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說是葉家哥哥督促也好,說是繼承了父母的基因也罷,總之她少說兩句就好。 耿黎笑了笑,“你哥哥是好樣的?!?/br> 這讓卓君有些奇怪,葉英的哥哥很厲害嗎? …… 外交部的陳部長和對外貿易部的季部長聯袂宴請歸國的代表團。 陳部長頗是風趣,餐桌上的氛圍盡數在他掌握之中。 瞧著在那里認真吃飯的葉英,陳部長問道:“小葉最近在搞農場?” 葉英連忙放下筷子,“是有這個想法,不過還沒購置齊全機器?!?/br> 正在喝茶的歐陽蘭覺得自己險些被水噎死,這是想要陳部長幫忙給弄收割機? 他忽然間覺得自己被嫌棄了。 不是不想幫忙,只不過他也在等消息嘛。 餐桌上其他幾個人都看向了葉英,有面帶惋惜如卓君,她挺想和葉英一起共事的。 也有露出驚詫如范國康,似乎沒想到葉英會這么說。 陳部長哈哈一笑,“這不正好嘛。農機學院那邊剛弄出一些新機器,回頭去找沈老要一臺,他總會給你幾分面子的嘛?!?/br> 葉英聽出了言外之意,“我的面子哪有您和季部長的大?要不您二位給我寫個條子?” 這話惹得兩位部長對視一眼,瞧葉英的眼神都帶著幾分無奈,“行,我給你批條子?!?/br> 他隨身帶著紙筆,寫完又是遞給了季部長,讓他也簽上名字。 “這樣總成了吧?” 葉英接過條子小心收好,“等回頭我們農場建好了,您去那邊敞開肚皮吃?!?/br> “老陳這飯量,怕不是要把你們吃窮?!?/br> 葉英坐了回去,“沒事,我回頭再多開荒就是了?!?/br> 國內人多地少,等待開墾的荒地還有需要。 雖說比起墾荒,更重要的是培育出高產的作物品種,生產化肥農藥。 可育種需要的時間長,國內沒有化肥農藥生產線,這些全都需要大筆的時間。 而那三年卻近在眼前。 墾荒反倒是首選。 葉英打算回去繼續墾荒。 大概是因為提到了墾荒這個詞,陳部長忽的問起來,“你們那今年收成如何?” 收成。 出國前是沈成鈞問她,回來后陳部長又問她。 葉英不假思索回答,“我們剛開墾的荒地收成好,一畝地有四五百斤收成,對岸的村子土質差了點,聽說也就二三百斤糧食?!?/br> 卓君下意識地問了句,“這么少的嗎?” 她沒種過地,確切的來說,這餐桌上的人沒幾個種過地。 對于農業生產并沒有直觀的概念。 葉英幫忙解釋,“農業生產一向這樣,我在華沙大學圖書館看了一些農業生產的報紙,他們那邊收成好一些,有收割機有化肥,大概一畝地能有七百多斤的產量?!?/br> 卓君啞然,“你還看這個?” 葉英笑了笑,“順帶著看了眼?!?/br> 這對話讓餐桌上的氛圍變得稍顯凝重。 良久陳部長這才笑著說,“化肥我可沒有,不過可以找季部長想辦法嘛?!?/br> 對外貿易部的部長臉上的笑容浮于表面,似乎在思考什么。 …… 葉英第二天拿著條子去了農機學院。 沈成鈞并不在,接待她的副校長瞧著那條子忍不住多看了葉英幾眼,“我們這機器還在做調試,回頭運過去也不容易?!?/br> “沒事?!?/br> 葉英拿出筆來寫下一串電話號碼,“到時候我們可以自己拉走,只要您這邊能給機器就好?!?/br> 把這么一臺收割機弄過去并不容易,不過總會有辦法的。 實在不行,找趙政委商量嘛。 副校長也是個爽快人,“那行,到時候我再聯系?!?/br> 葉英往外出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人匆忙進來,聲音壓得略有些低,漏出幾個字來飄到她耳中,“吵……來,怕……不好……” 她正想著,就聽到里面拍桌子的聲音,“校長那脾氣你還不知道?怎么不攔著?” 緊接著人就沖了出來。 葉英反應過來,是沈成鈞跟人吵了起來。 可這是在跟誰吵? 腦海中浮現這個問題時,葉英想起自己去沈家吃飯那次。 難不成是跟中央的領導吵了起來? …… 歐陽蘭沒想到葉英會找來。 葉英剛一開口,歐陽蘭就關上了辦公室的門,十分警惕模樣,“這件事,你最好不要插手,不是你能管的?!?/br> 葉英當然知道,可是她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那您總能幫我打探一下消息吧?” 沈清晏不知道自己敬愛的長兄已經去世,要是沈成鈞再出事…… 葉英不敢想象。 歐陽蘭看著壓不住著急神色的年輕姑娘,“葉英,這件事非得吵起來,才能有結果?!?/br> 這話猶如一桶冷水,劈頭蓋臉的潑在了葉英的腦門上,讓她冷靜下來,“您的意思是……真理越辯越明?” 就知道,這姑娘聰明。 歐陽蘭難得的話多,“出國前,我有向上面遞交報告,沈老是農機學院的校長,在這件事上更有發言權。沈老和中科院的郭老相熟,又都在文化教育委員會任職,這件事郭老想必也知道?!?/br> 葉英對北京城的彎彎繞繞其實沒那么了解,但歐陽蘭這一通分析讓她理清了其中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