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何況葉英背后有對外貿易部,還有軍區。 沈成鈞雖然并不是政治漩渦中心的人,但處于邊緣地帶卻也知道該如何審時度勢。 他的本意是好的。 但葉英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我不能答應?!?/br> 這讓遠道而來的老者臉上不免有幾分急迫,“為什么?” 他對葉英還算了解, 知道這位年輕的姑娘并沒有太多的私心。 正因為無私,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來的路上, 沈成鈞反復思索這個問題, 但怎么也沒想到葉英會拒絕他的提議。 葉英有些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倘若沒有沈清晏這重關系,她并不介意與沈校長一起寫這封聯名信。 可偏生,不能寫。 葉英到底沒有解釋其中緣由,“您既然來找我, 想必已經打了草稿,方便讓我看看這封信的內容嗎?” 這個要求并不過分, 沈成鈞拿出那草稿來。 說是草稿,其實直接交上去倒也沒什么問題。 內容寫得很翔實。 請教了氣象專家, 又問了農業部,進行了數據對比。 寫得很是清楚明白。 葉英拿出筆來, 劃去了氣象專家那一部分,農業部的也做了刪減,旁邊又增加了些內容。 “聯名信還是別寫了, 您作為顧問來評估這件事更合適一些。這封信,應該由我來寫?!?/br> 她最開始就想著別餓著草灘上的那些工人和專家,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搞國防。 可如今真的到了這時候,她能做的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多一些。 “地瓜是不太好吃,但能填飽肚子總是好的?!?/br> 葉英拿出紙筆來,重新寫了一封信。 沒有氣象專家沒有農業部,上面用的最多的數據也都是來源于報紙和廣播。 沈成鈞看著那一揮而就的建議書,好一會兒這才開口,“你……” “這封信我回頭托人直接捎給歐陽司長,讓他幫我轉交上去,只不過到底能送到哪里,我就不確定了?!?/br> 沈成鈞倒是明白這什么意思,但他還是說了句,“其實我可以幫你遞上去的?!?/br> “不合適?!?/br> 沈成鈞苦笑,“你的想法我倒是明白,但是牽扯到國計民生哪里顧得上這些呢?這樣好了,你寫兩份,一份交由歐陽司長,讓他幫忙遞過去,他要是辦不上忙,我來想這個辦法,這樣總行了吧?” 這個提議讓葉英一時間愣在了那里,好一會兒才意識到自己其實還沒有真正的融入這個時代。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國人,對于新中國的熱愛是發自肺腑的。 所有才會有子弟兵們跨過國界線抗美援朝保衛祖國。 才有那些海外科學家義無反顧的歸來,哪怕受到委屈也要搞軍工國防。 對于沈成鈞這位出生于上世紀末的長者來說,個人的得失榮辱并沒有那么重要。 倒是葉英略有些狹隘,一時間竟沒有想明白這其中道理。 “那我應該再多寫一封信?!比~英連忙抄寫了另外兩份信件,“再交給軍區的首長一份?!?/br> 這樣一來,算是又加了一層保險。 她沒敢說自己想要聯系的軍區首長是褚石,保密工作要時刻牢記心中。 看著把這件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葉英,沈成鈞十分的愧疚,這件事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還引來禍端。 他原本是想寫聯名信,自己承擔大部分責任。 可如今…… 葉英沒想那么多,把其中一封信交給了沈成鈞,“您該考察的考察,要是這兩封信遞不上去,您再想辦法也不遲?!?/br> 輕飄飄的一張紙罷了,但這其中的分量有多重? 見證了清王朝覆滅,看見過軍閥征戰,熬過了日寇侵略的老者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姑娘,“我欠了你一個人情?!?/br> 人情嗎? 葉英笑了起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年輕人也得擔起責任才是?!?/br> 這話讓沈成鈞一時間覺得自己竟然著相了。 他還真是小瞧了這個小同志,“那這封給歐陽司長的信……”你打算怎么送到首都? “我讓關定國送過去就是了,您不用擔心?!?/br> 郵寄太慢,葉英打算先問問趙政委那邊,然后再做打算。 若是褚石肯幫忙,或許小關同志就不用跑這一趟了。 沈成鈞看她考慮周詳,忍不住多問了句,“你有考慮個人問題嗎?” 他挺欣賞葉英的,如果能夠和自家那混小子組成家庭,或許自己就不用擔心那小子的未來了。 葉英聽到這話仿佛吞咽了一只蒼蠅。 “英子已經結婚了呢,對了英子你對象不也姓……” 葉英匆忙打斷曹秀芬的話頭,“大姐,你幫我去把關定國喊過來唄?!?/br> “好嘞?!?/br> 曹秀芬也沒注意,當時只聽到說什么沈工沈工的,英子的對象到底叫啥,她好像還真不知道。 …… 關定國到底沒跑這一趟,對此他有幾分沮喪,難得的能去首都的機會,說不定還能去見見主席和總理呢。 沒能成行真的十分遺憾。 褚石幫葉英遞這封信。 這的確出乎葉英的預料。 比褚石親自過來更讓她吃驚。 “衣食住行這是生存之根本,你說當年老百姓為什么跟著咱們干革命?不就是因為被帝國主義被軍閥被那些大地主欺壓,他們過不下去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