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好兇猛 第382節
養一支精銳兵馬的消耗,太過巨大了。 除開養軍之資,除開滍水長堤及召陵新城的修筑,襄城、舞陽、葉縣、遂平、確山等城,即便城池完好無損,太過低矮的城墻不利防御,后續城墻急需加寬加高、急需增添譙樓、戰棚等附屬防御建筑,急需開挖內外壕溝,急需修筑羊馬墻…… 這些都意味著一筆筆需要緊急開支出去的錢糧。 汝潁會戰也證明了水軍的地位與作用不容忽視。 許凌最初率兩千水軍將卒護送徐心庵所部進入潁水,到最后棄船登岸,前后總計減員一千兩百余將卒,戰船也都盡毀。 徐懷將周洛等出身鄢陵、尉氏等水澤之地的一部分南附義軍將卒,都編入楚山水軍,擴編到三千人。 打造更多更強的戰船,三千人馬晝夜不休的進行cao訓,都是吞噬錢糧的無底洞。 韓昌甫、周虛易等義軍將領,率領數千義軍將卒撤入嵩山立足,朝廷授韓昌甫等將都虞侯,明確嵩山義軍受楚山行營節制。 朝廷對敵軍堅持作戰的義軍及其他抵抗勢力,即便有心招撫,也是只給官職將銜,錢糧卻是不管,允其就地籌措。 楚山這邊卻無法完全坐視不理,好在前期也僅應允供給兵甲弓弩,而汝潁會戰之中所繳獲的兵甲弓弩甚多。 史軫、蘇老常等人為此忙得飛起,每一筆錢糧支出都是反復合計,但短時間內也難向朝廷提更多的要求。 鄭懷忠所轄的左右神武軍縮編到四萬正卒,朝廷每年也僅撥付三百萬石錢糧,但河洛上百萬民眾南遷安置,朝廷需要額外拿出大筆的錢糧出來。 而從襄陽遷都建鄴,建繼帝與群臣再省吃簡用,這也是一筆天量的開銷。 江淮、荊湖等地的水軍需要大規模擴編、cao訓,長江以北諸路需要加強防御,不能完全寄望淮王府軍于淮河沿岸的防御。 這些都是朝廷近期需要開支出去的錢糧。 而這幾年來為應付北方的戰事,對江淮、荊湖、兩浙諸路屢屢加征,數百萬流民南涌,沒有土地賴以謀生,便成群結隊的落匪為寇侵掠地方。 各地民亂苗頭漸起,目前又以荊湖南路為最。 汝潁會戰前夕,荊湖南路押解秋賦前往襄陽的船隊,在洞庭湖口被劫。 上百萬石錢糧落入大寇孫彥舟手中,孫賊聲勢一時無兩,在洞庭湖中號稱坐擁數萬水軍,即便是各方傳書有相當程度的虛張聲勢,但也足以稱得上大患了。 建繼帝最終沒有中斷遷都計劃,在各種因素之外,也是為了更好加強對江淮、荊湖諸路的統治;最終也沒有對前期極力阻撓北征的周鶴、高純年等人加以懲戒,主要還是考慮江淮荊湖以及川陜諸路的有序統治,離不開以周鶴、高純年等人為首的士臣體系去維持。 在離開舞陽時,周鶴、高純年等人就舉薦許蔚出任荊湖南路制置使,并從左宣衛軍抽調一部精銳,前往潭州清剿大寇孫彥舟。 徐懷考慮到許蔚南歸之后身體一直很差,建議建繼帝另選賢能,但許蔚他自己更憂心拖延下去,荊南賊勢坐大、無人能制,極力應承其事…… 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 建繼三年的上元節,為慶祝汝潁大捷,襄陽城難得的張燈結彩,一派喜慶氣氛,但滿城百姓的心情卻又是異常復雜。 因為這一天,建繼帝正式頒詔遷都建鄴。 雖說襄陽府作為陪都,繼續獨立于荊湖北路之外,但皇帝都要走了,這算什么事嘛? 普通老百姓無法理解陜洛大部淪陷、江南荊湖局勢不穩,大越戰略重心東移,以及淮南防線脆弱等,都是最終促使遷都的關鍵因素。 普通老百姓禁不住擔憂,皇帝還要往南跑,是不是虜兵快要殺過來了? 與朝堂走得頗近的襄陽士紳早就知道遷都一事,也早就知道朱沆出知建鄴府兼領建鄴兵馬都監、右驍勝軍統制劉衍率部前往建鄴等地駐守,是為遷都作準備。 不過,從盛傳遷都之事起,建繼帝前后拖了大半年都沒有動身,之后又御駕親征取得汝潁大捷,很多人都以為遷都一事會就此中止。 卻沒想到新一年的上元節都還沒有過去,就正式頒詔遷都了。 聽聞到正式頒詔遷都的消息后,火急火燎趕到鋪院的魏成隆,看到鄭屠從都進奏院回來,三步并作兩步迎上去,問道:“鄭郎君,這次真是要遷都了,怎么之前一點消息都沒有?” “……這是傳往楚山的詔令!”鄭屠將懷中詔令取出來,遞到魏成隆跟前讓他看一眼,說道,“這還能有假?” 汝潁大捷,文武群臣集于舞陽就已經議定年后遷都,襄陽城中與朝中關系密切、有所往來的士紳商賈得到消息,都提前將家業往建鄴轉移,或派家人趕往建鄴添置宅邸鋪院, 魏成隆之前不是沒有聽到風聲,卻是鑄鋒堂謹守規矩,在朝廷正式頒詔之前,一點準備都沒有做,魏成隆都沒有從鄭屠這里探得一點口風,還以為汝潁大捷令遷都這事黃了,誤以為別人所聽到的消息都是假的。 魏成隆非但沒有跟著做什么準備,甚至接手別家拋售的一棟宅院,暗自以為撿到大便宜了。 魏成隆這時候有些傻眼的問道:“我們之前怎么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不是都說節帥在汝潁殲滅七八萬敵軍,令胡虜不敢再越潁水半步,怎么又要遷都了?” “遷不遷都,跟潁水大捷沒有什么直接關系,甚至之前還因為潁水會戰耽擱了幾個月!”鄭屠說道,“耽擱是耽擱了,但遷都是早就定下來的事情,不會輕易改變的!” 魏成隆也不敢抱怨鄭屠之前一點口風沒漏,小翼的問道:“那鑄鋒堂呢?都沒有提前做一些準備,貿然間慌手慌腳,還不知道亂成什么樣子呢!” “鑄鋒堂要做什么準備?”鄭屠反問道,“朝廷都沒有正式傳旨,鑄鋒堂就遷到建鄴去,那讓朝中大臣如何看待楚山?一點規矩都不講了?” 楚山目前對外輸出的物產,以兵甲、鐵料、炒茶及桐油為主,目前供給荊北、南陽、襄陽等地就已經供不應求了,暫時不會大規模往江南東路、江南西路及荊南等地販售。 鄭屠作為楚山專駐襄陽的進奏使,平日都要到隸屬于中書門下省的都進奏院應卯,楚山有什么章奏或朝廷有什么詔諭,他負責第一時間承轉——這次正式遷都,他當然要隨都進奏院遷往建鄴。 為方便鄭屠在建鄴有足夠的人手調用,鑄鋒堂還是會派人前往建鄴開設鋪院,但以販售炒茶為主。 炒茶目前還是楚山所獨出,朝中很多士臣都是習慣沖泡便捷、回甘無窮的炒茶,鋪院以售炒茶為主,卻不愁在建鄴無以立足,因此也無需提前派人前往建鄴大肆準備什么。 鄭屠窺著魏成隆臉色晦暗,坐下來慢條斯理的飲著茶,問道:“你有什么打算,是留在襄陽,還是回楚山去?襄陽這邊也是需要人打理的?!?/br> “鄭郎君到建鄴,身邊怎能缺了我使喚?” 鑄鋒堂以往在襄陽的事務,主要就是方便大宗物資在襄陽通過漢水集散,魏成隆要是留下來,都有機會獨擋一面,但他也沒有太多的猶豫,一口咬定要跟著鄭屠前往建鄴。 汝潁大捷都不能中止遷都,魏遠隆懷疑汝潁大捷所傳的戰績有很大文過飾非的嫌疑。 他擔心哪天楚山軍未能守住淮上,赤扈騎兵殺到襄陽就是二三天的事情,他一家老小留在襄陽會玉石俱焚,怎么看都是建鄴更安全。 再說了,皇帝及文武百官都遷往建鄴了,留在襄陽還能有什么盼頭? 鄭屠見魏成隆拿主意卻快,說道:“那你快快準備去吧,說不定過兩天就要動身了……” 這會兒晉龍泉著人送來糕點,作為上元節的贈禮,鄭屠也是不動聲色的留下來。等將詔函派人緊急出城送往楚山之后,鄭屠找了一個借口離開鋪院,在西城一處酒肆的雅室里與晉龍泉秘密見面。 “聽晉莊成回府說陛下欲用文帥留守襄陽?”晉龍泉窺著左右無人注意鄭屠走進他提前預訂好的雅室,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已經確定下來了,就等傳詔?!编嵧傈c點頭,說道。 “許相去了荊南,文帥留守襄陽,新都遷往建鄴后,朝堂之上只有樞相與朱沆郎君相依了??!”晉龍泉蹙著眉頭嘆道。 晉龍泉應晉莊成之請來到襄陽,明面上替晉莊成打理府邸繁瑣事務,暗中為楚山效力,這兩年也差不多摸清楚朝堂之上的曲奧。 建繼帝初到襄陽即位登基,主戰派有胡楷、許蔚、朱沆、王番、文橫岳等人身居要位,在朝堂之上還能勉強與周鶴、高純年、吳文澈、顧藩、陳泰等人制衡,在建繼帝的強力支持下,推動一系列軍事變革。 雖說這兩年來抵御胡虜談不上有多成功,陜西、河洛大部分地區相繼淪陷,但也成功建立了江淮防線,保住大越半壁江山。 倘若朝中主戰派力量進一步壯大,晉龍泉相信在穩定江南荊湖等地形勢之后,很快就會迎來反攻汴梁的機會。 然而他所看到的局面,先是王番離開朝堂,出任荊湖北路都部署,繼而許蔚前往荊南出任制置使,解決湖寇之患,此時文橫岳又將留在襄陽統掌軍民之事,等遷都建鄴之后,朝堂之上能稱得上主戰派大臣的,就只剩胡楷、朱沆兩人了,實在是太勢單力薄了。 雖說建繼帝就是朝中最大的主戰派,但問題在于建繼帝想要做什么事,沒有諸大臣的配合,也會力有未逮。 就拿這次御駕親征來說,胡楷、許蔚、文橫岳等人是功不可沒的。 一方面胡楷、許蔚、文橫岳等人是堅定的支持者。 更為主要的,則是身為樞密使的胡楷親自出面擬定周詳的出征計劃;身為參知政事的許蔚在建繼帝身邊出謀劃策的同時,還兼管錢糧調度;而身為御營使司提點軍務的文橫岳,更是負責御營使司的日常軍務,沒有文橫岳,左右宣武軍戰前擴編、襄陽等地的守戍安排,以及出征計劃都沒有辦法落實下去—— 沒有這三人,建繼帝脾氣再大,決心再強,也沒有辦法御駕親征。 總不可能建繼帝什么都不管,糧草不管,將卒錢餉不管,襄陽衛戍不管,沿途安營扎寨不管,直接帶著數萬兵馬,“嗖”的一聲飛到淮上吧? 現在許蔚到荊南了,文橫岳又要留在襄陽,最關鍵的兩環都換上周鶴、高純年一系的人物,建繼帝還想御駕親征,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所以更需要我們前往建鄴,盯著風吹草動??!”鄭屠微微一嘆,說道。 周鶴、高純年等人薦許蔚去荊南,鄭屠他就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上次回楚山,還特意找史軫問過這事,史軫只是說徐懷因為許蔚身體的緣故反對這事但最終無果。 荊湖孫彥舟等湖寇有成大患之勢,急需大臣前往坐鎮,周鶴等人薦許蔚兼領制置使,位在經略使、轉運使之上,統領荊湖南湖軍民事務,甚至都不能說是在打壓、排擠許蔚。 這次遷都,襄陽府作為陪都繼續獨立于荊湖北路之北,除了提振荊襄咽喉的戰略地位外,還將為南陽、淮上、秦嶺等戰線提供戰略支撐,留守一職也需要有足夠分量的大臣出任,周鶴、高純年等人薦文橫岳擔任此職,也不能說是打壓、排擠。 要不然的話,就算周鶴、高純年等人拼命推薦,建繼帝也不可能讓許蔚、文橫岳離開身邊。 然而許蔚、文橫岳二人離開中樞,實際造成的后果,是胡楷、朱沆二人為代表的主戰派勢力在朝中更加勢單力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士臣群體太過龐大了,即便到這時也非他人所能撼動。 主戰派太勢單力薄了。 楚山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現實。 “史先生可有說我們到建鄴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晉龍泉問道。 “史先生說汝潁大捷,楚山獨占鰲頭,然而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鄭屠說道,“許相、文帥又離開中樞了,朝堂之上,楚山應該會更受孤立——一直以來模棱兩可的晉莊成看到這樣的局勢,這次很可能會倒向周、高等人,你我到建鄴之后聯系要更隱蔽……” “……”晉龍泉蹙著眉頭,說道,“往后我直接出面見你,恐怕會更不方便,有沒有合適的人手安排進晉府?” “這個到建鄴之后再作安排,現在就安排人手過去,容易引起晉莊成的懷疑,”鄭屠說道,“晉莊成真要徹底倒向周、高等人,你在晉莊成身邊打探消息就更重要了……” 第一百零四章 宮中 雖說建繼帝一再強調省儉用度,但南下到襄陽兩年多時間,宮中還是積攢不少物什,特別是諸妃嫁入宮中,帶來大量的陪妝。 襄陽城里目前僅有宮侍、宮女兩百多人,與汴梁的皇宮大內遠不能相提并論。 喬繼恩現在他不放心禁卒笨手笨腳的打碎東西,親自帶著百余宮侍、宮女,將宮里大大小小的物什打包裝箱,跑前跑后不一會兒就累得直喘氣。 “我說喬大官,你就歇在一旁看著——這大冷天的,你跑前跑后出一身汗,叫冷風一吹,再染上風寒,陛下可要責怪我們不體恤喬大官!”榮樂縣主叉腰站在廊下,招呼喬繼恩坐下來歇息。 “這兩天零零碎碎的物什都要裝箱上船,哪里敢省心???”喬繼恩從機靈的宮侍手里接過一把折疊小椅,在廊前坐下來歇力,說道,“陛下三令五申嚴禁到建鄴后再大肆添辦什么,這邊的東西就都得打包帶走。要不然啊,等到建鄴后,宮里缺了什么轉不過來,還得是我頭疼?!?/br> 大越立朝以來,宮中都較節省,但天宣帝時期,汴梁皇宮里也有上萬宮侍、宮女。 那時候內侍省不僅掌握著極大的事權,資歷較深的宦臣得到龐幸,也有機會參與朝政,乃至出仕地方及監掌軍鎮。 建繼帝在襄陽即位登基,喬繼恩看似在內侍省只手遮天,但里里外外就二百多宮侍、宮女,上頭卻有建繼帝、纓云公主、諸位貴妃要伺候,他誰都怠慢不得。 喬繼恩他這個內侍省監實在是比歷任前輩都要辛苦、沒滋味得多。 雖說建繼帝也經常找喬繼恩詢問軍政之事,但性情謹慎的喬繼恩輕易不敢在建繼帝跟前搬弄是非。 周鶴、高純年等人卻是數次上書,想從南下流民里挑選一批生計沒有著落、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凈身入宮,但建繼帝一直不允。 喬繼恩不要說為此流露不滿了,甚至都不敢跟周鶴、高純年等人走得太近,以免重蹈錢尚端的覆轍。 朝中考慮荊南制置使及襄陽留守人選時,兩次都有人舉薦錢尚端,建繼帝權衡再三,最終還是忍痛割愛,使許蔚、文橫岳暫時離開身邊。 喬繼恩看得很清楚,錢尚端在汝潁大捷之后還繼續執掌制敕院,看似沒有因為前期強烈反對御駕親征而受懲罰,但實際上建繼帝已不再信任錢尚端了,或許是覺得錢尚端還需磨礪。 不過,錢尚端到底還是士臣出身,建繼帝即便不再信任他,也不會將他一腳踢開;喬繼恩卻知道自己身為宦臣,他的一切都建立在建繼帝的信任基礎之上,一旦失去建繼帝的信任,可能真的就什么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