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書迷正在閱讀:古早言情文男主破產之后(校園1v1)、情深緣淺、攝政王妃又甜又野、韓娛 怪你過分美麗、重生后,攝政王每日想著以下犯上、相府傻妻、王女嬌嬈(父女產乳1v1)、晚舫齋手札、心動(1v3)、天演成神
路過連廊的時候,燕雙看見樓下入口處守了不少遼國守衛,趕緊拉著簡鴻平躡手躡腳的彎身穿過,躲到了對方看不到的死角。 好在郡主房間門外沒有守備,燕雙扒著窗戶往里偷看了一眼。 只見魏則諳和郡主面對面,打啞謎在說什么事情。 “我與將軍其實可以聯手,將軍想找那人,我也想找?!币慑\說。 魏則諳笑笑:“我可聽不懂郡主的意思?!?/br> “我向來信奉,跟敞亮人說敞亮話,將軍不是那種喜歡彎彎繞繞的人,何必跟我打啞謎呢?況且將軍今日冒險赴約,想來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br> 魏則諳神色略微凝重:“不知郡主到底知道了什么,既然要打開天窗說亮話,郡主也總好把話說清是不是?” 耶律錦后面的話聲音壓得很低,說的話一句也聽不清,但顯然非常重要。 燕雙為了能聽見兩個人到底說了什么,把耳朵往窗戶上貼緊了些。 要說鴻臚寺新修繕的驛館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到底誰家的窗子,他爺爺的是往里開的??! 簡鴻平??!你舅舅家的人,到底會不會裝窗戶??! 隔著敞開的窗戶,和耶律錦對視的瞬間,燕雙一拳打死簡鴻平的心都有了。 必須說點什么,必須說點什么才行! “耶律錦,你竟然敢背著我父親偷男人??!”燕雙大叫起來。 魏則諳與耶律錦對視一眼,魏則諳背對著燕雙他們,也未曾轉身,徑直走到靠近外面道路的窗便,翻身越了出去。 樓下的侍衛聽見動靜,很快圍了上來,把燕雙和簡鴻平團團圍住。 燕雙心里嚇得不行,后悔沒帶姚子傾他們一道過來,生怕被耶律錦滅了口,于是干脆一咬牙,不依不饒起來。 “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成安候獨子!你光天化日就敢私會外男,給我父親戴了綠帽子,難道現在還想殺我滅口?” 簡鴻平立刻明白了燕雙的意思,也跟著指責起來:“對對對,我和阿雙一道,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你跟陌生男人私會,在密室里拉拉扯扯,不成個體統,若是傳了出去,侯府的臉全都給丟盡了?!?/br> 耶律錦心生疑惑,覺得這兩人肯定不止看見了這些,但燕雙叫嚷得信誓旦旦,反倒令她一時間拿他沒有辦法。 成安侯的兒子,是動不得的。燕雙留著尚且有用。 耶律錦來汴梁前就在各府安插了眼線,了解到成安侯遇刺,跟魏則諳脫不了干系。 她推測魏則諳或許也在找南平公主,甚至說不定和南平公主有所聯系,所以他才會在成安侯追查南平公主身份的時候忍不住先下手為強。 耶律錦原本想著,若是能籠絡魏則諳,說不定能通過他找到公主的消息……也好了卻父親的一樁心事。 如今被燕雙撞破,魏則諳那邊幾乎沒了合作的可能。 不過若是把魏則諳賣了,給成安侯一個人情,自己在汴梁城中,至少不會孤立無援。 此事要好好考量……也正因如此,更是要先糊弄住燕雙。 “少爺誤會了,方才那人是偷入驛館的毛賊,不巧被我裝了個正著。他拿著匕首威脅我,我正與他拉扯想要伺機叫人,就撞上了少爺。若不是少爺來得及時,將那人嚇跑,說不好我的性命就要交代在這里了?!闭f話間,耶律錦拿起帕子,擦拭起眼尾淚珠,一副受了極大驚嚇的模樣。 “當真?”燕雙借坡下驢,應和道,“沒想到汴梁城內,天子腳下,竟還有如此窮兇極惡之徒,倒是讓郡主受驚了?!?/br> 耶律錦訓斥了圍上來的遼兵,朝燕雙問道:“中秋將近,不知少爺特意過來,有何吩咐?” “我只是想來看看你,畢竟過了中秋,說不準你就要嫁入侯府了?!毖嗷幢緛硐虢o耶律錦一個下馬威,但反倒被對方唬住,如今也顧不上說什么,先脫險再說。 “勞少爺掛心,日后都是一家人。對了,我從大遼帶了許多禮物吃食,少爺若不嫌棄,我讓下人送些到府上,當作中秋節禮了?!?/br> 耶律錦面帶笑意,吩咐身邊伺候的人拿了吃食送著燕雙回去。 燕雙和簡鴻平巴不得趕緊離開,謝過郡主就告了辭,兩人一路無話,到了侯府才敢開腔。 “這個郡主,實在是嚇人?!焙嗻櫰脚牧伺男馗?,長舒了口氣,“我剛差點以為自己沒辦法活著離開驛館了!” “今日看見的事情,務必守口如瓶,見了誰都不要提,等父親回來再做定奪。否則誰也護不住我們?!毖嚯p叮囑道。 簡鴻平點頭,想起郡主帶來的東西,一瞬間又把剛剛到恐懼拋到了九霄云外:“阿雙,咱們快嘗嘗遼國的rou干跟中原有什么不一樣的吧?!?/br> -------------------- 加更一章走走劇情,順帶看看爹不在的時候,傻崽在汴京城里折騰了什么。 第35章 35試探 中秋瑞王府注定雞飛狗跳。 燕淮的黑狀告到了瑞王那里,瑞王憋著口氣而且還要給燕淮擺出個態度,不等過節就把韋逸直接拖進了祠堂罰跪,揚言過了中秋再進行處置。 和燕淮一道過來送節禮的使臣都住在城中的驛館,晚上瑞王在驛館附近找了個酒樓,把一眾人叫過去好好熱鬧熱鬧。 燕淮自然也得出面。 晚宴時間不短,燕淮擔心寧知非現如今的身體撐不住這樣的酒宴,于是帶了程鶴遠,囑托羅岱和顧信濘好好看顧寧知非,晚上回來再一同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