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與案子有關的的卷宗,在這天下午,被快馬送入京師,等待廷尉受理。 …… 長安大明宮。 德化帝坐在御花園賞花,只有太監劉段和其她宮女相陪,除此,并無其他人。 自從去歲劉貴妃被打入了冷宮,德化帝鄭桓日常雅興早是淡了不少。 后來新選上來的秀女肯定是有及劉貴妃漂亮的,但是皇帝依舊是不及以往對劉貴妃的寵愛。 特別是七月之后,皇帝心里總是莫名的焦慮,脾氣也是因此暴躁不少。 這期間,一眾宮女太監伺候的都是小心翼翼,叫苦不迭。 劉段恭敬的站在皇帝身后,頭向下微垂。 伺候皇帝舒心,一直是劉段的得力手段。 此時,他見鄭桓面色有些煩躁,突然是上前了一步,“陛下,老奴今日早晨偶然聽聞魏州最近發生了一件奇事,不知陛下可否有性質了解?” 只聽得魏州兩字,德化帝立刻起了好奇心,他轉過身來,“魏州又有奇事?可是又有祥瑞出現?” “啟稟陛下,不是祥瑞,而是一件發生在魏州,震驚整個官場的知府遇刺案?!眲⒍喂Ь慈绯?。 他明白這件事情并不算雅事,但是卻能夠激起鄭桓的好奇心,所以才敢在如此情況下提起來。 “知府遇刺?”鄭桓驚愕一陣,隨即一揮衣袍,坐在邊上的長椅上。 “劉段你趕緊將這事與我細說,究竟何人膽敢刺殺堂堂四品知府?”鄭桓吩咐。 雖然是質問,但是他心里還是驚奇比怒火更甚。 劉段走近,又才躬身,“稟陛下,據聞是因為那魏州知府當街搶了一名姓秦的年輕女子要做妾。那女子不過十三,而徐知府早已是到了半百年紀,如此,秦家上下自然不愿意的。那女子的大姐沒有辦法,只好探入府中相救,因巧殺害了知府,然后舉家出逃,不過三日功夫卻是被抓了回來?!?/br> “嗯,那徐言朕去歲見過,確實是上了年紀,沒想到當街也好搶一名尚未及笄的女子,因此丟了性命,確實是可笑?!?/br> 鄭桓腦中回憶了一下徐言的樣貌,一聽女子不過十三,很快便在心里腹誹不已。 劉段只能是連連附和。 鄭桓是覺得自己議論錯對象了,咳嗽一聲,又道:“哼,沒想到那女子竟是如此沒有理智、膽大妄為,竟敢刺殺知府,難不成結親攀上知府不好嘛?劉段,那女子可是判了刑?你可要吩咐下去,此等暴徒必須要斬立決,不得留下禍患!” “老奴明白!”劉段應下。 “沒想到魏州居然有如此不法之徒,看來朕之前令外甥女回京是明智之舉。對了,如今已是八月末,朕的那甥女進京可是有消息?到了何地?” 鄭桓輕輕磨砂著木椅上的龍紋,沖劉段詢問,神色隱隱顯現出期待。 “稟陛下,近日未得到什么消息,不過郡主畢竟身子嬌貴,慢些時日也是正常的?!?/br> 劉段謹慎的回到。 本來應是云和公主要比郡主更加尊貴的,但是德化帝一口一個外甥女,從未提及云和公主,很明顯是在更意外甥女的表現,他作為皇帝的心腹太監,自然有這些心眼。 鄭桓嘆了口氣,起身,“嗯,時候不早了,擺駕程嬪寢宮,傳膳?!?/br> “諾!” …… 下午,一紙回折由長安出發,快馬加鞭去了魏州。 第165章 行刑之前 四天后,八月初三,魏州的張協收到了朝廷的處理以及對他的任令通知。 自此,張協由同知正式遷為魏州知府。 上頭命令案件相關兇手都要判處死刑,并且盡快斬決,張協自然不敢拖拉,當即安排上了一切相關事宜。 行刑時間就在三日后,八月初六,場地選在魏州城西。 當日下午,魏州城內對這件消息幾乎是人人皆知了,人們閑暇對知府遇刺一案的熱情更加高漲。 除了冷眼旁觀的一波人,更多人對秦家大小姐這件事的做法表現出惋惜不已。 秦箐本來在魏州的評分是很不錯的,后來又是和云和公主及清興郡主攀上關系,很多人對此都是津津樂道。 但是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會缺少嫉妒之人,這些人一直都是對秦府的崛起眼紅不已。 此次,秦箐自己作死出了事,要被抄家滅族,這些人是看著大戲,最為高興的一批。 這些日子,最為擔憂憔悴的,當是劉毅匯與王原兩人。 自從官府放出秦箐被抓的消息,劉毅匯一直是憂心忡忡。 他率先擔心的自然是鄭芳寧,畢竟鄭芳寧是和秦箐一行出逃的,誰知道以后會不會出事。 另外,秦府和劉府兩家作為鄰居和一年多的生意合作伙伴,劉毅匯也是擔憂秦箐的遭遇。 而王原從小和秦箐是鄰居,多年也是生了情誼,他身處周縣,對魏州的大事也是很清楚。 他雖不知道官府公布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秦箐和秦素兩人命是不久了。 這日官府判斬立決的消息公布,劉毅匯差點沒嚇死。 左思右想,覺得坐著不關心也是不夠人情,商量著和王原一齊靠著秀才的身份勸解張協重新審案或者酌情處理。 兩人來到魏州府,卻是稟明來意被好言好語拒絕在了門外,甚至連見一見死囚的請求都沒有得到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