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后一題
也是當然的,關于頭腦比較靈活的學生來說,這確實是小兒科一般的題目。一直是順風順水的,做到最后一道題,才發現最后一道題有點東西。 果然是壓軸題。 平時的最后一題都根本不奢望能夠寫出來的,可這一次的最后一題居然只花了五分鐘的時間,看題目,在花個幾分鐘時間推理不到十分鐘時間,就已經把題給解出來,再花個五分鐘時間把題目寫完,最多都不會超過15分鐘。 看看數學老師給自己班考試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多20分鐘。如果要是說不是給那些理科差的學生一點活路的話,這么多的時間拿來簡直就是看不起人。 “老師,可以提前交卷嗎?” 數學老師是教二班和三班的,監考的時候也是在二班三班來回走動。郭杳杳落筆的時候數學老師正好走到三班去了,等她又回到自己二班的時候,就發現她手上多了一張試卷,猜想到應該是三班的一個機靈鬼已經提早交了試卷。 這年頭居然有人敢和自己搶風頭了。 “又有一個提前交卷的啊,你們兩個人還真的是,人才?!?/br> 郭杳杳努力往那張試卷上撇了一眼,卻不料這個動作已經被數學老師發現了。 “看什么呢,這么賊眉鼠眼的,要不是你左手把試卷遞給了我,我還懷疑你要作弊呢?!?/br> 但已經晚了。數學老師雖然也很快的速度把之前手頭的那張試卷放到背后去,可是也已經被郭杳杳看到名字了。 果然是他,阮辰燚。 那既然如此的話,他肯定會嘲笑自己居然寫得比他慢咯? 要不是數學老師兩班來回監考,不然要是數學老師本來就在二班的話,先交的也是自己好不好!這還有些不公平吧,更何況寫完之后自己還要檢查了一下,雖然知道像這種事情應該是不會出什么差錯的,但看老師沒來,所以還是檢查了一下。 誰知道就這樣被他搶占了先機。 到時候問起來該怎么說?你說把這些個說辭只告訴他,定然是不會相信的。 那不然要怎么說? 說什么他都不會信。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萬一他這張試卷出了什么差錯的話……那可就怪不得她了,自己技不如人。 “你現在去我辦公室,把我桌子上的那另外一沓試卷拿來,順便把三班的也拿來,就是兩沓試卷。拿來之后你就自己拿一張,另外一張你就直接放在三班講臺桌上?!?/br> “可我不知道你辦公室在哪里啊……我現在只知道科學老師的……”郭杳杳說話有些迷迷糊糊的。 “你作為班長,居然連班主任的辦公室都不知道在哪里呀?”數學老師現在是有點哭笑不得。 “因為我只去過一次,本來就記不太清,科學老師也是帶我去過好幾次之后我才記住的。是兩個老師都帶我去過好幾次,我才能記住的?!?/br> “那你這樣,我還要去三班監考。你現在就去找你們科學老師,讓她帶你去我辦公室,順便記住?!?/br> “好嘞?!?/br> 對于路癡來說,終于能找到一個自己知道的地方,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然后數學老師開始冷靜下來,拿著這兩張試卷到了隔壁班,開始沉著冷靜地改試卷。 不錯,兩個人選擇填空全部全對。只不過因為昨天晚上睡得有點晚,數學老師有些精力不佳,看到他們的大題就有些頭痛。因為那密密麻麻的解題過程實在讓人難受。 可是沒有辦法,現在這兩張都不改到時候兩班的人交上來,自己還是要面對的。 看著三班底下坐在那里認真答題的人,除了唯一一個在那里玩轉筆,不知道干什么的人。 “阮辰燚,沒事情做那你現在就先去看數學書,復習一下下面的內容?!?/br> 一聽到有事情做了,一下子,生龍活虎起來。 原來都這么積極奮發向上的嘛,可是怎么好像聽他們班以前的人說,他在初三之前成績一直都是班級中游的,那時候他們全校600個人,他也只能考到兩三百名。而能考到這所學校,必須要到他們之前那所學校的前30米。 那么也可想而知了,在初二到初三畢業這段時間里來,他到底為成績付出過些什么。 看著現在坐在下面真的勤勤懇懇的拿起數學書在看的那個男生,倒還真是覺得陽光。 怪不得之前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班長居然會喜歡上他。 算了算了,這種喜歡還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兩個人都很優秀,至少現在這幾道大題改下來,雖然說本來題目就不難,可是他們解答的方式和過程都是水泄不通,讓人根本就挑不出毛病給扣分。 接下來就說看到最后一題了。 這張試卷是數學老師們一起出的,一開始老師們想把最后兩三題全都變成中考題,比較難的那些,可是又想想考到這所學校里來的不僅僅只有理科生,文科生也是占大多數的,為了這些文科生著想,所以才只留下最后一題就比較難的。 于是就只留下了一題難題,可是這題難題確實還是需要花一些功夫想的,你說就讓那些文科生專門做這一節,讓他們做可以小時多20分鐘也不一定能做的出來??涩F在看看這兩個學生,不僅僅是提前20多分鐘交卷,每道題答的都是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可是這最后一題也太令人震驚了吧。不是說題目有多難,他們解出來有多稀奇。其實但凡是因為理科考到這所學校里來的學生就都應該解出來這道題。 只不過數學老師震驚的是,這兩個人居然解題的過程是寫的一模一樣,要不是兩個人,一個在二班,一個在三班,隔的天差地別的,根本沒有辦法偷瞄到對方的試卷,不然數學老師是真的要懷疑他們倆是互抄的了。 要不是仔細看了一下最后一題還真的沒有發現,他們倆解題的過程是一模一樣,就連排列的順序也一樣,只有一些小小的差別,但是思維方式還是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