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白岫觀
蘇曦兒帶著數位官員,出現在寺廟門口。 她身披輕袍,一身雪白官服,神色平靜,而又溫和,仿若此刻面對的,不是一位位癲狂的病患,而是親人、故友。 “大家今天感覺如何?” 輕聲問道,蘇曦兒向寺廟里走去。 “七公主,老朽今天喝了兩大碗粥,感到好多了……” “七公主,您來了,大家伙又都有了精神!” “七公主,您都清瘦了,您也該多休息休息?!?/br> 隨著蘇曦兒踏步走過,四周人群紛紛跪拜,讓出了一條道路,望著蘇曦兒,無比熱忱、敬慕。 “嗯……” 看著這一幕,蘇曜輕輕挑眉。 想不到蘇曦兒在民眾百姓里,竟有如此聲望。 這小妮子,似乎天生有股悲天憫人的氣質,佇立在病患中,如同一縷春風,讓人寧靜,看到希望。 正在此時。 數道月光,透過寺廟破敗的屋頂傾落,灑落在蘇曦兒身上。 圣潔。 無瑕。 宛若觀音臨世。 離開寺廟之后,蘇曦兒又去了數個地方,慰問病患。 同時,蘇曦兒也去了普通民眾家里,病惡的蔓延,不僅令得病患痛苦,也在正常人與病患間,造成了隔閡、對立。蘇曦兒的慰問、安撫,令得緊張、惶然的人們,不再如臨大敵,緩解隔閡,及對立。 直到深夜,蘇曦兒才帶著官員,回到宮里。 宮閣里,還有許多文書,等待著她處理、批閱。 蘇曦兒的身影。 有些嬌弱。 而又堅強。 看著蘇曦兒回到宮里,蘇曜才收回了視線。 略微默然。 蘇曜向著某地,看了一眼。 他所看之地。 正是唐國皇陵。 …… 唐歷,景元紀二十一年。 白岫觀觀主進駐皇宮的第三天,為唐國,及一眾重臣講解了長生道經之后,帶領一眾弟子,前往皇陵,祭陣鎮魔。 當日,皇城迎來陣雨。 如同烏云般,籠罩皇宮的魔氣,也被雨水沖刷散沒,皇宮中人如逢甘露,一掃數日來的壓抑、沉悶,精神為之振奮。 唐皇龍顏大悅,親筆題詞,授予白岫觀觀主“煌煌神威,鎮邪伏魔”八字。 與此同時。 皇城里,“魔亂”病患人數,已達十五萬人之多。 …… 又一夜。 月光傾落。 書閣里,蘇曜手持刻刀,正在雕刻著一枚青玉。 隨著刀尖游走,玉佩上,一朵蓮花逐漸成形,映照著月光,晶瑩剔透,栩栩如生,仿若并不只是雕刻,而是被賦予靈性,而孕育、誕生。 咚,咚,咚。 門外,響起一陣敲門聲。 “進來?!碧K曜道。 吱呀--,閣門被推了開來,一位青衣太監,出現在門口。 “王公公?” 蘇曜抬頭看了一眼來人,略感意外。 來者不是別人,乃是婉妃身后的服侍太監,王恒。 “奴家見過三皇子?!蓖鹾阆蛱K曜行了一禮,語氣頓了頓,道:“深夜造訪,冒昧叨擾,請皇子恕罪。只是,七公主不幸被病患侵襲,如今身體有恙,臥病在床。婉妃娘娘說,該讓您知道才是,讓奴才特意前來知會一聲?!?/br> 嗯…… 蘇曦兒染病了? 聞言,蘇曜眉毛輕挑了挑,旋即略微點頭,淡然道:“我知道了?!?/br> “魔亂”之病,也侵襲到了蘇曦兒身上。 其實,那天,蘇曜已然看出,魔氣,已侵襲蘇曦兒身體。 對這個消息,也在預料中,并不意外。 有些事…… 該解決了。 “勞煩王公公將這枚玉佩交給曦兒,讓她貼身戴著?!碧K曜將手中玉佩遞給王恒,道。 “這玉佩?”王恒有些疑惑。 蘇曜道:“這是我前陣子,在書閣里,偶然發現的。質地不錯,隨身佩戴,能驅邪除障,讓人心神寧靜,希望能對曦兒的病,有些幫助?!?/br> 王恒接過玉佩,欲言又止。 玉佩上,雕刻著一朵精巧蓮花,手感溫潤,略帶暖意,顯然,是塊不錯的青玉。 但就這? 這位三皇子,未免也太平靜了些。 王恒心里,對蘇曜略感失望。 早聽聞三皇子終日隱居在藏書閣里,性情淡泊,對萬事都漠不關心,但如今,他唯一的meimei,臥病在床,竟也如此平靜嗎? 他該不會真以為,一枚玉佩,就能治好了七公主的??? “唉!” “這位三皇子?!?/br> “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王恒心里嘆息,不再多言什么,向蘇曜行禮道:“三皇子若沒什么吩咐,老奴就告辭了,婉妃娘娘那里,還等著老奴回去復命呢?!?/br> “好。我就不送公公了?!?/br> 蘇曜點了點頭。 王恒輕嘆了聲,轉身離去。 就在王恒離去后不久。 藏書閣里,蘇曜的身影,也已消失不見。 …… 蘇曜出現在皇陵前。 抬頭望去,整座山峰巍峨、肅穆。 而在蘇曜眼里,又有著不一樣的風景。 洶涌魔焰,如同凝聚成了實質,又如烏云籠罩,滾滾不息,向著四周彌散。 “青禪寺三僧,終究沒能鎮住魔焰……” 口中輕嘆,蘇曜眼神微冷。 皇城“魔亂”之病,根源,正是來自于唐國皇陵。 確切地說,乃是來自唐國皇陵地底,被鎮壓的神秘存在。 對于皇陵地底鎮壓的神秘存在,蘇曜心里,也已隱隱有了推測。 這里面,很可能涉及到一樁無比久遠的秘密。 但不論如何。 他,已不想再等待、觀望。 “什么人???” “誰,敢膽擅闖皇陵!” 正在蘇曜準備踏上石階之時,一道冷喝聲,驟然響起。 數道身影,從樹林中躍出,阻住了蘇曜的去路。 數人中,男女不一,都是身穿白袍,神色倨傲,眼神冷然地看著蘇曜。 “白岫觀的人?!?/br> 看著眼前數人,蘇曜眼眸微凝了凝。 這些人,正是在皇陵祭陣鎮魔的白岫觀之人。 唐皇曾授予白岫觀觀主“煌煌神威,鎮邪伏魔”八字。 蘇曜對這白岫觀,也有八字評語: “故弄玄虛?!?/br> “沽名釣譽?!?/br> 白岫觀表面上,在皇陵祭陣鎮魔,但他們,只是想用皇城無數百姓之命,為他們的名望殉葬。 為了填滿魔焰的胃口,他們不但不鎮壓魔氣,反而故意將魔焰,引導至皇城中,肆虐、蠶食無數百姓。等到魔焰吞食夠生命,迎來虛弱、沉寂,屆時,他們白岫觀,就將如同救世者般,一舉鎮壓魔焰,他們的名望,必然也將因此,達到頂峰。 別人看不穿。 但這一切,又怎能瞞得了蘇曜? 這位白岫觀觀主。 相比青禪寺三位僧人。 可差得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