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戰船罕才(2)
“樓船是大型主力戰船,這兩個是中型戰船,后面的應該是輕型戰船了吧?”勢擎天臉帶微笑,這回不再是扯皮笑,乃真正發自內心的愉悅。 “是,后面三張正是用于通信、傳令等快疾靈活的小型戰船?!睓C樹橋驚異于皇上的未卜先知,她與皇上竟如此心意相通嗎?內心的激動竟使她低著頭有些熱淚盈眶,找到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的人很難,找到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的知己更難,而這個人是皇上更是難上加難,如今,她竟一次性遇見了!這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吧! “這是什么時候設計的?”這樣的創舉不可能是在她下詔后短時間內設計出來的。 “回皇上,三年前就已經完成圖稿?!?/br> “有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早點拿出來,差點埋沒了你這個絕世人才!” 機樹橋撲嗵一聲跪下,低首不語。國家不需要,不重視,不號召,她縱有驚天之才也無處施展。她也曾嘗試著拿出來給三兩個同行看過,可都遭到嘲笑,說她異想天開。她只能將自己的心血珍藏,但愿有生之年能等到時機,使它們能重見天日,造成實物現于世人眼前。自皇上連續征戰兩國后,她就覺得自己的機遇似乎要到了,她鷙伏著等待,不動聲色。 勢擎天嘆了口氣,不能怪她,千里馬要遇到伯樂才能發揮它的特長,遇到農婦就連拉車的馬都不如。安慰式地拍了拍她的肩,“朕給你施展的空間,你有多大能耐,都可以毫無顧慮地的發揮出來!讓焰凰盛世多你這一大歷史亮點,永垂史冊由后人敬仰!” “臣謝主隆恩!” “你的設計理念中含有戰術兵法,你的家族中是否有人或曾有人在軍中任職?”一個單純的木匠應該很難有如此大膽的設計,應是兩者相結合的產物。 “微臣爹爹的母親也就是臣的外祖母曾在軍中任校尉,如今表姐也在軍中,我們幼時便在一起玩耍爭論,長大后也經常聯系?!?/br> “她叫什么名字?” “登陸艇?!?/br> “登陸艇?”勢擎天差點沒繃住,這名字起得都如此奇葩,“陸將軍,軍中可有此人?什么官職?” 陸駿仔細想了想,才道:“是有這個人,目前是八品校尉?!?/br> 勢擎天想了想,道:“她們二人都來自南方,通熟水性,又相熟相知,將登陸艇調到機樹橋身邊參與造船、訓練水軍,也許會有意料不到的效果。將來若能立軍功,就提拔,若能力實在有限、確實是個扶不上來的,就讓她回原處?!敝皇莻€八品校尉,也許是個人才但沒有放對位置也說不定。 “是!” “微臣替表姐謝皇上!” “福佑,去宣她入宮一起參與?!?/br> “是!” “朕任人唯賢不避親,但也只按實際能力,若真正是個無能的,誰的光她也沾不上,所以朕給她一個機會,但還是要看她自己?!眲萸嫣熳屗缴砗蠡氐礁咦?,“封機樹橋為工部造船務總務處總司吏,位列朝堂四品官級,前往南方總負責造船場修建及造船事務?!?/br> 機樹橋再次跪拜:“臣,叩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官職級別跳得史上絕無僅有! “相關人等全部聽其調遣指揮!其她大匠大師們亦都前往傾力協助,不可嫉妒藏私,不服之人可與樹橋再私下文明探討。船業大成之日再對所有人論功加官行賞?!?/br> 眾人齊齊跪下:“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機樹橋一下子從九品跳到四品,手握大權,除非不想升官不想得賞、不想參與此等創世大舉與她一起青史留名,否則誰敢嫉妒私下與她作對找茬兒?在這么多人面前展露她的才華,而且是在皇上、左右丞相和各大將等國家核心人物面前,有目共睹的事,誰敢否定她抹去她?盡心盡力參與其中把此事辦好,能被史官在史冊上多勾上一筆,在機樹橋的名字后面附帶上自己的名字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眾人又一起將戰船的各種設計制造細節一一商討,將軍們也提出了自己初期的作戰想法或要求,但她們目前只是純屬于直覺或邏輯,因為她們還從未接觸過水戰。勢擎天提出關鍵性問題由她們自己思考,最后再給予最佳建議,比如提高航速的槳和櫓的增配、利用風勢的桅桿、風帆與確定風向的定風旗,比如船錨改進為鐵錨及其帶來的人力難以升降后、解決起錨與拋描問題的絞車裝置……勢擎天在需要時娓娓而談,眾人不斷地感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這次研討直到天黑透才結束,被皇上引導全部打開思路的眾人還意猶未盡。勢擎天令御膳房傳膳,賜宴,餞行宴。宴中,勢擎天在大家吃得快差不多時才又最后提問眾匠如此巨型戰船、造出來后如何下水的問題。 眾匠愣了愣,似乎還沒有想到。只想著造,卻沒想著才能用!就連機樹橋說出來的辦法也是征發民眾拖船下水、耗費人力的老辦法。 勢擎天就此提出了滑道下水法,“在新船的兩旁用粗長的木料制成簡易的滑道,并在地上密鋪稻草屑,在秋天霜凍地滑時的凌晨,將戰船從高處順著滑道滑至河中,只需要幾十個人便能解決巨型戰船造成后的下水問題?!?/br> 眾匠包括官員們都無不佩服皇上的聰明才智,她雖然身在朝堂,卻對作戰相關之事無不通曉。到此時,對于機樹橋被選中的那絲不服也消失了,如此大才大智的皇上所選之人如何會有錯,皇上的眼光定然沒有丁點兒問題! 眾將也被皇上難得親自教導:“通曉水軍技術的將領是取得勝利的關鍵,先進的戰船及其武器裝備是取勝的基礎,將領不諳水軍技術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打贏一場戰役,最重要的就是將領的指揮能力、應變能力……” 此次跨行業的綜合大宴,讓跨行的人也了解了其它行業的不易,也懂得各行之間并非毫不相干,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且相當重要,配合得好,將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