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好兇猛 第137節
拒馬后有人戒備,但只要對面不試圖將拒馬推下城墻或強行闖過來,也不會阻攔三五人接近,畢竟大家都還是大越的將卒。 徐懷也是僅僅借助監軍使院糾察軍紀的名義,攔住這些兵卒的去路。 既然是熟人,唐青也立即安排人將拒馬拉開一條縫隙,放那人過來。 “徐忻!” 徐武坤看清來人竟然是徐仲榆之孫、徐武俊之子徐忻,也是嚇了一跳,抓住他的胳膊,驚訝問道, “你怎么會在軍中?” 徐武富曾遣徐忻去給鄭恢、董其鋒通風報信,之后徐忻就沓無音信,大家都以為他早就死于亂軍之中,徐武俊甚至還在玉皇嶺給他立了一座衣冠墳,卻沒想到他竟然就在天雄軍中。 “在黃橋寨時,我叫家主遣去斥候賊情,卻不想被賊軍捉住——他們捉住我嚴刑拷打過一陣,后來卻不知怎的,將我丟在土牢里就不聞不問了。賊軍投降,我跟官兵說明身份,但官兵愣是不信,將我與其他賊軍臉上刺了金印,一并打發到嵐州來充軍……”徐忻在軍中也聽其他桐柏山寇出身的兵卒說過一些事,知道徐恒在淮源鎮被徐懷一拳打死,之后徐武富、徐忱二人也相繼死得蹊蹺,這會兒站在徐懷面前,說起自己這一年以來的經歷,就怕他不信,言語之間都有些磕磕巴巴。 也是畏懼徐懷,他剛才看到徐懷也不敢相認,卻是徐武坤爬上城頭,才出聲相喚。 徐武富遣徐忻去給鄭恢通風報信的詳情,徐武磧最是清楚,從頭到尾徐忻確實都是被蒙在鼓里。 再說徐武富父子死后,徐仲榆、徐武俊也都隨勢傾倒過來,甚至為了安徐武富舊屬的心,還推舉徐武俊擔任大寨耆戶長,主要負責北坡草場的打理。 所以說,即便徐忻有可能曾被迫落匪,徐懷、徐武坤他們也斷不可能去追究。 至于當年在獲鹿堂的那點小恩怨,徐懷早就忘之腦后了,招呼徐忻一起進角樓說話。 “你在天雄軍編于誰的部下,北城樓門適才被襲破,到底是怎么一個情形?”徐懷剛才還想將杜仲、孟老刀派過去找桐柏山舊人聯絡感情,沒想到竟然會再遇徐忻,有些事情當然是直接找他詢問。 “我被遣到嵐州充軍,就編入第三將第六營為卒,營指揮使是張奎安——張奎安見我識字,又粗通刀弓,便叫我在他身邊侍候,平時聽都將田志常的招呼?!?/br> 見徐懷沒有兇神惡煞相待,徐忻也便將近一年來的充軍歷程坦誠相告。 他也沒有好什么隱瞞的,這一年來他沒有辦法歸鄉,甚至之前的身份都不被承認,在天雄軍中僅僅是一名受俘充軍的賊卒,他看到徐武坤、徐懷,心情也異常很激動,希望通過他們,給家人報個平安, “午后指揮使張奎安帶領弟兄們奪下北旌門,想著往里面鎮壓叛民,卻不想叛民格外兇猛,打了幾次沒打進去,天黑后大家就都退回城樓暫息,卻不想半夜被這些叛民偷了一個冷子——城門樓里原先就堆積不少柴草、馬車廂以及亂七八糟的雜物。叛民突襲時,射箭引燃柴草,火勢撲滅不掉,我們被困在城門樓上,只能往這邊撤來?!?/br> 看徐忻兵服,徐懷知道他不僅被張奎安作為親兵收留在身邊,還是一名隊目。 再聽他描述,徐懷可以確認這些都是蕭林石暗藏在大同城的人手,在其他三座城門早就藏下的暗手,可惜拖延到今日午后再分派去控制三座城門的兵馬,都沒有引起足夠警惕,甚至叫叛民趁夜反攻時,輕易就引燃這些柴草打亂陣腳。 徐忻就看到張奎安負傷從北門外逃走,目前滯留在城墻上的諸多人,有一半都是張奎安部,還有一些人都是廂軍,被臨時調來值守城墻的。 天雄軍的禁軍將卒,大部分都不愿意因為守城墻而錯過進城大肆劫掠的機會。 這些人目前是以都將田志常為首,被拒馬阻攔,無法直接從城頭撤往勝徳門,田志常這會兒正想著安排一兩人先溜下城頭,跑去通稟張奎安找這邊交涉。 城墻雖說高聳,但田志常真要找來繩索,又甚至叫兵卒將腰帶解下來接到一起,一個個從城頭溜滑下去,也就費些功夫而已。 不過,此時的監軍使院在他們眼里,已經不再是擺飾了。 而天雄軍雖然并不清楚暖香樓一事真正內情,但徐懷在暖香樓前,將經略使身邊的一名指揮使當街打趴下來,可能普通小兵沒有聽聞,田志常作為葛懷聰麾下的都將,還是知道一二的。 所以他這時候被堵住,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先派人去找張奎安稟報這事。 除了田志常外,包括徐忻在內,還有三名節級滯留在城頭,由于徐忻乃是張奎安的親兵,地位要略高一些,特別是那些被打散編制的散兵,也就認得田志常、徐忻。 張奎安部,是被葛懷聰視作精銳戰力了,因此年后有兩千年輕力壯的桐柏山寇兵拆散安置到嵐州諸部軍中,張奎安部是受到傾斜的。 此時城頭小兩百人,桐柏山寇兵出身的,差不多就有五六十人;這些人大部分都知道徐懷的“兇名”。 禁軍老弱占比也確實太高,像徐忻這種相對普通兵卒而言,刀弓皆擅,又識文字的,可以說是難得的人才,被張奎安招攬到身邊任用,實屬正常。 當然,徐忻相比較在玉皇嶺時舉止輕佻、姿態傲慢,在經過這一年之后,各方面都要沉穩得多。 待局面徹底混亂起來,他們只要將田志??刂谱?,徐忻實是出面掌握這支兵馬的最佳人選…… 至于田志常已派人去找張奎安通稟這事,徐懷則不以為意——他們作為監軍使院的嫡系人馬,要是一點脾氣都沒有,輕易就讓開道路,放這些人撤走,豈非人人都當他們是賣黃芽菜的? 第七十三章 瀾起 “嗬,你小子這一年多鉆哪個山溝溝里去了?” 徐心庵得信爬上城頭,拍著徐忻的肩頭,熱切的招呼道, “你充軍嵐州,怎么不托人捎信回淮源?你知不知道我們也到嵐州了?你爹都在扇子崖給你立了墳,真他娘晦氣,得趕緊寫封信捎回去,將墳給刨了……” 徐武富死后,長房田宅基本都以三五分之一的市價轉售給缺地少宅的族人,而置換出來的錢財也都以修墓的名義,用于獅駝嶺、金砂溝等地的坡田開墾、道路及塘渠的修造。 而徐伯松、徐仲榆等上房徐的代表人物,除了迫于形勢支持鑄鋒堂對徐族內部資源的掌握,也同意大幅降低佃租。 上房徐與下房徐之間的矛盾,現在基本都緩解下來。 徐心庵的眼界、心胸也高了,看到徐忻竟然還活在世上,心里也是又驚又喜。 徐忻還是很有些拘束,他充軍嵐州,起初很是凄涼,同行的賊兵欺侮他,到嵐州之后也受老卒欺凌,而除了臉頰刺字外,身上傷勢也沒有痊愈,無法逃走。 等到他受張奎安賞識,境遇才改觀過來,卻是黃龍坡驛糧谷事之時,知道徐懷、徐心庵他們隨王稟到嵐州了,但他總憂心徐懷、徐心庵對以前的舊怨念念不忘,哪里會聯絡? 這次也正好在城墻上碰到,而且是看到曾教導他刀弓腳拳功夫的徐武坤。 要不然,他還是不會主動找過來。 當然,徐忻找過來,也是想問這邊能不能讓開道,放他們過去。 “將卒衛城戍邊、沖鋒陷陣,是職責所在;監軍使院不能坐看將卒臨陣脫逃,這也是職責所在,”徐懷沉聲說道,“除非有葛懷聰都指揮使的軍令,要不然,我們這道沒法讓。不過,你們需要什么吃食,我這邊都可以準備一二……” 主將嚴重失職或戰歿,兵馬都監或監軍有權接管戰場指揮權,但現在顯然還不是時機。 徐懷心里正想著等到時機恰當時,直接通過徐忻掌握這支人馬,怎么可能會放他們走? 不過,徐忻是得都將田志常吩咐過來說項,徐忻不能不過來說一聲,但他看到徐懷、徐心庵不念舊怨,徐武坤又在這里,他自己都沒有多迫切想撤下城墻;徐懷拒絕,徐忻也沒有放到心里去。 即便這一年多來他經受種種折磨,心里的傲氣也并沒有完全磨滅掉,心里瞧不起這種肆無忌憚的劫掠。 甚至自覺的跟盜賊區別開來,從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良家子,不是山賊土寇,是支撐到他一直到今日的關鍵。 在諸寨聯軍投降前,他被嚴刑拷打,帶著一身傷被扔在賊軍土牢三四個月無人過問,要不是這點,他自己都要崩潰掉。 而倘若有機會,他也渴望能像真正將卒那般建立軍功,將來能真正衣錦還鄉,與家人團聚。 這一年多的磨難,令徐忻從內到外都發生很大的淬變。 聽徐懷這么說,徐忻便將話傳給田志常。 田志常還是畏懼徐懷的兇名,不敢直接過來交涉,便在戰棚那邊僵持下來。 待杜仲、孟老刀過來,徐懷還是叫他們準備一些吃食以及御寒的氈毯送過去,借這個機會,讓他們跟那幾十名桐柏山寇兵迅速熟絡起來。 而城頭這些寇兵出身的將卒里,有八人更直接曾是郭君判、潘成虎的舊部。 …… …… 過了一會兒,見過朱沆之后的潘成虎也爬上城頭。 “你們這是要搞哪出戲哇?” 潘成虎從垛口探頭出去,借著火把看角樓下方的城墻內側,除了兩道繩索目前僅能方便三五人上下外,略微傾斜的夯土城墻上還掏出好幾排可以落腳的淺窩子,身手敏捷的人,可以直接借這些攀上城墻。 而他剛才也是直接穿堂過戶,看到院子里堆放不少已經制作成半成品的木料,必要時能快速組裝幾只云梯架到城頭。 潘成虎被鄭屠鼓躁,找王番請命趕到大同來,是滿心想跟著徐懷撈點功績的,還不知道當下的情形有多嚴峻,看到這邊的部署,當然是摸不著頭腦。 “……” 這時候很多事都不需要瞞住潘成虎,甚至需要看他進一步表明態度。 徐懷寒暄幾句,就留徐武坤、徐心庵、唐青他們在角樓盯著,帶著潘成虎再次爬下城墻,前往關押陳子簫的房間。 徐武磧、周景兩人剛回來,在關押陳子簫的房間里歇腳。 借著燭火,看清楚確是陳子簫被五花大綁捆在房柱上,潘成虎嘴巴都張大起來,一臉見到鬼的樣子,過了片晌還是目瞪口呆的看向徐懷,半晌后才說道: “陳子簫失蹤不見,岢嵐城里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被契丹人的刺客暗殺了——我還奇怪契丹刺客暗殺他做甚?鬼佬佬的,你們將他捉到大同來做甚?這不是比契丹刺客殺他更鬼扯嗎?” “那就讓陳子簫跟你聊一聊唄!”徐懷走過去,將扎綁陳子簫嘴的帶子解下來,又將堵住他嘴的布團拔出來。 “潘爺啊,許久未見,我真沒有想到你竟然也會死心踏地的投奔鑄鋒堂??!”陳子簫咧了咧脹痛的嘴,朝潘成虎說道。 “到底怎么回事,可別撓我的心了!”潘成虎太詫異了,不想費勁繞彎子,急不可耐的催促徐懷利落的將前因后果說給他聽。 “你不是一直都覺得陳子簫的行跡有些古怪嗎?現在這一切都搞清楚了,陳子簫原名韓倫,曾經是契丹南院知國事蕭林石手下的大將。他數年前因為得罪契丹權貴入獄,被蕭林石遣到大越作間,我們在離開岢嵐的當天夜里,才逮到機會將他捉住,一并帶到大同來了?!毙鞈颜f道。 “怎么不將他交出去,帶來大同作甚?”潘成虎腦筋有些卡殼,問道。 “我們一直懷疑契丹人在大同有大陰謀,雖說還沒有撬開他的嘴,但到現在也差不多能搞明白怎么回事了?!?/br> 徐懷挨著門框說道, “你剛才去見過朱沆,應該對城里的局勢有所了解吧。目前除了內城還有數千殘兵頑守外,成千上萬的叛民目前已經躁動起來,剛剛突襲控制住東南北三座城門。雖然葛懷聰等人到這時候還不以為是,但諸多跡象都證明這一切是蕭林石與陳子簫一早設下的陷阱。要是我所料不差,蕭林石極可能在天明之前會率兵突襲勝德門,將我們徹底堵死在大同城里?!?/br> “怎么會,怎么可能?蕭林石是誰,他這時候能從哪里調來援兵,將我們近四萬兵馬反過來圍困在大同城里?契丹在大同之外,總計也就四五萬兵馬啊,主要都還在應州,我們逼近應州的東路軍主力是吃干飯的,會坐看這個蕭林石率應州兵馬傾巢來援?”潘成虎嘴里竄出一連串的疑問,轉念又下意識壓低聲音,不解的問道,“朱沆似乎并不知道這事,你們到現在沒有將陳子簫的事情稟告于他?” “暫時還沒有說,”徐懷瞇起眼睛看向潘成虎,問道,“你覺得有必要知會朱沆?” 潘成虎到底不蠢,見徐懷將這種重要的消息瞞住,不知會朱沆,顯然不是簡單的看朱沆不順眼,他沉吟了好一會兒,猶不確定的問道:“你們猜測的這一切,確實有可能發生?” “……”徐懷點點頭,說道,“我現在可以斷定的說,這一定會發生?!?/br> “……”潘成虎看了陳子簫一眼,拉了一把椅子坐下來,沉吟道,“我剛才見過朱沆郎君,聽他語氣里多有怨意,似乎葛懷聰行事太我行我素,監軍使院這邊諸多意見都聽不進去。此外,天雄軍將卒軍紀渙散,諸將也是借報舊仇以逞欲,有意放縱,才令叛民四起,即便最終能得勝,但軍紀渙散至此,也不利以后抵御赤扈人——你們實際上是料定即便知會朱沆,也必然無法說服葛懷聰聽計行事,索性便不去說?這院子里準備的一切,實是不想被這些蠢貨一起拖入泥坑里去?” “你覺得有沒有必要叫朱沆郎君知會葛懷聰一聲?”徐懷又問道。 “這些蠢貨不足以為伍——真要與這些蠢貨為伍,只會害死我們自己!”潘成虎斷然說道。 不僅僅是受招安后被打發到嵐州來,他們這些盜匪出身的將領飽受歧視、戒備,更主要是在桐柏山匪亂期間,他們是被徐懷暗中主持的淮源鄉營打得跟狗一樣,但官兵又何嘗不是被他們打得跟狗一樣? 潘成虎對葛懷聰這些禁軍將領,一來是為自己受排擠感到不滿,二來打心眼里也瞧不起他們這些蠢貨。 將葛懷聰這些人甩開來單干,他是最沒有心理負擔,更不要說他之前就拉郭君判到徐懷跟前表過態了。 “現在西城還有大批兵卒不知道死到臨頭,都這時候還在放肆的燒殺劫掠,我讓唐盤、殷鵬、韓奇他們各率人馬跟著你出去,盡可能多的將犯禁桐柏山兵卒拘押過來!”徐懷說道。 他們能用的人手還是太少。 徐懷預計即便勝德門被蕭林石率援兵堵死,天雄軍也不會立時就陷入混亂,他們也不可能直接從各部將桐柏山卒拉過來。 而天雄軍一旦在城內陷入混亂,也必然是蕭林石率部直接殺入西城區所致,那時人人都將是瀕臨絕境的困境,絕望而瘋狂、混亂;而他們也迫切要窺準時機逃出城去,不可能有時間從容收編桐柏山卒。 眼下正值深夜,可能是他們直接收編桐柏山卒的最后機會。 而倘若能借整肅軍紀的名義,上街將犯禁桐柏山卒都關押過來,必要時就能直接轉為受他們控制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