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蕭家三房父子赫赫同揚名,一時風頭無兩。還有人說蕭家三房不止雙喜臨門,等西北戰事結束,大軍凱旋時,受封將士里還有一個蕭家人,就是蕭季秋的次子蕭霆。那時就是三喜臨門了。有人羨慕有人妒,蕭家一時成了眾人紛紛議論的話題中心。 京城某府邸暗室,一華服青年輕敲案幾,似乎是自言自語:“蕭家,沒想到這世竟發達得這么早,蕭老三還占了那么重要的位置,看來,不能收為己用也得毀了他?!?/br> 于是蕭家的榮耀似乎越是一發不可收拾。瓊林宴上,新科探花蕭霖被當朝二公主一眼相中,由其一母胞兄四皇子向當今圣上提出,欲讓蕭霖尚主。 四皇子說的情真意切:母妃在廟里清修,無法眷顧皇妹,知父皇也極疼皇妹,但畢竟父皇國事繁忙,兒臣不欲圣體為此再cao勞。故他這個做兄長的不求皇妹結親勛貴高官,只愿她嫁得如意郎君,知冷知熱。說完眼眶都有點紅。 承乾帝雖惡其母,卻對這一雙兒女有點慈父之心,雖然遠不及對太子和七皇子,可對四皇子的這個請求倒沒馬上回絕。 承乾帝的考量是:蕭霖尚主家世實在太低,但其父其弟都非等閑,以后這一家豈不都成了老四的班底?這可不就是搶了太子的臂膀?再有,雖經查老四跟上回宮變沒關聯,可其母妃被廢,他會不會暗隱不滿?萬一成了大患可不行。 至于蕭霖乃大才,會因此斷送了大好仕途有些可惜就在其次了。 可是老四他們也是朕的骨rou,選這個勢微權輕之家,恐怕也是想避嫌。他們兄妹一向不問朝事,不知道蕭家的潛力也不稀奇,故一口回絕他們也有點不忍。 承乾帝正在猶豫,二公主求見,她自稱厚顏求父皇聽她肺腑之言,她知道父皇猶豫是惜才,她也知道尚主毀了蕭探花大好官途。故她自請廢了公主稱號,她便可不用公主府,而是嫁入蕭家。既全了父皇惜才之心,也不誤蕭探花的鴻鵠之途。 承乾帝一聽顧不得猶豫了,堂堂一國公主豈可如此自降身份???蕭霖尚主那是他們蕭家的大榮耀,皇家的大恩賞。 接下來皇帝就被這對兒女nongnong的感恩孺慕之情淹沒。很快召見蕭霖,告知這一大恩賜。 饒是蕭霖一貫穩重,此時竟也被驚得瞠目結舌。 皇帝對他的反應有點不滿,好在蕭霖鎮靜下來的不慢。 穩了穩神,蕭霖對承乾帝再次三叩九拜,先對皇恩浩蕩感恩戴德,然后又磕頭謝罪,說出自己已經訂親的實情,不敢欺瞞圣上和金枝玉葉。 承乾帝有點尷尬更多不滿,尷尬自己沒事先詢問一下,弄出這么個岔子??墒且驗橹皩Χ餍置么饝奶珴M,又不好收回。 所以騎虎難下的他便對蕭霖生出不滿:尚皇家公主是天大的榮耀,接了這個榮耀才是本份。和這份榮耀比,有些事可以不說,有些問題也不是問題。 于是皇帝面沉似水也不出言,讓蕭霖自己想去。 御書房一片死寂,事態陷入僵局。 蕭霖久久跪伏與地,卻始終沒有說出退親尚主之語。 皇帝很有些惱怒,讓他滾出御書房,跪到外面去。 二公主聞訊,急匆匆趕到御書房,居然對皇帝表示,她愿意和林家女平起平坐。 承乾帝逾加震怒:哪有皇室的金枝玉葉如此被輕賤的?別說和公主平起平坐,連做姬妾都是做夢,尚了公主還敢納二色,朕看他是活膩了! 四皇子兄妹越是解勸,皇帝越火大,馬上就要擬旨。 太子因去平京祭母沒在宮中,是不能及時阻止此事了。 正在這時,皇帝的貼身大太監德全進來稟道:“圣上!七皇子有急事求見!” 正在盛怒中的皇帝一下子清醒很多,自從小七被害眼盲,幾乎再也沒來過御書房,今天定是有急事。 所以圣旨也不寫了,還把四皇子兄妹打發出去,全沒看見那兄妹眼里的怨毒。 門外跪著的蕭霖手里多了張小紙條,上寫:上再有旨,必先應,否則滿門難救! 剛進門里的李佑熙正要行禮,已經被他父皇一疊聲叫起。 這對皇室父子在御書房談了很久,期間還有杯盞落地之聲。 后來皇帝身邊最得寵的大太監急急奔出來,過了好一陣手捧一物而歸。 再過一段時間,就在蕭霖跪的有點不穩時,那個大太監手捧圣旨出來,帶一大群人出宮宣旨去了。 蕭霖垂首而跪,不敢東張西望,卻能感到御書房的紛雜變化。這時有人向他走來,扶他起身之前說:“圣上有旨,讓蕭探花回家接旨!” 蕭霖又想跪下,那人卻輕易把他提住,手重重按了下他的,還一語雙關的:“蕭探花如此感念圣恩,真是忠君之臣??!想來蕭家一門定也都是忠君無二吧!” 蕭霖跪的雙膝如針扎,比不上此時心如刀割般的疼。他渾渾噩噩被人扶著送出去,又被一頂馬車快馬送回蕭家。 蕭家此時正是人心惶惶。之前一家人觀看了蕭霖他們一甲三人騎馬游街的盛況,回來后興奮驕傲等等情緒還沒宣泄完,居然有宮中來人宣蕭家三房四姑娘,說是向她取一件東西。 等蕭姝出來,被詢取的居然是一枚簽子。蕭姝用了好大勁才沒讓自己失態。對方還準確的說出是要靈隱寺燒完頭香后得的那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