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同伴聽到這話有些感慨,“你確定沒認錯?不是說很小的時候就丟了嗎?” “她長得很像她mama,要不是打聽到她和我同姓,我也不敢這么確定?!?/br> 其實他也就在小堂妹出生時見過一面,后來叔叔嬸嬸遇難,而他跟著父母流亡到香港,再后來又離開大陸去了島上。 和上海那邊徹底失去了聯系。 如今在海外相逢,或許是葉家祖輩在天有靈,希望他帶這孩子回家吧。 伙伴拍了拍葉向謙的肩膀,“找機會吧,或許人壓根就沒看見你留的小紙條呢?!?/br> 葉向謙有些不確定,“可能吧?!辈蝗幌蛴⒃趺磿粊硪娝?? …… 上級很快給與了指示。 能策反就策反,不能策反就算了。 葉英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三言兩語策反葉向謙難度頗高。 考慮到葉家已經三位烈士,不能再有無謂的犧牲。 所以一切前提都是以自身安全為主。 葉英聽到這指示笑了起來,“明白了,那我就不做無用功了?!?/br> 歐陽蘭:“……你裝一下不行嗎?” 裝一下多累啊。 有這時間,她把薯片薯條和玉米油推廣出去掙點外匯多好? “歐陽司長,我覺得咱們說不定可以賣點生產線出去,美國這邊的玉米產量很高,而且我看了下美國代表團的人,還都挺心寬體胖的,玉米油好啊,能夠降低血脂膽固醇,綠色健康,我昨晚想了一晚上,覺得咱們產品出售為輔,生產線銷售為主,你覺得怎么樣?” 第083章 國中國 哥,你能跟我一起…… 糧油副食零食才有多大點附加價值啊。 哪有技術賺錢? 只要掌握核心技術, 就能夠賺得盆滿缽滿。 博覽會可不只是食品博覽會,只不過現在國內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 打著民以食為天的旗號,派出食品陣營來面子上還能過得去。 實際上巴拿馬博覽會什么都有。 這些, 葉英都打聽好了的。 歐陽蘭略有些遲疑,“這樣合適嗎?” 把生產線賣了, 豈不是意味著要賣出這一技術? 這怎么感覺有點像是狗窩里藏不住熱饃饃呢。 “這也不是啥高精尖的技術, 人家早晚能研究出來,咱們倒不如先賺點錢,哪怕用這生產線換別的生產線也好呀?!?/br> 歐陽蘭覺得這話意有所指,“什么意思?” 葉英笑了起來,“我想要化肥生產線?!?/br> 化肥! 葉英說出這話來歐陽蘭瞬間就明白了, 這丫頭早就有所謀算。 雖然在搞工廠,可本質上她一直是在種地啊。 尤其是過去幾年。 “那化肥生產線, 怕不是那么好弄?!?/br> “事在人為嘛, 你讓我試試看,可以的話咱們就做交換,不可以的話直接賣了賺外匯,反正咱們不賠錢就是了?!?/br> 化肥農藥, 這是現代農業之根本。 給葉英幾年時間,她也能搗鼓出屬于自己的化肥生產線, 但…… 她哪有那么多時間啊。 以物易物是最好的法子。 她要是沒記錯的話,七十年代國家制定43方案, 引入不少工業生產線,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肥生產線和化纖生產線。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沒有七十年代初的決策,哪來的八十年代化肥產量提升進而糧食產量提升,解決溫飽穿衣問題呢? 如果這一天能早點到來的話…… 葉英忽的有些緊張起來, 七十年代能夠歐洲引入這么多的生產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而現在…… 就得趁現在。 現在蘑菇蛋還沒研制成功,爪牙還沒亮出來,西方對中國的恐懼或者說抵觸還沒那么深時,這是最好的機會! …… 這件事歐陽蘭沒辦法擅作主張。 他雖然是對外貿易部科技發展和進出口司的司長,但這種事情絕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對外貿易部的季部長在接到電話后沉吟片刻,“葉英的主意?” 這生產線不能說葉英一手搗鼓出來的,但是沒有葉英就沒有這條生產線。 除了她,又有誰會出這般主意呢? 歐陽蘭輕咳一聲,“她也是……” “讓她接電話?!?/br> 這在葉英的預料之中。 但季部長跟她談話的內容,卻又讓葉英有些撓頭,他說,“去和小葉談談?!?/br> 這個小葉,自然是葉向謙。 葉英并非胡說八道,她真的不太想跟葉向謙接觸。 有一個在那邊的親戚,回頭不知道增添多少麻煩呢。 雖說她打鐵已然自身硬,但少點麻煩總歸是好的。 只是如今季部長這話斷絕了葉英的念頭,“那我就跟他們談了?!?/br> 這算是交換條件。 葉英想,她或許應該驕傲才是,畢竟都能跟部長級的人物談條件。 沒得選擇時,葉英總會勸自己想開點。 跟自己較勁往往是最不劃算的。 她放下電話時笑瞇瞇的,“季部長答應了?!?/br> 歐陽蘭倒也不奇怪,但又覺得葉英有些怪怪的。 說她高興吧,但透著點不開心的樣子。 可你要說不開心,為啥不開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