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395節
包正川把藥端到桌上時,就聽楊博在擔憂。 他笑了起來:“解元公,你擔心啥??!套虜趕跑了,俺答也趕跑了,這一仗是大勝了!” “……哼!若非有俞將軍,大同豈能大勝?”楊博仍舊耿耿于懷,“我擔心什么?我擔心王尚書辛辛苦苦營造出的戰機,宣府將卒卻抓不??!若都像當時井坪諸路大軍一般磨磨蹭蹭馳援,那邊的韃子還是會像套虜一般終究逃出去!” 俞大猷微笑著:“惟約,你如此憂心宣府兵事,莫不如到懷來去。我已無大礙,你前去懷來,我修書一封予應得,他必倒履相迎,你也能再盡一份力?!?/br> “唐撫臺公務繁忙,我就不去打擾了?!睏畈╊D時說道,“你定要養好身子,不能留下什么老毛病。我是山西人,既然適逢其會,保著你將來鎮守晉地才最緊要?!?/br> “惟約之才,我實在佩服?!庇岽箝嗫聪蛄四峭胨?,苦笑了一聲,“當真好用?你這些時日鉆研醫書臨時開的方子……” “俞將軍信不過我?”楊博急了,“我給城中名醫都看過了,他們都說可以一試!” “……自然信得過你?!庇岽箝嘁е篮攘?,“只是皮rou傷,談不上要養筋骨吧?傷筋動骨,等傷好后每日習練漸多,慢慢也就練回來了?!?/br> “虧了氣血,可不是小問題!”楊博一臉嚴肅,“你大可放心進補,大夫們都說了,這個方子是極溫養的?!?/br> 俞大猷只能接受他的一片熱忱,但心里嘀咕著城中大夫早知你這個舉人當日槍挑韃子頭顱出陣,又是山西新科解元,誰會駁你面子說你這方子不行? 熱血青年讓俞大猷漸感難陪,主要是對方文才讓俞大猷也有些羞愧,極想早點打發他去唐順之那里。 但一起扛過槍的情誼,楊博對他這般著緊、敬重,俞大猷也不好明說我有點怕了你了。 好在屋外傳來了聲音,剛剛送完藥出去的包正川又折了回來,大嗓門喊著:“將軍!將軍!宣府那邊捷報來了!陛下竟親臨三岔口堡,蒙古那狗屁大汗被陣斬了!大捷!大捷??!” 兩個人都呆了呆,楊博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陣斬小王子?當真?” “那還能有假?這等大捷,豈能作假,聽說尸身都沒被奪回去!” 楊博立刻忘記自己之前是怎么吐槽邊鎮將卒的了,撫掌贊嘆:“當真是大捷!我大明開國百余載,多少年再沒有陣斬一國之主這等大捷了?宣府將卒都是好樣的!這一仗怎么打的?” “……我只聽了消息,詳細捷報,隨后才能送到將軍這里來吧?!?/br> 俞大猷也很激動:“恨不能在宣府!” “俞將軍也是立有大功?!睏畈┘拥米邅碜呷?,“這下,邊鎮兵事該停歇了吧?還是說韃子會再興兵來復仇?不……汗庭無主,草原爭雄。俞將軍……” 俞大猷看他立刻又準備與自己暢聊蒙古局勢,正色道:“我勇于戰卻不擅于謀。虜酋既死,自要先有汗位之爭。惟約,今冬無戰事了,你可前去宣府。你的名字,陛下也早在我奏報見過?,F在去,還來得及見駕,更可向應德請益。這一戰,你也有功!” “……不才那是一腔血勇,匹夫之責,并不求什么立功受賞?!?/br> 俞大猷搖了搖頭:“你見了應德便知。惟約,如今學問,已經漸與過去不同。陛下新學宗師,你不愿見駕請教一番嗎?” 拿出了學問的名頭,楊博終于是在應有的謙虛扭捏后點了點頭:“俞將軍言之有理!” 俞大猷微笑:“我遣兩人,快馬護你前去!” 這是城府還不深的年輕人,但也是十分熱忱又有才華的年輕人。 俞大猷目送他行禮離去,隨后才皺眉思索起來。 陣斬一國之主,那是多難辦到的事? 這一戰,大明究竟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第344章 宣府立誓 御駕班師之前,朱厚熜還有兩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是宣大一戰折損了這么多將卒后,這兩個重鎮的許多職位、防務需要盡快安排,所以王守仁這個兵部尚書要來。 第二件事,他要在大捷后見一見將卒、在犒賞結果定下來之前先激勵一下他們。 本來秉持“來都來了”的原則,他想到宣大和一些邊堡也看一看的。 但年關將近,而北元之主喪命于此,楊一清、王守仁他們都擔心會有韃子知道消息,瘋狂來攻擊報仇。就算不會發生這種事,皇帝巡邊,又是大軍隨駕護衛,浪費錢糧。 于是朱厚熜只是留在宣府,等他要見的一些人過來。 俞大猷的身體還不宜長途跋涉,朱厚熜遣了陸炳親自去:讓他也一路看一看。 但郭勛的傷已經好了,他可以快馬過來。大同防務之前一個月就在重新布置,他暫時離開幾天問題也不大。 見到皇帝,郭勛先是單膝跪地:“罪將戍守大同不力,致使韃子肆虐大同西路,請陛下降罪!” “……行了,別假模假樣的,起來吧?!?/br> “……罪將有負圣望,是誠心請罪認罰?!?/br> 朱厚熜無奈地說道:“西路留個破綻是朝廷定下的方略,你麾下接令馳援不速倒確實是你御下乏力。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到大同也只數月,朕就不怪罪你了。起來吧?!?/br> 郭勛這才謝了恩,站起來后諂笑道:“陛下神武!御駕親征后,先克復宣府上西路,再合圍小王子,陣斬北元國主。陛下神機妙算,勇謀足以激勵將卒奮命,臣欽佩之至!” 朱厚熜瞥了他一眼:“你不知道先前謀劃是什么?” “戰局變幻莫測,如今戰果可遠超當時謀劃了!”郭勛一本正經,“臣說的是真心話!” “你啊……”朱厚熜嘆了口氣,“朕更寧愿斬的是俺答?!?/br> 郭勛看出來了皇帝是真的有些遺憾,因此有點不明白:殺了博迪,不比殺了俺答更足稱不世之功? 朱厚熜是不指望他的大局觀了,看樣子他對俺答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來的才智領悟很淺,看不出來誰才是大明更難纏的對手。 看著郭勛,他還是笑了笑:“沒丟你祖上的臉。那天夜里,怕不怕?” “……一開始怕,后來就顧不上了?!?/br> “雖然犯險前往是冒失之舉,但好在結果不差?!敝旌駸邢蛩钢更c點,“你啊,該好好感謝俞大猷。若不是他在黃崖山把套虜先狠揍了一頓,袞必里克見你只兩千人在側,定不會多疑。那樣一來,你就是在荷葉山了?!?/br> 說罷語氣一緩,輕聲說道:“你可沒有李瑾的本事?!?/br> 郭勛聽他提起李瑾的名字,臉上也嚴肅起來:“臣領兵接敵,確實不如赤城侯?!?/br> 旨意既下,如今人人說起李瑾,都要尊稱一聲赤城侯。 在援軍都還沒來的時候,他率區區數百兵卒出鎮安堡阻截韃子從鎮安堡北側邊墻突圍而出,功勞已經足夠大。他若惜命,也許能活下來。但他若惜命,也就不是李瑾了。 “既忠且勇,對勛臣來說也夠了?!敝旌駸蓄D了頓,“接下來這兩年,你先繼續呆在大同。你只記住一點,像對待俞大猷一樣,對待其他有本事的將官就行。讓他們能安心練兵,有機會立功?!?/br> “臣明白?!惫鶆琢⒖逃衷囂降貑柶饘λ跃o要的事,“那俞大猷……還會留在大同嗎?” “他不是已經因功擢升你西路分守參將了嗎?” 郭勛頓時開心,這樣他在大同的底氣增加了不少。 朱厚熜也再度笑了起來:“看你那模樣,還以為你想問你自己。井坪大捷,你功勞不小。這一次,允你兒子仍襲侯爵之位?!?/br> 郭勛頓時大喜:“臣謝陛下隆恩!臣必肝腦涂地,為陛下守好大同,擢選良將、練好邊兵?!?/br> 要深究的話,原本不需要這般出生入死,兒子也是侯爵。但如今陛下雄才大略,既然定了勛臣無功都要降等襲爵,武定侯家卻成了嘉靖一朝第一家不降等的勛臣。 陛下終歸是有功必賞。 “起來吧。后面這兩年,你不會好過。記住,屆時凡事聽伯安的?!?/br> “……大司馬?”郭勛愕然看著他。 “朕已與楊總參、王尚書商議好了,著他改任宣大總督?!敝旌駸姓f道,“宣大這幾年既要應付邊患,還要革弊練兵,有王伯安在這里坐鎮,朕更放心?!?/br> “臣明白,臣必不會自恃侯爵,擾了王督臺大計!” 相比王憲,陛下很肯定他郭勛確實更佩服王守仁。 一場大捷下來,因功升賞者不知多少。邊將貪功啟釁的,恐怕也不會少。宣大需要更有威望的人來懾服,創造了這次圍殲戰機的王守仁必定無人不服——他是能給大家帶來更大功勞的人。 “去楊總參他們那邊吧。你是大同總兵官,接下來大同怎么布防、怎么調任,你也去說說你的看法?!?/br> “臣必定只推舉有勇有謀之將?!?/br> 隨后兩三日里,朱厚熜把一些在這次大戰中出力不少的文官、武將都見了見。 同樣,也有那個從井坪趕到宣府來的楊博。 能有舉子剛剛摘得解元便擱筆從戎去邊軍中出一份力,朱厚熜相當欣賞這份熱血。 楊博是黃崖山之戰從頭到尾的親歷者,朱厚熜與他細聊了兩三個小時。 盡管沒有給楊博任何的封賞,但誰都知道,有解元之才,楊博必定是要參加后年會試的。而現在便已簡在帝心,他相當于已經保送進士甚至一甲。 楊博離開后,朱厚熜召來了楊一清、王守仁、唐順之、郭勛等人。 “此前戰局緊張,一直來不及復盤各處戰事。今日從楊博口中知曉黃崖山經過,俞大猷能有如此戰績,除因個人勇武及黃崖山地勢,他那防守策略里,朕看出來一個亮點:他是把每一個兵種的潛力都用盡了,彼此配合極好。鴛鴦陣兵、炮兵、火銃兵,不光是揚長避短,運用時機也很重要?!?/br> 一邊介紹著楊博轉述的黃崖山之戰細節,一邊說他的看法。 這些天來,朱厚熜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火器的革新、穩定列裝、cao練都需要時間,大明至少還有數年、或者說基本上在朱厚熜有生之年仍必將處于冷熱兵器結合使用的階段。 不同軍種之間的配合,會是后面練兵、打仗過程中極重要的事。 將卒死傷比例越低,越容易沉淀出勇將、老兵,戰斗力的成長才越值得期待。 朱厚熜腦子里是有關于所謂多兵種合成軍隊的概念和模糊記憶的,但那必定不能隨意去使用——單兵殺傷力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機動和戰場情報也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但俞大猷一戰成名,鴛鴦陣在小地形或者同時面對規模不大敵人時候的戰力,已經很值得思索。 課題自然是丟給楊一清、王守仁他們。 大范圍的改動是不可能的,但他們很快就形成了一個共識:朔州守御千戶所并入井坪守御千戶所,升格為衛。而宣大諸衛所,都遣一個總旗去井坪衛受訓,習練鴛鴦陣。 宣大邊墻構建之處雖然大多數地形都不算險峻,但如果最外圍防線守軍中都有數百人的鴛鴦陣兵,在合適地形確實非常便于阻截、遲滯敵軍,為援軍爭取時間。 與此同時,至少兩鎮總兵的親兵營、總督巡撫的標兵營,是可以采用更高規格來練軍隊的??偭考悠饋硪仓皇菙登?,騎兵、鴛鴦陣兵、炮兵和槍兵、刀牌手配置好,他們也能成為宣大不容小覷的一支機動增援力量。 “宣大此后必定連年遇敵,且戰且練?!敝旌駸衅诖乜粗跏厝?、唐順之,“你們都是長于兵法韜略之人,大同那邊還有俞大猷師徒二人。再有武定侯、榆林伯二人,朕就將宣大托付給你們了?!?/br> 傅鐸終于醒轉,對他及時趕到戰場咬住韃子斷后的兵力、調派宣府北路諸軍沿邊墻堵截的功勞,朱厚熜已經定了下來對他敘功封伯。 至于這一戰的首功,大家公論只怕要落到王守仁頭上,盡管他在最后落汗溝之戰時不曾趕到戰場。 整個最后的戰局形成,是王守仁促成的。他不僅穩住了薊州,還讓朱麒聽話地走來走去,先去了三屯營,又趕回宣府奪回了龍門所,最后更是冒著被皇帝責罰的危險讓朱麒“違令”從龍門所前往鎮安堡馳援。 如果沒有朱麒帶著那么多人及時趕到,面對博迪死后那么多敵騎的瘋狂反撲或突圍,明軍無法在落汗溝殲敵那么多。 王守仁在宸濠之亂后,朱厚熜重用了他代替楊一清參預國策。他那新建伯,在王守仁于湖光之亂時守好了江西便因功定了下來。 這一次,王守仁將升侯,李全禮的襄城伯也將升侯、只是仍舊降等襲替,而朱麒與郭勛一樣下一代不降等。 次日,宣府城西,這一次宣府、大同、京營諸多立功將士代表,包括落汗溝一戰中傷勢較輕的人一清早就等候在了那里。 包正川帶了兩隊鴛鴦陣兵,激動地站在那。他們的戰績已經傳到宣府,陌刀長戟和方盾,讓他們成為人群中極為引人注目的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