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長兄,次子,甚至未來姑爺都在北疆戰場搏命,讓他去真定守供給最恰當不過了。 于是太子吩咐下去,給周紀秋一個新調令:到真定當縣太爺去吧! 太子在陳峰退下后,又招來一個暗衛,問他:“林士海的情況怎么樣?” 暗衛回到:“清醒過一次,也問了他東西所在,只是屬下的人去時,那里已經被人翻找過,東西已不在?!?/br> 太子擰眉思考片刻:“你以前說,知情人只有林士海和他夫人,東西不見有可能是別人偷走,也有可能是他夫人動了手腳。她用一死換夫君活命,定然不會不把那些證據藏好,這樣知情人肯定是她兒女,去查!” 暗衛領命而去。 當天三爺周紀秋接到調令,明天便啟程去真定走馬上任。 周家又忙作一團。 趙老太太這次堅決跟著去真定,為得是等戰火一平息,她就近便歸故里。 葉落歸根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強烈,她不許自己客死他鄉。 一貫說一不二的老太太真的下了決心,誰也擋不住的。 最后除了四爺夫婦找了借口留下外,其他人都將隨三爺去真定任上。 周家正忙亂,卻有人匆匆來訪,是張晴母親張夫人。 她和王氏相互見禮后,眼圈一紅。 之前剛聽到北平失守,未來女婿生死不明,她是何等揪心煎熬不必說,偏偏那個冤家閨女死活還要嫁過來,不答應就絕食。 周家仁義,早就透露取消婚禮之意。 可那個冤家卻不知好歹,說是死也做周家鬼,大不了守周家老二的牌位一輩子。 她上輩子這是造了啥孽喲! 生了這么個冤家,年紀輕輕這還在哪兒??? 說守一輩子,這不是摘了父母的心么?! 總算得知姑爺平安松了口氣,婚禮卻是得延遲。 不因別的,準新郎官還在戰場,肯定趕不回來。 哪知那個冤家居然還要按原日子嫁,說新郎不在場,大不了和公雞先拜堂。 這是什么糊涂話? 和公雞拜堂的那都是啥人家?啥情況? 當王氏聽明白張夫人的意思,心里對張晴這個至情至性的女孩子更是疼惜萬分。 越是這樣,周家越不能那么自私,委屈這么好的姑娘。 王氏想了想,懇切的說: “對晴丫頭,我的喜愛與親閨女不差幾分,是絕對不會委屈她的,只是孩子一片赤誠,也不好太相悖?!?/br> 王氏親手為張夫人端過茶水,方接著說: “我有一個建議,親家且聽一聽。我家老爺明天就啟程去真定任職,我們全家隨后都去。咱就把成親地點改到真定,那里離北都近,霆兒趕過來拜個堂還是應該可以的,就是得煩勞親家給晴丫頭送嫁送得遠了些?;槎Y也不像在京城辦的熱鬧,總還是委屈了她。親家你看可行?” 張夫人略想了下便同意了,誰讓自家閨女不爭氣呢? 周家厚道,處處為自家圓臉面,也不枉那丫頭的一片癡心。 于是她急匆匆告辭回去,和自家不爭氣的冤家說了周家意思。 張晴也沒再鬧,知道這都是為她好,更知道自己讓父母為難實屬不孝。 可那個傻傻對她好的少年已經左右她幾乎所有的情感,讓她明知對不起爹娘,卻勉強不了自己的心。 愧疚讓她一邊哭稱女兒不孝,一邊給張夫人重重磕頭。 母女抱頭痛哭。 第二天周紀秋就啟程先行了。 周家由周霽代兄去張家下大定,重視程度不次于當年對張清敏,只在聘禮上略略次于長子媳。 兩家訂好吉日,便只等到真定成大禮。 這時的北疆戰事進入僵持階段,叛軍推出四皇子做新君,聲稱當今皇帝為太子所害,為得是早日登基,還殘害誣陷親兄弟四皇子等,此等不孝不悌之人怎配做一國之君? 所以他們要清君側。 絕口不提他們先勾結韃靼人占自家國土,殺掠自家百姓的丑惡行徑。 第五十一章 無聊男女 憨郎周霆 遠在開平的周霆接到楊毅轉來的meimei的家書, 里面詳詳細細描述了二嫂對他的一片忠貞癡情, 還告訴他某月某日在真定舉行他們的婚禮, 二哥要是到時候不到,二嫂可是要和一只漂亮的大公雞拜堂滴呦! 還有霽哥兒已經替他去張家下了大定,不要太感謝他呦! 再有就算他順利和二嫂拜了堂,以后作戰時不好好保護自己,如花似玉的二嫂日后怕是要和那只大公雞過一輩子噠! 這封信一口氣刺激了三個人,首當其沖的就是周霆。 腦補出香軟小媳婦和那只該死的公雞拜堂,他就恨不能把它撕成八瓣! 不對!是八百瓣!剁成rou餡再燉雞湯。 還有該死的叛軍和韃子,讓老子不能順利抱媳婦,我跟你們勢不兩立! 周霆的小宇宙爆發了。 這幾天開平防區外的韃子倒了血霉,一個大明的年輕將領跟瘋狗一樣,白天帶步兵掠陣殺人,晚上領騎兵偷襲放火,神出鬼沒防不勝防,讓韃靼兵吃了老大的虧。 他們就奇了怪了,這個人吃了啥藥? 連著幾天黑夜白天的干仗不知道累? 這人就是真的要打雞血的周霆,他要打和他媳婦拜堂的公雞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