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蕭霆也不開心啊,為毛他這威震北疆的大將軍,三個兒子都隨探花大哥一心學問,齊齊走在科舉的大路上呢? 祖父父母康健,夫妻恩愛,兄弟妯娌和睦友愛。有長輩帶孩子教功課,孩子們之間大的帶小的,小的敬大的,萬事不用cao心的蕭姝日子過的不要太幸福??! 一晃到平京已兩年,今年就是蕭老太爺80大壽,兒孫都離得不遠,這次是隱形分家后蕭家聚得最齊的一次。連身為王爺的李佑熙也以普通孫女婿的姿態過來祝壽,蕭老太爺的壽誕極盡榮光。 過了壽誕出了正月,京城送來一個驚人的密旨:皇帝將于今年九月禪位于太子!和密旨同時來的圣旨宣睿王人等擇日返京。太子將于五月份代皇帝去泰山祭天封禪,命李佑熙回去幫著理事。 聽到消息的李佑熙微微有些吃驚,前幾世父皇禪位都沒這么早,難不成就是為了誑自己回去?還好自己不會這么自作多情。 這兩年李佑熙雖然在北方逍遙快活,京城的事卻一清二楚。他沒有一絲對權勢的貪戀,卻不能沒有保護妻兒和自己的能力和底牌。 期間皇帝對蓮昭儀越發寵愛,已經把她的位分提升到嬪,雖然她還不能完全左右皇帝,也多少對皇帝有些影響。好在太子妃處事穩妥,后宮依舊很安穩。 不過李佑熙接到密報,皇帝老爹的身體似乎不是太好,卻又不怎么請醫問藥,莫非有什么難言之隱?想到這些,李佑熙想抗旨的心思有些不那么強烈了。 晚上和蕭姝商量,蕭姝沒有半分遲疑:回京!雖然蕭姝很皇帝對自己的態度,對此也很寒心??删退阒粸槔钣游鹾土?,她也會把皇帝當個長輩來尊敬和孝順。更何況還有太子和太子妃,為了他們更應該回去。 睿王回復宣旨使者,他將在清明過后攜妻子和侄兒返京。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宮變之一 清明祭奠完母后,李佑熙攜妻帶子開始返京,同行的還有蕭家一眾人等。 舟行運河,夾岸春意愈濃,睿王專用大船上一群孩子玩得更是熱鬧。 船艙里的李佑熙正盯著著一封密信,擰眉沉思,對甲板上孩子們的嬉戲聲都充耳不聞。 信里的內容讓他很不安,原定五月出發的太子,忽然行程提前,剛好和他錯開。且出發不久似乎就有人尾隨跟蹤。今世父皇提前禪位,一直覷覦皇位的那人一旦提前聽到風聲,更會沉不住氣,去泰山千里之遙,難免有機可乘。趁此除去太子就有機會問鼎大位,那人豈會錯過這個良機? 更讓李佑熙不安的是,太子走后,由他負責的政事,父皇并未接手,而是讓在京的三個皇子分擔。就算父皇馬上要禪位,間隔這么短的時間,不該如此懈松??墒亲约旱玫南⒍紙缶┏腔蕦m一切如舊,越是平靜越反常。太子一路和如今的京城都讓人心生警覺。 沉思許久,李佑熙喚人去把陪孩子們玩的王妃請回來。 蕭姝回來后,李佑熙遣開旁人和她密語,很快就要到真定碼頭,原計劃大船在那里休整兩天,蕭姝二嫂張如萱正好去看望駐守在那的父母。 李佑熙說他派人暗示張守備,讓他力留蕭家人在他駐區小住一段時間,讓蕭姝幫著說動家人晚些上京。 蕭姝敏感的問:可是有什么不妥? 李佑熙只說他嗅到一股反常,等太子封禪回來就穩妥了。 蕭姝也不再多問,二人分頭行動,李佑熙去找岳父,蕭姝負責母親。蕭叔秋和王氏都不是笨人,雖然不明真實原因,但因信任女兒女婿便欣然同意。 最后在真定休整完再次啟航時,大船上只剩李佑熙一家三口,外加李元琦和林箐箐,四人是必須回的,林箐箐則因她又有了四個月的身孕,不好在別人家做客。再說其兄剛得一女,4月底的滿月宴,不回去也不合適。 其實蕭三爺一家這么早返京也跟這事有關,兩家都缺孫女,親家加好友得了寶貝孫女,蕭三爺夫妻原是特意趕回來賀喜的。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后不僅夫妻都去不了,連兩個孫子都沒讓隨母同行。 到了京城進宮面圣,果真一切如舊,承乾帝除了微瘦了點,精神很好,臉上似有紅光。對兩個兩年不見的皇孫更是親熱非常。唯一讓人驚訝的是居然沒按慣例和嫡子兩家一起用餐。 太子和睿王兩家還沒親熱夠,少年李元琦見到久別的母妃也露出小兒態。蕭姝和太子妃敘不完的親熱話,可皇帝有話讓他們先回府休息,她就不好和太子妃一起用飯繼續暢談了。 接下來的日子平靜如水,李佑熙前的擔憂似乎是多慮了,據報太子也順利祭天封禪,現已經開始返程。 蕭姝微微松了口氣。李佑熙卻沒有絲毫放松,他輕易不讓蕭姝帶六六外出或去宮里。 皇帝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樣對六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據說蓮嬪泡茶有一套,皇上三天不喝就惦記,所以政事有丞相人等和三個皇子處理,他只待在后宮賞美品茗。 三個皇子處理國事中規中矩,再加上剛回來的李佑熙,一切都延用太子行事的慣例,似乎也沒什么不妥。 要說有點變化的就是皇帝再次大封后宮,這次陽光普照雨露均沾,連一直原地踏步走的趙貴妃都被小升半格兒,成了副后皇貴妃。不過皇帝并沒給她更多權利,宮權大半還在太子妃手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