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她到底是個心軟的,“英子,你哥是個好人,可惜好人不長命,你得好好活著才是,他最疼的就是你了?!?/br> 葉英點頭,“我知道?!?/br> …… 黃昏時分,火辣的太陽終于消停下來。 葉英在外面溜達了半下午后往家去。 她給自己找了一個好去處—— 北大荒! 55年起,國家就號召去北大荒墾荒。 而被號召對象,正是廣大青年。 建國后,中小學教育極大的普及,然而對應的高中和大學教育還沒發展起來,五十年代起國內青年便面臨著畢業即失業這一問題。 農村自然而然的成為容納無業青年的最佳去處。 主席說,農村是廣闊天地,在那里大有作為。 葉英很是贊同這話,自己生物學專業,去北大荒可不是最好的選擇? 北大荒的黑土地肥沃,素來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最適合她搞種植。到時候糧食豐收不僅能自己溫飽安穩度過三年難關,說不定還能支援全國哩。 葉英想起了香噴噴的五常大米,肚子咕嚕叫了一聲。 她早晨吃了田桂香倆雞蛋,中午的時候吃的是玉米面窩窩頭,粗面剌的嗓子疼,還不知道晚飯吃什么呢。 要不是現在家家戶戶的大煙囪冒著白煙,葉英就去找李主任說這事了。 這個點過去未免有蹭飯的嫌疑,不合適。 葉英正想著,一抬頭看到便宜舅舅劉大牛從家里出來,他好像有些慌張,沒有留意到自己,匆匆往西邊的麥秸垛邊去。 做賊心虛。 葉英本就犯嘀咕,瞧著劉大舅現在這模樣,倒是坐實了她的想法。 葉家哥哥的撫恤金不對勁! 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古怪了。 葉英有一個大學同學家里有志愿軍烈士。 據說犧牲的時候,當地街道民政科的人給同學家送了一千斤小米,那時候用的還是舊幣,一斤小米一千塊,撫恤金也就是一百塊。 如今兵役局給的撫恤金數額不上不下,葉英當時就想,這撫恤金是不是被她這位便宜舅舅私藏了一部分? 男人藏私房錢從來不算啥稀罕事。 犧牲了的葉家哥哥和劉大舅也沒什么濃厚的舅甥情分,都要把外甥女賣了的人,也不用指望有多少良心。 如今這般鬼鬼祟祟…… 葉英藏在大樹后面,等看到劉大舅走開,她這才摸了過去。 葉英是村里娃,小時候沒少去外面摸老母雞下在外面的蛋。 這會兒伸手在里面一扒拉,沒多大會兒就是掏出了一個小布包袱。 打開一看,葉英傻了眼—— 劉大舅這是松鼠倉啊,藏了這么多東西。 兩盒大生產,三張煙票,兩張酒票,當然最讓葉英震驚的還是藏在空煙盒里的鈔票。 現在使用的是55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最大面額是十元。 這煙盒鼓鼓囊囊,十塊五塊的一大卷,數了數竟然有五百多! 五百多啊。 田桂香是一家之主,家里錢財花銷全都經她的手。 劉大舅能存下五百多塊,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錢到底哪來的。 葉家哥哥委托舅舅照看自家妹子,大概也沒想到自己每個月打回來的錢還被克扣了吧? 小布包袱有個暗兜,葉英從里面找出了幾塊糖。 黃色糖紙有些眼熟,等看到上面的字樣時,葉英忍不住笑了起來。 竟然是高粱飴。 前兩年高粱飴網紅了一把,葉英還特意研究了下,發現這玩意其實跟高粱沒啥關系,原材料是玉米面,找足了原材料自己在家都能做。 高粱飴是去年才推出來的新糖果,劉大舅倒是舍得買。 “那死丫頭哪里去了?讀了兩本書就整天想著偷懶,不想吃飯趁早說,省得大家都說我這個當妗子的黑心肝,餓著她這個外甥女!” 田桂香的咒罵聲忽的傳來,葉英連忙把這小包袱收拾起來。 里面藏得東西一樣不落全都拿了出來。 只是放哪里呢? 家里肯定不安全。 葉英思考了下,把幾張票都塞到了煙盒里面,三個煙盒全都換了個位置塞進麥秸垛里。 從外面看不出什么端倪。 至于這個小布包袱。 葉英還有用。 她把小包袱疊整齊了,里面藏著的十幾個糖果都放到了兜里。 身上的麥秸稈全都清理干凈,葉英這才慢騰騰地回了去。 一進門,田桂香就指桑罵槐起來,“都是讀書讀壞了腦殼,整天胡思亂想的都不知道給家里干活!” 說完,她屁股一扭去了堂屋。 葉英往廚屋去。 劉家的廚房矮小,燒的柴火也潮不拉幾的,生了不少的悶煙,云山霧海的嗆人。 她還沒進去,大妮兒從里面跑了出來。 小姑娘與共和國同齡,快八歲的小孩營養不良的像根火柴棍,打量著還不到一米高。 “英子姑姑,雞蛋茶好吃嗎?” 葉英聽得心頭一酸。 田桂香重男輕女,對沒給劉家生下金孫的兒媳婦很是看不慣,自然也不待見大妮兒這個孫女。 即便劉家大表哥心疼老婆閨女,但他是個木訥性子在家里壓根說不上話,反倒是惹來田桂香一句“娶了媳婦忘了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