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557節
王世子如果在途中出了什么問題,那朝鮮王儲就不用爭了。 最后,還是海安君李山希被派了出來。 兩人剛剛抵達九連城,身后就傳來消息:薺浦港再現倭亂,尹元衡請派兵平亂。 尹元老既盼著弟弟能夠借機拉攏一些將領,又擔心弟弟的實力更加強大。 這上國之行,一別朝鮮數月,不知回去后是不是局面又會被動一些。 他看了看與王位不可能有關、這些年里只是輔助打理李懌設的王業局的李山希,臉上帶了些笑容:“上國天子早年便對殿下多有贊賞,這一次到上國都城,還請殿下多多美言。此前王上受jian臣蒙蔽蠱惑,竟有向上國請兵清君側之失禮舉措。如今我親為使臣,自辯之余若有殿下美言為證,待歸國后,殿下在王業局自然更加穩如泰山?!?/br> 李山希心中其實觸動很大。 父親都被逼迫得要向大明求助了,可見處境何其兇險。 他雖然身在王業局,但與大明邊貿的事,先是金安老把持;金安老一家身死族滅后,如今又被小尹兄弟把持。 李山希名義上在督管王業局,實則還不是只能做個甩手掌柜。每年呈上來的賬目,他只是直接署印而已,如何能真正管事? 眼下尹元老是允諾他回去之后的利益嗎? 他其實本就起不到作用…… 至于在大明天子面前美言小尹兄弟之“忠”……李山希想起許久不見的大明皇帝,只是先對尹元老點了點頭。 上一個陪他一起出使大明的金祺,現在大概已經投胎了。 北京城今年沒有萬壽大典,召見諸國使臣一同訂立公約的事是在十月。 現在,軍務會議上已經討論到最終的將卒調動方案了。 琉球那霸港外,夜色中有許多小船迫近,船上滿是握著武士刀目露貪婪的人。 雙嶼港東面,也有倭寇趁著大明海防戰艦巡視的夜間縫隙,正在等待良機。 乾清宮里,朱厚熜看著嚴世蕃送回的奏報不由得笑了:“尊皇攘夷大將軍?御守大將軍?” “陛下,陽武侯再上請罪疏。未能合圍臺灣,以致殘匪逃亡、走漏消息,此事……” 朱厚熜看了看陸炳:“他請罪還要你來問?托你說情了?” 陸炳有點尷尬。 “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并不在意,也不會懲辦,順水人情你倒是會做了?!敝旌駸性倏磭朗擂淖鄨?,嘴里則說著,“臺灣島畢竟很大,上面也只是陸戰兵剿匪練兵,難道當真派戰艦過百巡島封鎖?走漏些人,那很正常。只不過貪功冒進,他手底下的將卒這回總該長點教訓才是?!?/br> 等到看完之后,朱厚熜才擱下了那密奏。 “朕的大軍還沒去,日本有些人倒是已經開始利用朕了。足利義晴想利用朕,大內義隆和細川晴元也想利用朕?,F在倒好,日本有了新的變化,三個大將軍???” 朱厚熜頗為有趣地感慨著自己給日本帶來的變化。 在日本,大將軍這個名號是能隨便用的嗎?那是幕府專屬。 如今嘛…… 朱厚熜開心起來:“看來日本已經尋到取死之道了?!?/br> 第465章 何不食米? 在那些來過大明幾回了的諸國使臣面前,嚴嵩已經是個老熟人了。 印象中,這位大明重臣就沒有離開過大明中樞。 實際也確實如此,從浙江回京后,嚴嵩做了三屆尚書、兩屆國老了,如今是他本人的第三屆國務大臣。 領的是禮交部事。 今年不辦萬壽典儀,今年的主題是大明作為宗主國邀諸藩使臣訂立公約。 因此選了個特別的會場:天地壇。 和后人的印象不同,此時的天地壇沒有分開。 因為皇帝不同了。 歷史上因為嘉靖帝的大禮議,恢復了天地壇分祀的舊制。于是在嘉靖朝,才新建了后來的地壇,原先的天地壇里也建了個圜丘,祭天改在圜丘舉行,天地壇因此改名天壇。 現在,天地壇雖仍舊不小,卻遠沒有后來的大。 東、北、西均稱天門,南門卻名為永安。而原先的主建筑大祀殿,則名祈年。 這也是那一輪皇城重新規劃修建之后的結果。 同樣,原先天地壇西南角的齋宮建筑群擴大了一些。 過去,這里是皇帝齋戒專用宮室。建于永樂十八年的齋宮總占地面積近四萬平方,專供皇帝親自祭天時提前到這里來齋戒三天。 而齋宮的西南側,還有神樂署。這神樂署與齋宮同時建成,初稱神樂觀,是演習祭祀禮樂的場所。 如今禮交部下設了曲藝司,神樂署在如今已經有了新用途:通驛局如今最高檔的旅舍:大同館。 原因無他:擴建北京城的過程當中,天地壇周圍土地可以發賣,這周邊如今著實聚居了大明最富裕的一群權貴。 他們這樣的人,往來自無白丁。尋常而論,貴客自該延請入府客居。但同樣的,也有專門入京結交顯貴的人,若能在這周邊有個地方住下,那自然就方便多了。 于是,從北京南面的永定門進來后不遠,往東就有一條大街直通天地壇永安門。 而這條街便成為了北京城如今新興的一條“奢侈街”。 南北精品、高端酒樓、茶樓、戲樓,這條街上多得很。 現在大同館被禮交部包圓了,開始陸續入住各藩國使節:只允正使、副使等入住,隨員安排在老的會同館。 定安街上,一時多了許多奇裝異服的外藩使臣。 琳瑯滿目的貨物讓它們看花了眼,而瞧熱鬧的勛戚二代或重臣子嗣們在這定安街中的茶樓、戲樓打發時間時,有人就笑著調侃:“嚴國老也是精于財計啊。雖說讓這些外藩使臣住在大同館,禮交部要多花一些銀子。但這些鄉巴佬到了這定安街上,兜里還能留下金銀嗎?” “話不能這么說。這些年但凡有外藩使臣到了京城,甭管住在哪,誰又不是花光了銀子才回去的?在京城,如今只要兜里有銀兩,就不愁沒地方花。再說,來的每每都是什么王子、重臣甚至國主本人,哪個又是節儉的主?” “聽聞這次,陛下要親自祭祀天地,而后再與諸國使臣在天地壇會談?” “那公約到底是什么內容?” 定安街上,尚元和毛龍吟正在漫步。 他們是昨天到的,路上本來還想著是不是可以試乘一下去年回去的使臣說的蒸汽火車。但是,他們是經運河一路抵京的。從通州入北京城,也只坐了馬拉車廂。 現在在大街上,兩人停駐在一家名為“金記珍糧”的店門口。 停在這里,是因為他們發現這條街上售賣各種精致奇巧貨物的店很多,但糧店還是第一家。 知道了居住于這一帶的人非富即貴,家院很大、仆人眾多,買糧這種事自然無需通過這樣的糧店,而是該有人直接送到府上。 “二位客官,還請入店細瞧。我們金記珍糧店里,賣的可都不是尋常糧食,這可都是農學院供奉們在皇莊精心試種、再由我們金記糧油廠奉旨試制的,大明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毛龍吟先走了進去,帶著尚元像是帶個孫子。 奉旨試制這幾個字可就分量極重了。 他們剛進門,只見又一管家模樣的人走入了店中,直接就說道:“金掌柜,我家老爺昨日試了試你說的那玉米羹,贊不絕口。你這還有多少?我們鎮遠侯府全要了!” 毛龍吟聽完心里一驚。 如果他路上做的功課沒有錯,所謂鎮遠侯,那是幫助如今大明天子平定了剛繼位時叛亂的那一家。當時升為了國公,是嘉靖朝的第一個新封國公。 還有,玉米是什么? 柜臺后面,一個人迎了過來:“哎呦,顧大管家,這玉米還是去年葡萄牙大使到京城陛見時才隨船帶回來的。歷經一載,如今皇莊那邊也才產了一丁點。若不是我家老爺這么多年往皇莊供肥兢兢業業,如何能分得一些。實話實說,那些也只是不適合做種子的次品,我這才先給諸位老爺家都送了些,不敢談價錢。再多要,哪里還有?” “去年才有的新種啊……那洋薯粉、土豆總還有吧?如今諸省都不缺種了?!?/br> “那倒多的是?!闭乒裥α似饋?,而后又有些得意地說道,“不過這熬制成粉的技術,還有數量,還是只有我們金記珍糧最多?!?/br> “……先拿百斤?!蹦枪芗覈@了口氣,“金總裁還是會做生意的。原本只是個肥廠,如今倒另辟蹊徑,做了個糧商?!?/br> “嗐!這還不是奉旨建了新型肥廠,置辦了不少機器?再說了,陛下皇莊這么些年都只是有進無出,全是在培植新糧種、琢磨新技法。我家老爺奏請上去,才得了這個恩典,也算讓皇莊多些進項。自然了,要緊處還是要讓諸位老爺試試新糧食的好處。富貴人家愛吃,屆時再推行起來也容易些……” 毛龍吟就聽兩人在那閑談,而之前招呼他們的人則利索地去了后院安排稱那什么洋薯粉、土豆了。 他心生好奇,不由得上前行了一禮,用有些生疏的“標準”漢話問道:“二位請了!不知這洋薯、土豆、玉米……都是何物?” “貴駕是……” “哦……冒昧。這位乃是我們琉球國主嫡子、尚元直王子,鄙人琉球毛龍吟,忝為副使?!?/br> “原來是二位使臣,怠慢殿下,怠慢貴駕了?!苯鹫乒裥辛诵卸Y,而后說道,“這幾樣東西嘛……” 說罷稍微介紹了一下。 從一開始被找到的紅薯,而且掛了“洋薯”二字激發當時的楊廷和推廣這玩意的動力。這么多年來,伴隨皇明記海貿行的腳步,尋找外來優質糧種和新物種的腳步就沒有停歇。 有心尋覓,又通過阿方索把觸角直接伸到了葡萄牙,不少東西來得更早了。 馬鈴薯、玉米、橡膠……若不是有了這些新東西,葡萄牙給大明的賠償也不能那么早就賠完——他們熱心為朱厚熜搜尋這些,還有歐洲的書籍,朱厚熜最終都是給他們折算了一些價格、算了折扣的。 原本,馬鈴薯和玉米這兩樣新物種,還要等到幾十年后才陸續傳到東方來。 而現在,京城權貴之家已經提前嘗到鮮了,還是金掌柜口中不能作為種子的次品。 在外使面前,兩人并沒有多說什么。倒是鎮遠侯府上的管家又贊頌了一下皇帝的千秋功業,那洋薯、土豆耐旱高產,活人無數,實在功德無量。如今還有多余果實可以熬制成粉了,各有妙味,他就是為鎮遠侯再來買些回去做那些尋常酒樓也買不到的吃食。 毛龍吟聽到這里,終于知道這家糧店為什么能開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方了。 他誠心說道:“鄙國孤懸海外,土地貧瘠,百姓只能以蘇鐵果為食。這神物,不知可有種子能售賣?若能在琉球試種,琉球上下必感念上國恩德,日夜禱告祈祝大明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蘇鐵果?”鎮遠侯的管家愣了一下,“貴國子民以那東西為食?” 沒想到那國王的兒子也問了問:“毛法司,百姓們為什么不吃米???” 毛龍吟看了看那店小二及另外兩個幫手從后院搬來的兩大一小三個罐子,罐體通透,正是用玻璃所制。而罐子中,細白的粉末滿滿當當。 “顧大管家,給您過秤?” “不必不必,金總裁就這一家店,我們鎮遠侯府豈能信不過?且送到府上便好。金掌柜,算一下賬先記著,我先畫押,月底到府上結賬?!?/br> “好嘞?!?/br> 毛龍吟這時才看了看尚元,而后長嘆一口氣:“讓二位見笑了。這蘇鐵,上國兩廣一帶也有。若非大災之時,只怕上國子民無需以之度饑。而鄙國土地貧瘠,國土狹小,卻不好種稻。能吃上米的,不多。直王子殿下長于王宮,不知民間之難。鄙人驟聞上國有此等耐旱高產糧種,驚為神物。若能帶些回琉球試種,實在功德無量之事,還請金掌柜指點門路?!?/br> 蘇鐵果,在中國倒是主要用于入藥,祛風通絡,活血止血。 而毛龍吟這話,顯示出了他的水平。他既了解大明也有這種植物,還知道大明百姓只是災年沒辦法才尋這些東西充饑,更表現出了他作為琉球副使對琉球國主的忠和對琉球百姓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