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天太冷了,人都懶得動彈,何況是豬? 看著豬圈里的一群豬崽,葉英問了句,“咱們這冬天有沒有豬凍死?” 答案是肯定的。 修建豬圈就成了頭等大事。 “人都要穿上厚衣服,豬也怕冷啊。在外面這么圈養肯定不成,起碼得做點防護措施讓它們安然過冬?!?/br> 飼養員有些為難,“咱們還想要煉油?!?/br> 這么養豬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天冷就得多長膘,脂肪層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抵抗住嚴寒。 肥rou多了就能煉油,而豬油十分的香,比植物油美味多了。 “煉油是挺重要的?!?/br> 吳鋼覺得葉英這話有點意猶未盡,他想了想忍不住問了句,“那往年冬天會死多少頭豬?大豬和小豬各有多少?” 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 飼養員有些不好回答了。 他們這里冬天死的豬多,所以每年養豬場搞的很是艱難。 能熬過兩年的豬自然是最好的,可也只有不到六成。 雖說死的豬沒浪費,該吃的都被填到肚子里。 但一想到那些豬崽子長大了能長更多的rou,飼養員就心痛。 吳鋼已經算清楚了,“溫度太低豬很容易生病,我估摸著往年可不止是凍死,怕是還有其他毛病,好在咱們吃rou從來都是熟透了的才沒事。你們這豬圈還得重新修,光放這些干草哪夠啊。我們那邊冬天冷,都給豬搭了窩棚,里面還點著火爐子呢?!?/br> 你指望從人家身上搞到rou搞來油水,那就不能吝嗇了。 反正他們牧場的豬待遇可好了。 夏天的時候去木棚里,四面通風每天早晚打掃十分干凈。 冬天的時候就去窩棚里,白天開門窗透氣之余還要點著火爐子。 鳳霞姐把那些豬養的可好了,肥肥胖胖的很出rou。 雖說劉司令請來的是葉英,但如今這成了吳鋼發揮的舞臺。 他又是設計新式豬圈,又是幫著搭配飼料,好生忙活。 倒是葉英,閑著沒啥事去了農場那邊溜達。 這邊有大片的試驗田。 當然這會兒天氣冷,田地里基本上沒什么東西了,偶爾能看到幾個人在那里拾荒。 偶爾有玉米棒子和大豆散落,成了這些拾荒者的目標。 葉英隨口問了句,“咱們這的產量如何?” 農場的管理者神色中帶著滿意,“我們這里黑土地產量高,也不需要農家肥……” 土質好。 葉英想起了寧縣那塊土地,同樣是黃河兩岸,黃家莊和付家莊的土質就截然不同,一邊土質肥沃,另一岸則是貧瘠。 “那是挺好的,不過還是得做好科學的管理,能更高產一些?!?/br> 她閑聊起了玉米品種和大豆種子的事情,等結束這邊的行程回到寧縣,已經十一月中旬。 剛回去,趙政委就殺到了。 “跟你商量個事?!?/br> 趙政委的到來讓葉英有些恍惚,這來的也太突然了些。 “您之前怎么沒去首都啊?!?/br> 她在慶功宴上見到了褚石,但并沒有看到趙政委。 “我回家了?!壁w政委倒也沒遮掩,他已經十多年沒回家了,在慶功宴和回家之中到底選擇了后者。 離開家時還不到兩歲的孩子如今出落成了大姑娘,卻不認識他這個爸爸。 趙政委愧對妻子女兒,但假期結束后又第一時間趕赴回來。 葉英看著這個面皮幾近于黝黑的漢子,她笑著說了起來,“讓我猜猜您這是為了什么來找我。咱們往后應該是要再新建基地,要發展新基地嗎?” 她想到了李蘭書的話。 戈壁灘上的基地對她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她過去十分坦然的接受,也假裝作什么都不知道。 如今趙政委的到來以及缺席慶功宴,李蘭書找自己的談話,讓葉英十分確定一件事—— 羅布泊的基地要發展。 不止是一個科研所,也要發展為戰士、工人和科研工作者們的家。 她的猜測得到了趙政委的肯定,他也沒少好意外的,葉英聰明這是不爭的事實。 “要不要去那邊?!?/br> 趙政委一直覺得挺對不住葉英的,當初他好心把這倆人撮合到一起,用了點小心思讓沈清晏跟葉英領了證,可誰又能想到這一別就是好幾年。 期間更是音訊全無呢? 如今有了機會,要搞基地的建設。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葉英。 去基地那邊搞建設。 也讓兩人別再這么分居兩地。 當然,葉英要是不同意的話也能理解。 其實沒啥感情基礎的人,這么多年不聯系,他們之間本來就不怎么深厚的情分耗盡了也是人之常情。 “我要在這邊待兩天,正好去看看你們的那個化肥廠,你也不用著急……” “好啊?!比~英笑著答應了下來,“不過我得把這邊的事情交代下,還有工廠的事情也得安排下,可能得年后才能過去?!?/br> 幾個工廠都是她的心血,發展勢頭也挺好的。 葉英也得做好安排才能離開。 農牧場那邊倒是不需要她多cao心,但是現在就走曹大姐肯定接受不了。 等年后吧,過完這個春節再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