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姨,你先別急,咱們一起翻翻,看有多少袋燒了?!标惙紙A自己心里也沒譜,但還要安慰胡艾梅。 兩人一起拿著筷子棒,將剩下的袋料全部放氣后倒了一遍,遇到有燒袋的就放一邊兒。胡艾梅看著一袋一袋的褐色袋料被放置到一遍,心慢慢的沉下去。 全部清理完已經快到晚上了,雖然這屋里溫度不高,但焦急和慌張依然讓陳芳圓和胡艾梅前胸后背出了不少汗,短袖濕噠噠的貼在皮膚上,很不舒服。 “天哪,這得有七八十了吧?!?/br> 最后一數,六十八袋。 胡艾梅心里又慌又噪,之前她還和陳忠文倆在家里算過這筆成本帳,自種袋料以來一切的開支包括鋸末、塑料袋、地膜、人工等等,均攤到一千袋袋料上,平均一袋的成本就是八毛。 現在這六十八袋袋料堆在地上,褐黃色的水還不斷的從袋料里流出來,胡艾梅看著越發心疼。 陳芳圓安慰她,“姨,沒事兒,咱們第一次種,遇到這種情況是好事兒啊,我們可以及時補救,免得以后再出現來個措手不及。其實也就是天氣太熱了,不是咱們的問題?;旧戏N袋料的都會出現這個問題?!?/br>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咱們只要從現在開始,好好把控住,之后就不會有損失了?!标惙紙A指著白色袋料上的灰色凸起,“你看,這些都開始長子實體了,熬過了夏天,就可以上架了,咱們不急,慢慢來?!?/br> 胡艾梅知道陳芳圓在安慰她,轉念一想,芳圓一個小孩子想的比她都長遠?,F在陳忠文不在家,家里就她一個大人,她要是因這點兒事就被打倒,以后還能做些什么。 想到這兒,胡艾梅擦擦臉,“芳圓,你說的對。失敗是成功之母,姨得像你學習?!?/br> 她也不知是在安慰回應陳芳圓還是在自我寬慰,“要是這次沒這六十八袋的燒袋,咱們也不會注意到,越往后溫度越高,到那時只怕燒的更多。這是好事兒!” 兩人深吸了一口氣,打起精神來分工協作,胡艾梅將沒用的袋料用竹簍提了扔進田里當肥料,陳芳圓則拿了拖把清掃地上的水漬,之后兩人一起又把家里的搖頭扇搬了過來。 電扇也不敢用時間長,擔心用電安全。陳芳圓將電扇定了時,一兩個小時就過來讓它歇會兒。 這一晚上,胡艾梅睡得很不踏實。閉上眼腦子里想的全是那些沒用的袋料,流出來的褐色水漬像是要把人淹沒一樣,讓人喘不過氣來。 隔天,胡艾梅就蹬著自行車去街上買了十米的遮陽網,和一把掛式的溫度計。 然后搭著□□,和陳芳圓一起,將遮陽網掛在了正屋的屋外窗戶上,干檐這一側的墻壁也擋著。除開兩頭用繩子牽掛著,還用幾根竹竿抵著,雙重保護。 遮陽網是黑色的編制樣式的圓絲網,雖然是黑色的,但一點兒也不妨礙它遮光降溫的功能。 不知道是遮陽網起了效,還是電扇出了力,那些袋料再也沒燒過了。胡艾梅每日都會去屋里看看溫度計,一旦超過了二十七度,便打開電扇呼呼的轉。 她還在買菌種的老板那兒買了幾本香菇手冊,和日歷本差不多大,里面詳細的有介紹了香菇的種植技術,注意事項,預防補救措施等等。 陳芳圓覺得,比她那半吊子口述的靠譜多了。 暑假過完時,陳忠文也做完了一個工程回來了。他整個人黑了不少,瘦了,但看著更高了。 再開學,陳芳圓就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陳忠文和胡艾梅一合計,陳小滿今年也滿五歲了,干脆一起送到學校去。 零幾年的時候,農村的學校年齡卡的沒那么嚴,當然,也沒現在那些花樣,基本上孩子送去上個學前班,然后就是一年級了,萬一老師還是覺得太小,那就再讀一個學前班。 不像現在的小朋友,三歲就送去,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再來個幼小銜接,完全就是個托兒所。 陳忠文考慮的有兩點,一是陳芳圓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剛好小學里有開的有學前班的年級,陳小滿早一年去可以讓芳圓帶著熟悉熟悉,不求學多少東西,主要是壯壯膽,免得頭一年去學校啥啥不知道又哭又鬧的。 二來呢,等十月份天氣轉涼了,就要忙活香菇上架的事兒,再過過香菇也要出了,忙起來肯定沒工夫照顧陳小滿,難免疏忽大意。小孩子沒安全保障,大人忙里分心,還不如送學校去,算是找伴玩。 于是九月一號的時候,陳忠文開著拖拉機,帶著陳芳圓倆姊妹,還有陳小滿陳昕陽倆兄弟一起去了——大伯聽說陳小滿去上學,便和楊玉芬商量后,將陳昕陽也送去報名。陳昕陽比陳小滿大一歲,今年剛好六歲,正是上學的年紀。 和以往的流程一樣,找報名繳費,認班級搶鋪位。一切安排妥當后,陳忠文又叮囑了陳芳圓一通,無非是帶著弟弟熟悉熟悉環境,小孩子膽子小,領著他融入進去之類的。 不過陳忠文擔心的有些多余,陳小滿一個人或許膽小,但他和陳昕陽兩兄弟倆一起,便也不那么怕了,不到一個下午,就適應了陌生的環境。 陳忠文將她們幾姊妹送去學校后,便趕回來搭大棚。因為選地要避光遮陰,還要開闊地方大,不能離家太遠,左看右看,便將地址選在了家門口。 農村里什么都缺,唯獨山多地多。家門口水泥場子外還有一大塊空地,搭著簡易的棚,用來停放拖拉機,風斗谷倉等東西。陳忠文和胡艾梅花了將近一天的功夫,來講這些大家伙搬進了屋子,不方便進屋的,放在了陳香圓家的雜物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