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全面大戰七
第五十四回全面大戰(七) 而張魯意外的投奔曹cao使西路軍的形勢扭轉直下,漢中歸得曹cao,長安已為內郡,長安李典部十萬大軍赴安定與徐晃部合軍共十八萬。 而曹cao出長安兵五萬與張魯部合兵共十五萬駐守漢水,對下弁防守形成很大壓力。 此時西北戰場的兵力對比為四十三萬對金旋的二十五萬。曹cao調兵完畢,夏侯淳部出兵八萬出西涼,徐晃部出兵十五萬出安定,兩路兵合擊天水。 周瑜經過冷靜的判斷之后,讓張飛率本部兵回防下弁。以第八軍團的十五萬兵馬,應對曹cao的二十三萬大軍。 張飛趕到下弁不久,張魯部大軍十三萬也已趕到。 圍繞天水、下弁展開的攻守戰從此拉開,但勝負難分,處于粘著狀態。 黃忠、徐庶大軍的到來,卻讓形勢再次逆轉。在兩城的攻防戰場上,投入兵力為四十五萬對三十六萬,曹cao兵力又處于劣勢。 在一戰不利后,曹cao果斷撤軍。 而黃忠、徐庶卻領本部兵北上天水,意欲對孤城西涼發動攻擊。 面對金旋二十萬大軍的攻擊,夏侯淳、許子將等人商議退敵之策。 許子將曰:“現敵軍倍于我軍。況敵軍之戰力、武器裝備皆不弱于我軍。而周瑜、徐庶皆為足智多謀之將?,F敵軍率攻城器械而來。意在必得。而西涼城郡小人稀。雖城尚堅。然糧草只能供一月。我軍危矣。今不若棄守西涼。走塞外小路而到安定。路途雖遠且險。我十萬士兵生命無虞。待我軍到達安定。則安定士兵可達二十八萬。則進可攻。退可守?!?/br> 夏侯淳道:“然主公現無音信。我等不戰而走。主公是否會責罰?!?/br> 許子將道:“若主公責罰。子將愿以身代?!?/br> 諸將為其感動。大軍隨即沿塞外撤往安定。 黃忠、徐庶兵不血刃得到西涼。入城安民。暫且駐扎。 金旋得訊。隨命黃忠、徐庶部。張飛、陸遜部。馬騰、周瑜部成立西路軍。由黃忠任主將。周瑜任軍師。大軍攻守。悉由自斷。 黃忠與周瑜協商,決定由原張飛部和馬騰部共二十五萬大軍駐守下弁;而黃忠部共二十萬駐守天水。 同時將第一軍團、第二軍團合并為中路軍,以關羽為主將,龐統為軍師。 因為調動方便,三路大軍不打亂原軍團編制,軍團以下隸屬關系不變 重奪西涼后,金旋命原西涼太守李恢、守備梁興即刻上任。又命周魴為天水太守,駱統為天水守備。 至此,這次作戰基本完成金旋戰前設想的戰略意圖,并取得江夏、江陵、天水、襄陽四郡之地,四郡中因為襄陽、天水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現金旋邊郡只有天水、下弁、永安、襄陽、建業、壽春六郡,其余各郡都已成內郡,而且天水、下弁、永安、建業皆可攻而不須考慮防守的問題。金旋部隊只需屯兵此六郡,便可有效地保護內郡之地。 金旋當初設計的民兵方案在此時內郡的防守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每郡設民兵三萬,這些民兵皆為青壯年,于農閑時訓練,農忙時務農。這一舉措使金旋內郡駐軍只需五千,基本可以完成防守任務,因為一旦內郡發生戰事,這些民兵到各郡倉庫領取兵器、衣甲,就可執行軍事行動。這一舉措也大大緩解了財政壓力。 這次戰爭使金旋與聯軍的兵力對比上由絕對劣勢轉化成了相對劣勢,由戰前的一百三十五萬對一百八十萬,到戰后的一百四十五萬對一百六十一萬。 劉表成為這次戰爭的最大受害者,其勢力范圍由原來的五郡三十六萬兵馬減至現在的兩郡二十萬兵馬,而對上庸郡的控制因袁紹兵馬長期駐守已名存實亡。其次是劉備,他由原來的二十四萬兵馬減至現在的十七萬兵馬,其主要謀士陳宮被俘,大將韓忠被殺。袁紹此次的損失是駐守江陵的顏良、逢紀所部共八萬人,顏良、逢紀投降,所部士兵全軍覆滅。曹cao在此次戰爭中的損失為天水郡和二萬余士兵,但因張魯的歸降,其實力反增。 此次戰爭過后,這些諸侯已不再如戰爭時那樣齊心協力,彼此勾心斗角,矛盾逐漸顯露。 劉表此時是最難受的是上庸的防務,他雖有心收回,但在金旋大軍面前,卻沒有足夠的兵力防衛。 最后劉表決定歸附袁紹,劉備緊隨其后。如此袁紹實力大增,控制代縣、南皮、晉陽、平原、鄴城、北平、襄平、下邳、北海、濮陽、徐州、新野、上庸十三郡,其兵力達到九十萬(有部分新募士兵)。而曹cao則控制長安、許昌、宛城、洛陽、弘農、陳留、譙城、安定、漢中、汝南等十郡兵力也達到八十萬(有部分新募士兵)。 新的勢力范圍劃割之后,袁紹的上庸、新野兩郡因與東部各郡分割,與曹cao協商,以上庸、新野兩郡換取汝南、譙城兩郡。 經過重新布局,天下成為鼎足而立之勢。在曹cao的鼓動下,漢帝下詔在汝南會盟,金旋、曹cao、袁紹三人皆帶兵將與會。 帝詔下達,約定以現有三諸侯所占區域為界,不許無故犯境。并封金旋為中王,以長沙為都。曹cao為西王,以許昌為都。袁紹為東王,以南皮為都。 金旋與諸葛亮等計議,諸葛亮曰:“現在新得各郡新政未施,百姓苦累,不宜繼續用兵。曹cao與袁紹兩人攻其急則相合,不攻則必分。再使人離間此兩人,使兩者相斗成仇,而后一舉可滅之?!?/br> 天下恢復了平靜,金旋的新政陸續在各郡推行。而屯田制度也被曹cao和袁紹學習。全國錢糧逐步豐盛,百姓生活復蘇。