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兩個人一番交談,談了具體什么內容除了倆當事人,大概蒼天知道大地知道,呼嘯的風雪知道。 反正葉英不知道,這是私人問題,她還不至于八卦這個。 不過李海英主動來找葉英,“我能留在這里嗎?” 隨便什么工作都行,她不挑剔的。 “可以,你有什么想法?!?/br> 雖然做不到因材施教,不過根據各自特長來安排工作,這點子事情葉英還能處理。 “都行,我爸媽都在工廠上班,我初中畢業后在家里種地了偶爾會送點蔬菜什么的去工廠?!?/br> 種地啊。 “你初中畢業,那教孩子們讀書吧?!?/br> 農場里不缺會種田的人,去教書更好一些。 這倒是讓李海英有些為難,“還是讓我去種田吧,我漚肥是好手,你讓我教小孩,我怕我把人都打跑了?!?/br> 葉英:“……那行吧,正好年后我們這會過來一條化肥生產線,到時候你……” “我爸媽就是在化肥廠工作!” 國內唯一的化肥廠,依托于當時偽滿政府留下的化肥廠基礎,在蘇聯幫扶下建設,但化肥廠的產量不高,而且為了償還蘇聯的債務,化肥廠的產品多是出口海外用來掙錢還賬。 便是東三省都沒能近水樓臺先得月。 國內能用上化肥的也是少之又少,如今還是農家肥為主。 李海英沒想到,這里竟然要搞化肥廠。 “那你們不得建廠房嗎?要不要廠房圖紙啊,我可以問問我爸媽,看他們能不能給你找來圖紙?!?/br> 那一瞬間,什么兒女情長全都一邊去,李海英想要在這里讓自己這個化肥廠子弟成為化肥人! 葉英讀出了這心聲,“那就拜托你了?!?/br> 其實在拜托阿爾芒幫忙搞一條小型化肥生產線時,歐陽蘭就已經幫她找工廠建設的相關資料。 不過眼前的姑娘想要竭力融入到這里,她也不好再打擊。 歡迎就是了! …… 化肥廠最終落到了市里,那里更加交通樞紐一些,方便運輸。 這讓李海英忙碌起來,從選址建廠開始就沒睡過一個好覺。 原本臉上還有點rou,現在瘦得不見了蹤影,但她很是高興。 忙里偷閑這才和關定國一起吃了個飯,之前在關定國面前再斯文不過的姑娘如今成了干飯人,吃飯極快。 “你最近忙嗎?” 關定國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答,“還好?!?/br> 這段時間一直去各個公社幫忙進行拖拉機的維修,甚至還幫忙修自行車、手表。 正好引進的化肥生產線過來,別說市里,整個省的技術人員都過來幫忙。 畢竟如果化肥廠投產,那惠及到的可不止一點半點,起碼能創造一些就業吧? 一人就業,能夠養活一家人。 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引進化肥生產線并非葉英的一時興起,而等到這生產線即將來到,很多事情也不是她能夠再掌控的。 李海英能夠繼續在這里忙活,和葉英推薦沒什么關系,主要是因為她是化肥廠子弟。 而關定國的到來,則是工作安排。 “你最近還好嗎?” 到底是因為自己當初一時心軟,沒有把人趕下火車。 何況他們之間有約定,不管最終結果如何,現在的關定國對李海英有責任,逃不脫的責任。 李海英笑了起來,“挺好的,前所未有的好,我問了那個曹秘書,他說回頭可以安排我在工廠上班?!?/br> 這可是一件大事,等她工作確定了就給爸媽寫信,打電話也行,總之肯定要讓他們知道,自己沒給他們丟人。 關定國聽到這話愣了下,“你真想留在這里?” “對啊?!?/br> 這里的大米不好吃,沒東北大米好吃,不過面條不錯,李海英很喜歡吃這里的面食,特別能填飽肚子。 “你別誤會,我可沒有要賴著你的意思,只不過在哪里工作不是工作呢,反正我家又不止我一個,我爸媽有工作將來有國家養老,我在這里打拼下,總比在家種地好?!?/br> 她這話讓關定國一時間怔怔,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是。 “還有四個月,四個月后咱們再重新審視一下,合適就在一起,不合適就拉倒,我長得也不賴,又不是找不到對象?!?/br> 她把湯喝了個干凈,“我還得去干活,先走了?!?/br> 關定國看著那離開的人,不知道為什么又想起了葉英的話—— 你當真沒動心嗎? 這個問題,他越發的回答不出來。 …… 化肥廠投產已經是第二年的事情了,生產線的安裝調試是一個麻煩問題,當然更重要的問題在于,這些技術員們想要通過拿到的圖紙,來研究復刻這條生產線。 如果能夠仿造出這么一條生產線,他們國家是否就又多了些化肥呢? 伴隨著新一年的到來,葉英也開始緊張起來。 這一年的十月份,他們國家終于種出了蘑菇蛋。 這個絕密中的絕密消息,目前沒有對外泄露半分。 饒是知道歷史的車輪滾向何處,可葉英還是止不住的緊張。 她甚至從趙政委和自己打電話的頻次中,在判斷著現在的進度。 理論研究早已經結束,如今應該是在組裝適配期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