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書迷正在閱讀:古早言情文男主破產之后(校園1v1)、情深緣淺、攝政王妃又甜又野、韓娛 怪你過分美麗、重生后,攝政王每日想著以下犯上、相府傻妻、王女嬌嬈(父女產乳1v1)、晚舫齋手札、心動(1v3)、天演成神
“王爺哪里的話,只要幫得上忙,我這里沒有不盡心的?!?/br> “我需要你幫我找一個人?!?/br> 寧知非在書房廊下站了一會,覺得后腰發酸,可怕燕淮傳召不敢遠離,于是在院子里來回走動了一會,好歹能緩解一二。 “你是成安侯的侍衛?” 寧知非轉頭,看見院門那里進來一個男子。 約莫也就三四十歲的年紀,衣著華貴,舉止帶著上位者的從容。 寧知非扶了下后腰,跪地朝他行禮:“屬下寧知非,是成安侯的貼身侍衛,不知您是……” “我是恒王妃,你身體不方便,先起來吧?!蹦习猜蹇闯鰧幹怯性?,彎身去扶他。 兩人四目相接的瞬間,南安洛忽然一愣,開口道:“你怎么長得,那么像蕭家人……” “蕭家人?”寧知非開口,像在疑問,也像在單純地重復南安洛的話。 “蕭家曾是遼國大族,也是我們恒王的母舅家……” -------------------- 耶律澤是受,南安洛是攻。 第39章 39孤魂 “我有一個叫蕭遠望的表哥,父皇崩得早,兄長繼位以后我便出宮建府,因實在年幼,府中一應事物,都是表哥幫忙cao持。后啟蒙學習,也多虧了表哥的教導?!?/br> 恒王似乎是在向燕淮解釋,也或許只是實在在心底藏了太久。 “講句不得體的話,我的這位表哥,對我而言如兄如父?!?/br> 蕭遠望雖是遼人,身上卻沒有遼人身上改不掉的粗俗之態,反倒溫文爾雅,像衣冠禮儀之鄉養出的學士,因而當年的上京人都喚他一聲蕭公子。 蕭公子十幾歲便名滿京華,初入官場便成績斐然,是遼國當時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 然而先帝不過守成之主,jian人幾句挑唆,便令蕭氏全族蒙難,存亡之際,蕭公子作為長房嫡子,帶著新婚不久的妻子在族人的護送下逃入齊國。 彼時的恒王并不是如今萬人之上的攝政王,尚且還是總角稚童,救不了蕭家,更保不住蕭公子。 “表哥在齊國安頓好后,偶有信件送來,一年一年,信里跟我說,他和表嫂生下了一雙兒女,他在一個鎮子上做教書先生,日子清貧了些,卻也自在?!?/br> 或許只要等等,熬上幾年,十幾年,恒王總會掌權,遼國總會是恒王的囊中之物,族中的冤屈可以洗刷,流放的蕭家人會從苦寒之地回來。 蕭遠望也總能重返上京,做他原本芝蘭玉樹的蕭公子。 只是人生也不過是場爛俗的故事,是故事,總要有轉折,平平坦坦一眼望到頭的故事,說書人講出來,看客也要失望而返。 耶律澤總在想,蕭公子的人生底稿到底是誰在撰寫,為什么總有這么多跌宕起伏,為什么他這樣努力,為外祖家洗雪冤屈,但表哥卻沒能多等上幾年? 遼國的政敵始終想要斬草除根,即便身藏齊國,蕭遠望為保穩妥,隔幾年也會搬此家,可偏偏還是被追殺的人遇上。 恒王最后一次與蕭公子通信,蕭公子說對方派了許多殺手潛伏齊國多年,就是怕自己有東山再起的一日。 自己和妻兒們已經躲避了兩波殺手的追殺,但已經力不從心,或許只有自己死了,才能保全妻兒。自己現在打算把孩子送到可靠的朋友那里,自己和妻子去引開殺手。 如若后續沒有寄來的信件,自己或許就已經遇難。 若有那一日,請耶律澤幫忙找到他的兩個孩子,幫忙照拂一二。 “自我掌權,到現在,十幾年時間,我動用了所有的辦法,始終沒有找到我那兩個侄兒……”耶律澤說,“你們漢人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我知道,只要他們活著,你,或者你們的皇帝,肯定有辦法找到他們。只要你們能出手相助,你們想要的東西,我也一定能弄到?!?/br> 在大齊找兩個生死不明且或許仍在躲避殺手追殺的人,的確如同大海撈針,但有儀鸞司在,也并非癡人說夢。 燕淮權衡片刻,問道:“不知王爺的兩位表侄,姓名是什么?有什么特點?若要去找,該怎么找到兩個人?” “這也正是難題,我并沒有見過那兩個孩子,只知道年紀如今大約三十多歲,大一些的是女孩,小的是男孩……至于名字,男孩的不知道,表哥在信里提過女兒叫嘉兒,按照蕭家這一代的輩分,應當是叫蕭寧嘉?!?/br> -- “這世上長得相似的人太多了?!睂幹切ζ饋?,因為無端想起賀子燁說過,韋逸在墨京,搜羅了不知多少與他樣貌相似的人。 他也是那時才知道,自己的模樣竟能像書局印刷的雕版,這個也像,那個也像。 南安洛跟著輕笑一聲:“也是,這世上相似之人,有何其多?!?/br> 他為他的莽撞向寧知非道歉。 上京的深秋已經和寒冬沒有兩樣,晚風一吹就更冷,南安洛靜靜在廊下站了片刻,朝寧知非問道:“左右王爺還在談事,我也進不去。天這么冷,不如你來我院里喝杯茶吧?!?/br> “侯爺這里……”寧知非猶疑,他不能也不想離開侯爺。 “他們結束,自會有人帶他來找你,你只管跟著我來?!?/br> 南安洛把話說到這個地步,寧知非再推拒就是不識抬舉,只能應下。 他估摸著要是恒王對侯爺有敵意,那他們連王府的門都進不來,如今已經用過晚膳,侯爺應當不會遇到棘手的問題,于是便跟著南安洛去了他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