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靈感應的秘密
傅采林道:“王小友過謙了!王小友的劍術,渾然天成,不著痕跡,天馬行空,尤其是尋敵破綻,攻敵必救的至理,并不遜色于傅某的奕劍術。傅某從第二招開始,便只能堪堪防守,而無法進攻,注定要落敗。經過此戰,傅某才發現,奕劍術防守有余,攻擊不足,還要多謝王小友指教!” 王璟道:“在下的劍術講究攻敵必救,先發制人,后發先至,倒是和傅兄的奕劍術可以互補。傅兄速度不及我,卻能洞察先機,這一點在下佩服。若有機會,在下也想研究一下心靈感應之術?!?/br> 傅采林笑道:“王小友若不介意,你我各自交流一下如何?” 王璟回道:“求之不得!” 兩人當即便盤膝而坐,各自闡述起自己的劍道。 傅采林道:“傅某的奕劍術所謂料敵先機,若對付尋常之人,只需要以高明的眼力掌握敵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對方的底子,從而作出判斷,先一步封死對方的后著,就能制敵。就像下棋時要先明白棋盤那永恒不變的法則,才能永遠占據主動。但應付王小友這種高手,這些就不夠看了,必須以心靈感應與劍結合,外在的感覺是虛,心靈的感覺則是實。憑借心靈的感覺來預判王小友的動向。至于心靈感應之法,則需要以傅某的九玄大.法為根基,再勤修苦練,以捕捉心靈那種玄之又玄的感覺。王小友剛才使出那種似真非真,似幻非幻的武技,想必是將自己融入自然,傅某雖鎖定不了王小友的氣機,但心靈卻能感應到王小友就在那里!” 王璟笑道:“傅兄果然是天縱奇才,心靈這種玄之又玄的感覺,都能被傅兄掌握!在下的劍術也是以高明的眼力來尋找對手的破綻,從而一擊必中。若是如傅兄這種沒有破綻的,那么便強攻,逼迫傅兄露出破綻。其精髓之處在于需要兼收并蓄,開闊自己的眼界,最后到達手中無劍,心中有劍之境界。屆時將不再拘泥于招式,隨心所欲。只要攻得對手不得不防,便無需防守?!?/br> 傅采林道:“和王小友這一番切磋,傅某大有所獲,回高麗便會想辦法改進奕劍術,以做到攻防一體,但愿還有機會再與王小友切磋?!?/br> 王璟笑道:“等到了那一步,我應該也研究出心靈感應的奧秘了,傅兄怕還是會輸給我,哈哈!” 傅采林也笑道:“王小友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有此信心,傅某毫不見怪。傅某既敗于王小友之手,自當遵照王小友的要求!傅某這便要返回高麗去了,王小友若有閑暇,可來高麗做客,傅某必然掃榻以待?!?/br> 王璟道:“傅兄好意,在下心領,若有機會,定然前往?!?/br> 傅采林說完,便和王璟上得躍馬橋,帶著傅君婥,感謝王璟等人的招待,告辭而去。 寇仲羨慕道:“早知道師父的劍術如此高明,我就和陵少一樣學劍好了!” 王璟淡淡道:“武功到了高深之處,用劍還是不用劍,分別并不大,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道,你若想不明白這一點,永遠也成不了高手。待天下大定,你便代我巡視天下去吧,多見識一下?!?/br> 寇仲道:“這么拉風的事情,徒兒義不容辭,還是師父了解我!” 傅采林之事既已解決,王璟便帶著木婉清,寇仲,徐子陵,石青璇,尚秀芳回了太傅府邸。 又過了三個月,李世民,王世充,徐世績紛紛發來捷報,已經平定了各地叛亂,正在班師途中。至此,天下名義上已然一統。 王璟控制楊廣,頒布詔令,大赦天下,修養生息,百姓皆感念朝廷之恩,天下逐漸安定。年底的時候,廢除舉薦制,又廣開科舉,凡是通過者,皆可為官。宋閥和李閥率先相應,其余各中小勢力無奈之下,不得不從。 王璟又控制楊廣,設立內閣,作為大隋最高權力機構,所有政務,皆有內閣處理。設立軍機處,掌控兵權。設立六扇門,處理江湖中事。自此,皇帝只是國家的象征,再無絲毫權力。隋室敢于反對之人,皆被王璟控制楊廣貶之為庶民,作亂之人,皆被殺。 王璟知道這種形式并不容易推廣,但有自己坐鎮,相信會漸漸的深入人心。王璟準備每年開一次科舉,又興建學校,相信十年時間,科舉和學校便會成形,以此為基礎,遲早會摧毀世家門閥的根基。 由于天下初定,王璟又清理田畝,按后世的辦法分發給農民,同時頒布法令,修整各種法律,統一按田畝征稅,便是寺廟和世家大族也不例外。此舉引發了劇烈的反彈,但王璟大權在握,本身又是天下第一高手,血腥鎮壓了一批膽敢反抗之人,強力推行下去了。 不過一年時間,整個大隋便蒸蒸日上,百姓漸漸從戰亂之后恢復過來。 傅采林依照約定,派遣使者前來遞表稱臣,王璟又派遣大儒王通,帶著大批學生前往高麗,傳授儒家文化。 王璟在這些過程中,著力培養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將寇仲和徐子陵作為自己的接班人。有師妃暄,綰綰,宋缺,李世民等鼎力相助,一切都朝著王璟設定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王璟對于武道修煉也沒有放松下來。王璟一心想突破大宗師,奈何,對于天地靈氣cao控頭緒并不大,王璟便施展“自然斂息術”,以此感應天地靈氣的動向,不停摸索。王璟發現此舉對于心靈感應也有好處。要cao控天地靈氣,要么境界到了,要么能溝通天地靈氣,使得天地靈氣聽自己號令。 王璟想起師妃暄的心有靈犀,便向師妃暄探討心靈感應之術。 師妃暄便握住王璟的手,展示她自己的心有靈犀之術,讓王璟參考。 王璟便發現師妃暄在感應的時候,整個人處于一種空靈之狀態,精神得以無限升華,這頗有些類似他自己施展“自然斂息術”的狀態,但師妃暄的意念卻是融入到王璟的心神中,這才能探知王璟所想。 王璟想明白這一點,不由得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