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好的歸宿終是要有的。 “也不知道你這丫頭是不是嫌棄我了,才想這些事情考慮趕我出門的?!扒伢渖炝艘粋€懶腰,自言自語。 秦素沒有接口,蹙眉低頭沉思著。秦箐沒有管她,無聊的朝窗邊望去。 此時, 一只鳥停落在窗臺上,好奇打量著屋里, 它一蹦一蹦地移動幾步,低頭輕啄起來。 第132章 宣政殿議事 汴州,兩份封面完全一樣的奏折一同快馬加鞭送往京城長安。 五天后,奏折到達京師,入了廷英殿。 杜飪摸著胡子,目光緊緊盯著手中一封奏折,神色變得凝重。 良久,杜飪旁邊看了旁邊的大司農一眼,“衛大人,你來看看這封奏折?!?/br> 大司農,九卿之一,掌管全國經濟。而如今擔任大司農正是衛介。 衛介趕緊放下手中之事,作揖行禮,“下官遵命,” 衛介伸手接過來那封奏折,還未查看,心里已經是疑惑連連。 他帶著疑慮一列一列迅速掃視奏折上的字跡,才看到第三列,顯些老態的臉瞬間皺紋密布,轉眼又是蒼白無比。 “杜宰相,這……這何南道怎么又會發生大水災的?這可如何是好,萬一救災不及整個何南道恐怕要大亂。更何況陛下如今是萬萬聽不得這些天災的,否則陛下發怒后果不堪設想??!”衛介喪著臉開口尋求主意。 乍一知道發生這么可怕的水災,他后背是冷汗直冒。 皇帝去年才去魏州行了祭天大典,今年就傳來魏州以南水災的消息,誰都能感覺到德化帝的臉是啪啪作響。 杜飪認同的微微頷首,“確實不錯,這件事情萬一被陛下知道,肯定要盛怒的,你我兩人對這次救災是付直接任務的,那依大農司所見,這事情該如何處理是好?” 杜飪又將另一份還未啟封的奏折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細細打量,抬眼望向衛介。 “???這…”衛介整個人都驚了,探尋的目光投向杜飪。 杜飪此時是一臉平靜的神色,衛介見此趕忙低下頭,心中迅速斟酌一番,試探道:“杜宰相,下官私以為此時還是先瞞住,陛下那大事化小了說為好……” 說到此處,衛介又飛快掃了一眼杜飪臉色,松了口氣,再度建議,“不過汴州那邊災情似火,陛下不知實情,但是我等還是要迅速平息災情為好,以免鬧出其它亂事?!?/br> 杜飪滄桑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祥和的笑容。 他摸著胡須稱贊,“大農司此言不錯,此番做法不僅能免去陛下的煩惱,還能解決何南水災,既然大農司想出的辦法,明日正好是月初大朝,這等小事就麻煩大農司稟告陛下,再行賑災之事了,大農司以為如何?” 由他出面,這就說明以后這事被捅了出來,也就全背在他身上了。 看著杜飪臉上的笑容,衛介只覺得冷淡無比,心中升起一陣涼意。 也只好硬著頭皮答應,“那是自然,這等小事怎敢麻煩宰相大人,理當由下官明日出面的?!?/br> “那就好,既然如此,大農司先安排一下明日之事好?!?/br> 杜飪滿意地點點頭,若無其事的將桌前的那張奏折收入袖中。 衛介一張老臉愁云慘霧,也回到座位,繼續研究起奏折之中的詳細。 第二日早朝 宣政殿外一排排禁衛軍荷甲帶槍目視前方。殿內莊嚴肅穆,寂寥無聲,落針可聞。 御階龍椅上,德化帝淡淡打量著眼前文武百官,神情有些慵懶。 劉段見皇帝沖自己以目示意,終是上前一步,扯著尖銳的嗓音開口,“文武百官有時啟奏,無事退朝!” 說完劉段再次退后了去。 御階之下,衛介偷偷看著前邊站著的杜飪,見他一動不動沒有什么示意,無奈嘆了口氣,轉身便出了隊列。 “稟陛下,汴州府尹上書,七日前祥符縣境內黃河決口,造成周邊幾鎮水災。臣擔憂何南道還會遭旱,為以防不測,臣請求陛下下發賑災銀兩和糧食救災?!毙l介躬身施禮。 殿內百官愣然的目光瞬間投向殿中的衛介, 須臾,又才小聲議論起來,有人擔憂,有人偷偷看著衛介,臉上幸災樂禍,還有人一臉平靜。 皇帝右手食指輕輕在龍椅扶手上敲打著,越來越快。 良久,殿內安靜下來,德化帝食指驟然停下,不耐煩揮了揮手,“既然如此,衛卿將奏疏呈上來吧?!?/br> “臣遵旨,” 衛介應道,躬身走到階下,將昨日杜飪給他的另一封未啟封的奏折遞過去。 劉段上前接過,目光微沉,掃了他一眼,轉身呈給德化帝。 皇帝很快將奏折閱完,冷凝的神情稍松。 皇帝抬眼看向衛介,“既然是這點小事,朕下撥十五萬銀兩,衛卿以為如何?” 十五萬,怕不是出了京城就只剩十五了。 衛介硬著頭皮再度開口,“陛下,何南道等地乃我朝北方糧食的重要產地,此次雖然水災被很快控制,但是水災未完全消退,臣擔心救災太過草率,災區民生生產恢復較慢?!?/br> 這算是要錢了,德化帝寒眼望著衛介,心中有了怒火。 德化帝右手輕輕撫摸著龍椅上金黃磨砂的雕刻,一字一頓的說道,“那衛卿以為撥多少賑災銀兩和糧食比較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