人想要在這里落地生根,因為這里有無數的機遇,資源和舞臺讓他們拼搏。但現在,他們只希望自己能夠盡量逃離這座城市。 在一間普通的會議室里,擺著一條長桌,周圍放了十來張椅子,有十幾人圍坐著。 會議室里沒有華麗的吊燈,沒有舒適的空調,有的只是雪白的四面墻壁和空蕩的屋頂。 任誰也想不到,這間可以算得上是簡陋的房間里,坐著華國最重要的掌權者。 他們大多年過六旬,雖有老態卻精神抖擻,他們雖然極力保持鎮靜,但微微顫抖的雙手早已泄露了他們的真實情緒。 首長坐在長桌的一頭,目光既沉痛又堅定,緩緩開口:這是大家醒來后我讓人緊急收集的資料,初步的情況你們已經知道了,后續的事情還在跟進。災難來得太突然,我們之前雖然稍有準備,但情況卻遠遠超出了預料。我知道,現在的悲劇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事已至此,我們應該盡快拿出一套解決的方案。你們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首長的話說完,并沒有人馬上提議。這次的事件太過重大,大到超出以往人類所經歷的一切災難,哪怕是二戰,與此次的巨變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能坐到現今這個位置的,無一不是手段高明,心智非凡,目光長遠的人。 以往開會的時候,他們早已侃侃而談,說著自己的方案。 但以往的事情雖然棘手,卻也是有跡可尋,可以找到參照物的。 可這一次,就只能靠自己了。 會議室里陷入了沉默,這壓抑的氛圍逼得人似乎要喘不過氣來。過了許久,還是慕容老將軍先開了口:現今,我認為我們第一個任務應當是救人撤退。 現在京都有超過一千萬人,變異的人至少有40%,我們不可能留在城里。 慕容老將軍很早就開始策劃末世開始之后的計劃。 不過,即使如此,現在的慘烈也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想。 所以,也只能走最后一條路――撤出城市,走向農村。 華國現在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差不多是一比一的關系。 不過,農村可比城市空曠多了,人口密度也小了很多倍。 當然,人少了,變異的也少了。 所以,現在農村反而比城市安全。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的要下決定卻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為他們放棄的不僅僅是一座城,而是華國的象征。 君不見,自古以來,一個國家滅亡的象征就是都城被破。 一個國家,即使失去了部分領土,但只要都城還在,這個國家就還存在,可是,都城要是破了,人們的心也就散了。 國家太大了,所以,人們更喜歡用一座城來表示它。 現在,要他們放棄京城,無異于放棄華國。 可現實是,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否則,繼續待在這里,最終的結果最有可能是全軍覆沒。 第42章 撤退 不行。慕容老將軍的話剛說完,就有人反對。 說話的是溫家的掌權者溫亦莊,現任國家安全部部長。他已經有六十多歲了,臉上布滿了皺紋,頭發也完全花白,但卻精神爍爍。末世來得突然,溫亦莊雖然被震驚到了,卻并沒有失去信心。他在軍隊摸爬滾打四十多年,什么陣仗沒見過。他堅信,大家一起努力,總能渡過這次危機。 溫家的大本營就在首都,要是撤離京都的話,溫家的根基會受到極大的打擊。這也是溫亦莊不想撤走的原因之一。 其他人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從他們的表現中也大致可以推斷出他們也是不太同意慕容老將軍的。 能坐上這個位置的,其背后基本上都是有家族做支撐,就算沒有,也和其他家族有往來。一旦撤出京城,他們現有的關系勢力平衡就會被打破。 建國幾十年,京都的關系網早已滲透的每個角落,雖有很多弊病,卻維持著一定的秩序。 當然,這些人雖有自己的私心,但畢竟不是傻子,不會拿國家的存亡開玩笑,如果國家都不在了,他們的家族又能存在多久呢? 他們之所以不愿放棄京都,是因為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已。 現在變異的人雖多,但攻擊力不強,即使是普通人,只要不是遇上成群的喪尸,逃生的幾率還是挺大的。 可這只是現階段而已,他們不知道,現在這些還算得上弱小的喪尸,將來會成長成他們最畏懼的存在。 大概是慕容老將軍的話打破了這壓抑的氛圍,現在不復之前的沉悶,大家都開始談述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人都贊同溫亦莊的觀點,僅有兩個人同意慕容老將軍。 其他人決定留守京城的底氣就是現有的軍隊。 京城的常備軍隊有十萬人,再加上其它公安部門的人員和預備役人員,湊齊30萬人不成問題。 更何況,京城周圍還有其它軍區,再調動10萬軍隊,配上現代的高端武器,清理京城也不是不可能。 他們的想法是好的,按照常理來推也是可行的,不過,事情總不可能按照人類的意愿去發展。 京城有兩千多萬人口,變異人至少有40%,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有人被咬傷感染,變異的人至少有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