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寧縣地界不大不小,這兩年可沒少鬧騰出事情來。 “這件事我考慮過,是這樣的書記,咱們縣里有吃不上飯的群眾嗎?” 牛書記搖了搖頭,“這倒還好,我這段時間去鄉下視察,倒是沒發現有這種情況,就是有的為了搶水,打了起來?!?/br> 天氣干旱沒什么雨水,就連黃河邊上的農民們也跟著緊張兮兮,搶水是最常見的事情。 寧縣也不能例外。 “那其他縣有?” 牛書記倒是不奇怪葉英的敏銳,“可不是咋的,之前公社食堂被叫停了,有的村早前為了煉鋼把村里人的鍋都收走了,再加上糧食收成不好,我聽說旁邊陳縣有大過年全家喝藥死了的?!?/br> 大過年的出這事,陳縣縣委大院也不安生。 更可怕的是這種情緒會傳染,畢竟今年冬天,一片雪花都沒飄下來啊。 地里的麥子遭了罪,怕不是又要欠收。 “葉英,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現在的確不是弄這副食品廠的好時候?!?/br> 葉英一陣沉默,好一會兒這才開口,“這時候再種麥子不合適,改種土豆和地瓜才有活路?!?/br> 她沒想到,其他省市換了主食作物,反倒是寧縣周遭燈下黑,還執著于種麥子。 一直沉默的鄭縣長開口,“不舍得,一畝地種下去得需要二百斤土豆,這二百斤土豆也要花錢啊?!?/br> 何況之前辛苦把麥子種了,現在一句話就要全都鋤掉,誰舍得呀。 “那總……” 她被關定國拉了一把,這讓葉英瞬間反應過來,“咱們縣也有嗎?” 鄭縣長點了點頭,其實之前不是沒呼吁大家種地瓜土豆,可是這兩樣東西著實不好吃。 再加上靠近黃河,大家心存僥幸。 誰曾想今年冬天沒下雪,這小麥遭了凍傷呢。 “差不多有四五十萬畝吧?!?/br> 這個數字有點大,大到葉英都愣了一下,按照四十萬畝農田來算,那也得需要四萬噸土豆種子。 四萬噸啊。 她田間管理的好,一畝地也就是一噸土豆的產出。 就算是墾荒一直沒斷,現在黃家莊的農場也才剛超過一千公頃,一萬五千畝農田距離四萬噸土豆需求,也才只夠三分之一。 更何況這些土豆還要存著以備萬一,畢竟草灘那邊好幾萬人,需求量大得很。 葉英擰著眉頭,“那能不能形成定點的幫扶,就打個比方說,這個村子里有土豆而且存量還挺富裕,可以先借給其他村子,等到收獲后再加點利息還回去?” 鄭縣長被這提議弄得一愣,“那這不相當于放高利貸嗎?這不行不行!” 這要是鬧大了,只怕是到時候整個寧縣都不得安寧。 牛書記卻是有別的想法,“不是高利貸,我記得早前根據地就有發行過公債券,村民直接之間對接不合適,那要是咱們縣里頭牽頭呢?” 人民總歸是相信政府的。 如果有縣里做擔保,把老百姓那里多余的土豆收上來,派發給有需求的農民。 等著收獲后,再稍加一點利息還回去…… 牛書記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寧政府只是一個中轉機構,另外需要承擔一些小小的風險,但如果能夠保障全縣人民安穩度過這個旱年,這個風險值得承擔。 但這個提議還是被鄭縣長否決了,“您先別著急,咱們舉個例子,假如現在賣給縣里一百斤土豆,等著六月份能收到一百一十斤,這土豆是下崽了沒錯,可是對那些不愁吃的老百姓來說,他們沒必要惦記這十斤土豆啊?!?/br> 牛書記愣了下,這好像也沒錯,這要是換成錢,或許大家伙更樂意一些。 可惜土豆豐收后,想要換成錢可不容易。尤其是全縣人民都種土豆后,這就更難了。 “所以咱們更應該做副食品廠,我的那個副食品廠可以幫忙消耗掉這些土豆?!?/br> 葉英一開始只是想做咸鴨蛋。 陳先生的提議讓她覺得可以把業務范圍擴大,做花生和瓜子也不錯。 而寧縣縣委這一趟,讓葉英意識到她還可以再擴大業務范圍—— 薯片。 為什么不做薯片呢? 這可是全世界暢銷的零食! 如果說他們把花生和瓜子的消費對象定義為酒館里的球迷,那薯片就不一樣了。 歐美國家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這個消費范疇呢。 鄭縣長和牛書記面面相覷,“啥叫薯片?” 第058章 炸薯片 油炸和非油炸…… 葉英的縣委大院之行有著超出意外的收獲。 原本被縣里兩把手否決的工廠建設已經可以提上議程。 牛書記和鄭縣長兩人的拉鋸戰還讓葉英補充了副食品廠的經營業務。 只不過想要說服這兩人還需要拿出薯片的產成品。 約好了后天, 屆時牛書記他們去黃家莊,葉英現場表現如何制作薯片。 只不過這玩意不能單純的依靠人工,還得需要生產線。 這個問題略有些麻煩, 葉英想了想打算寫信問問郭文棟他們,那里集結著國內最頂尖的研究人員, 或許他們能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呢? “葉英, 做薯片是不是得需要很多油?” 關定國吃過薯片,不就是土豆切了片,泡一泡瀝干水分后在油鍋里炸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