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448節
“我們在最南面!我們的牛羊和馬兒能最先吃飽?!卑炒鸪槌隽伺宓陡钇谱约旱氖终?,“然后,我們舉族殺向汗庭!” 刀出鞘的聲音不絕于耳。 距離大同最近的土默特部最早也最深刻地感受著大明森寒的刀鋒,經過這三個月的反省與商議,他們面前已經只剩下一條路。 只有成為草原真正的王,土默特部才不會最終消亡,草原上的子民才不會最終消亡。 能帶領他們把這條路走通的,只有他們現在這一部的王。 在小小的土城之戰剛過去這么一點時間的這個嘉靖十一年春,俺答最終決定放棄豐州灘。 歃血之后,將來是罪人還是英雄,就看他能不能成功了。 土默特部在籌備向東北舉族遷徙,大明北進的兵鋒之下,一定有無數的小部族就此灰飛煙滅。他們一定會先恨俺答,草原諸部一定會面臨一個更龐大的大明。 但是,草原的魂沒有丟,草原必將凝聚起來,在俺答的大纛之下。 此時此刻,俺答堅信這一點。 打來孫只是個毛頭小子,袞必里克已經老了。 在三月底的一天,有一人精疲力竭地伏在馬背上,來到了再次大了一點規模的土城。 他的模樣穿著,和韃子已經沒什么區別。 但在守軍的箭矢和槍管之下,他滑下了馬屁,費力地掏出了一面牌子:“軍……軍情……我要見……見總兵……” 封了瀚海伯的俞大猷已經位列李全禮之下,是大同鎮的總兵。 他人不在這里,土城守將花了一些時間,才知道那是外察事廠的腰牌,而后快馬報去大同。 有什么軍情,那人不肯說。 一直等到他被送至大同,見到了俞大猷,他仍舊不肯說。只因為,俞大猷這個級別已經夠資格知道誰是外察事廠北境宣大這邊的負責人。 當這個人也被找來之后,他才得知了一個令他震驚無比的消息,然后迅速以最快的速度傳去京城。 要趕時間! 怎么決斷,他沒資格,俞大猷和李全禮也沒有資格,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 他能告訴俞大猷和李全禮的是,先做好出征的準備。 但是要往哪里打,甚至于說出不出去打,都要等陛下和軍務會議的意思。 四月初三,這個消息才到了京城。 朱厚熜在御書房里走來走去,等著夏言、張孚敬、楊慎他們過來。 走了很多步,他又看著輿圖。 不久后,夏言等人終于到了這里。 “即便只令宣大騎兵出邊墻,恐怕也攔不住俺答舉族,更容易敗?!敝旌駸邢日f出了自己的判斷,“他們還沒出發,但恐怕也就是這個月內的事了。必不是引大明追擊,他只有這條路走。朕也沒想到,他能這樣破釜沉舟!” 外察事廠拼命送回來的,是土默特部異乎尋常的舉動。 犧牲了兩人拼命打探,基本拼湊出了目前還只有土默特部高層頭目們知道的消息:俺答決定放棄豐州灘,直接先去汗庭,舉族奪了汗位再說。 “既是外察事廠犧牲了兩人才得到的情報,俺答必定已經知曉?!毕难院敛华q豫地說道,“雖然他這一北去,猶如虎入深林,但倉促之際,來不及堵截他們。陛下,臣以為,當待其北上,只是先進軍歸化。讓他和汗庭先殺個元氣大傷,此復套良機!” 楊慎只想哀嚎,但他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機會來了,大明難道不該拼命抓??? 錢糧! 這回可不是只北推數十里,這次的機會若抓住了,是有可能把韃子都逼回到汗庭周圍的。 而這么龐大的行動,只能由朝廷根據兵力、糧草情況及邊墻之外這個新出現的牧場真空期帶來的局勢變化做出決定。 甚至包括要不要先去占了歸化,還是等袞必里克先過去,分散他的兵力。 李全禮和俞大猷沒有迅速等來軍令,因而更顯得這次的動作之大,需要找到最有利于大明的策略。 到了四月的下旬,大明的封舟緩緩駛入吉婆島的港灣,趙俊的海師則在交趾最南端的洞海城東南方的昏果島等待廣東海防道及皇明記海貿行的戰船前來匯合,準備兵發馬六甲。 而草原之上,俺答在大纛之下遙望了一下東南面,隨后向著東北面揮出彎刀:“拔營!” 大明南北的歷史,在這個春天正式拐出大彎。 第387章 北征!御駕北征! 俺答這一走,他若成功擊潰了脆弱的左翼,那便是重新掌握了對大明的戰略主動。 要絕了大明北患,目前紙面實力最強的右翼頭目袞必里克能不管嗎? 俺答跑了,大明鞭長莫及,最好的選擇便是先就近擊潰袞必里克,復套、收復青海。這需要的時間不少,足夠俺答沒有后顧之憂地先全力收服左翼,然后再接收在他心目中必定會被擊潰的鄂爾多斯、永謝布兩萬戶。 至于更北的地方更苦寒,那又怕什么? 接下來,只要他們不南下,而是把目標放在野人女真等部頭上,明軍要么不勞師北征,要么就只能坐看俺答重新休養生息。 在這個過程里,說不定朱厚熜就嘎了。 “還有朵顏三部?!睆男罂偠叫度魏?,王守仁長居北京,作為軍務會議參謀,“邊市還開不開?還開,朵顏三部拿換到的大明貨物,以后便是賣給俺答!不開,俺答蠶食朵顏三部,大明管不管?若要管,便需重設萬全、大寧都司。千里北地,筑城運糧,人力軍資,俺答再劫掠起來可比進邊墻之內容易多了?!?/br> 楊慎心里直打鼓,擔憂地看向皇帝。 朱厚熜為此已經考慮了一個月了,連闊別京城一年多的兒子越王朱載垺回了京,他也顧不上多見幾回面。 如今夏言和王守仁在對北的戰略上產生了分歧。 夏言認為,盡管土默特部還帶著女人、孩子、營帳、全部的牛羊馬匹不可能走得快,但是大明大軍北征深入草原一樣走不快,堵截不住他們。因此,不如趁俺答和汗庭都不可能來援,傾全力擊潰鄂爾多斯和永謝布。 王守仁則認為,一旦大明重新掌握了大片邊墻之外的土地,不可能不重新鑄造一批城池寨堡來控制住這些土地、壓縮俺答的生存空間。而俺答若吞了左翼和右翼殘部,雖然蒙元的整體實力下降很多,但俺答麾下可用之兵卻會更多。此后,他便是在大明沒有邊墻邊防體系的塞北劫掠,大明的糧草、軍資,都要千日防賊。 因此,與其先復套,不如直逼汗庭主戰場。一旦汗庭崩潰、俺答的圖謀失敗了,袞必里克便不足為慮了。 “土城再往北,重回官山,復了往日宣德衛、官山衛,就能壓住鄂爾多斯部東援。這樣,可以只在官山與大同之間筑好涼城、卓資、集寧、興和四城,再以土城、貓兒莊等堡為輔,則大同至官山百余里糧道無虞。袞必里克能占住豐州灘,必定不敢也不愿冒險東援,他大可坐山觀虎斗?!?/br> 王守仁繼續勸說著朱厚熜:“當此之時,先掃滅永謝布,再緊逼察哈爾時,當是俺答與汗庭大戰方休、最為虛弱之時,可一戰敗之。如此一來,俺答只能西逃,其后便是他與袞必里克相爭草場。大戰虧輸之余又長途西徙,俺答內不能以利服諸部,外不能以力敗鄂爾多斯,恐怕反倒會便宜了袞必里克?!?/br> 多的話他不用說,袞必里克還需要多擔憂嗎?他自己年紀也大,而且才能遠不如俺答。 夏言連連搖頭:“知大明主力北征察哈爾,袞必里克如何不能以勤王之名自官山以北繞去?待王師與俺答交戰正酣,他坐收其利!況且千里迢迢北征汗庭,大明還沒做好這個準備?!?/br> 王守仁說出了讓楊慎心里打鼓的原因:“此千古良機,正當傾國而戰。三邊及大同、山西,自然要有出邊墻復套之勢,讓袞必里克不敢輕舉妄動。三大營、宣大、薊遼精兵,當直撲汗庭。朵顏三部若不想再有去年之事,也該出兵為前鋒?!?/br> 從心底里,楊慎贊同王守仁的看法。 但從家底來看,楊慎太擔心這種十萬級別的大軍出動、而且主力方向要千里北征帶來的糧餉及后勤壓力。 朱厚熜還在凝神考慮,眉頭緊鎖。 從時間來看,袞必里克此時一定已經察覺到了土默特部的離開,永謝布最北面的小部族必定也已經見到過土默特部往東北方向遷徙的陣仗。 發生在察哈爾的大戰,最晚也會在七八月里打響。 大明這邊,雖然軍務會議仍在商議,但糧儲號及朝廷其他倉的糧草已經安排了起運。準備、動員,最快也同樣需要到七八月才能發起那樣規模的北征。 俺答確實果斷又堅決地,在一個很好的時機來了那么一出。 大明想直接追去揍俺答、坐收漁翁之利,就必定是另一場寒冬之時在更靠北的草原深處與蒙元之間的惡戰。多少年以來,再無明軍能深入到那么遠,人生地不熟,王守仁的提議同樣大膽。 夏言的建議更加實際,但以后面對度過了最危險時刻的俺答,就會更被動一些。 只要他肯茍在漠北,朱厚熜便只能像朱棣一樣,屢屢北征也難建全功。畢竟,俺答已經放棄了豐州灘,他可以到處遷徙。 在沒有天眼的如今,俺答如果和大明玩起草原躲貓貓,大明沒多少好辦法的。 明軍的火力更強了,但更加倚重火器部隊的明軍,也就更比不上騎兵的機動性。 兩個法子都有利有弊,這種時候,只有朱厚熜自己來做這個決斷了。 也該是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他看向了王守仁和夏言:“你們還漏算了一點,那便是朕?!?/br> 王守仁心頭一動,望向皇帝。 朱厚熜站了起來:“不用分兵去奪官山、涼城。朕到太原,袞必里克就不敢動!” 夏言知道了皇帝的決斷,沉默不語。 上次皇帝去宣府,博迪死在了落汗溝。 這次皇帝去太原,那便是對袞必里克的戰略欺詐。只要消息傳到河套,袞必里克就不敢輕易離開了,更不可能直接棄守。 楊慎則心里一喜:這樣的話,西線只用假裝有大動作,實際不用出兵。 “爭取小半年時間就夠了。傳旨襄城侯、瀚海伯、鎮安伯,先以宣大之力,出張北,盡逐永謝布。傳旨武定侯及薊遼總兵,整訓將卒,準備出兵。告訴朵顏三部,想要永謝布的牧場,那就盡快出兵,阻截永謝布北逃之路。一旦建功,趁俺答與汗庭正交戰,斥候北上縱火燒荒,讓俺答更難過這個冬!” 為保土城、晾馬臺、貓兒莊這些去年新奪回的地方,宣大的糧草軍資最充足,現在士氣也最高。 朱厚熜看向了張孚敬與楊慎:“宣大現在就出兵,可以盡力支撐兩個月的軍需。后勤保障如何接力,便需要看你們了。朕先去太原,等捷報傳來,便御駕至張北,復套事便交予撫寧侯、靖邊伯,袞必里克仍不能去援。而朕御駕北征,既不進軍,俺答便不能當即退走,也不敢輕易犯險來攻?!?/br> 他斬釘截鐵地說:“這個冬,朕在漠北和將士們一起過!讓俺答的戰馬牛羊缺干草,掉了膘,待來年春暖,再一舉破敵!” 楊慎聽明白了,無非讓眼前數月內的壓力稍小一些,但這壓力會一直持續到明年的年底。 大明天子御駕親征的威嚴,先用來壓制住袞必里克不能離開河套,再用來鼓勵北征的將士在寒冬漠北堅持住一個冬天,讓俺答也投鼠忌器。 真正與俺答的決戰,選在了明年春夏。 皇帝再次御駕親征,而且這次要快。 決定一下,陸炳迅速緊張地動了起來。 鎮安伯嚴春生心頭一激靈,也迅速整備起特戰營,從速出發去宣府。 皇宮之中,朱厚熜還有事需要安排。 這一次,他要離開的時間會很長。 大明已經有了太子,因此有太子為名義來監國。實際上的重任,仍舊托付給了六個重要的人:孫交、崔元、王守仁、楊慎、張佐、麥福。 在郭勛帶著三大營主力離開后,麥福和被調回來的仇鸞共同掌管著剩余的三大營。 郭勛也開始打雞血,這次可真的是封公的大功機會了。 剛剛從大同總兵卸任的他,在大同畢竟立過大功、有了戰場歷練。 嘉靖六年開始,大明多了那么多侯伯。眼下是要北征汗庭了,若一戰掃滅,將來立功的機會可越來越少,京營中的將領恨不得早日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